学术投稿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比较

蒋重益;沈佳

关键词:胃肿瘤, 老年人, 青年人
摘要:目的 比较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切除手术中老年人胃癌125例(老年组)及青年人胃癌25例(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组胃癌位于贲门胃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而位于胃窦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根据Borrmann分型,老年组Ⅰ型和Ⅱ型胃癌构成比较青年组高,而Ⅲ、Ⅳ型构成比较青年组低;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 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详细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病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患者,男,17岁.因右眼睑下垂20 d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 d前无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无复视、斜视,无心悸、乏力等.入院查体:右眼睑下垂,直视平瞳孔边缘,左眼睑活动正常,眼球活动无异常,无突眼,双侧鼻唇沟对称,甲状腺Ⅲ度肿大,呈弥漫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80次/min,第一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刘英晓;隋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惧怕化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是为了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化疗过程中,常引发治疗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惧怕化疗,甚至拒绝化疗,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分析惧怕化疗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玲娟;杨飞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命体征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5.6±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 ±2.0)分(t=6.012,P<0.01).结论 对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激光治疗儿童皮肤血管瘤的新进展

    激光医学是当今发展迅速的医学领域之一,出现了各种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方法,由于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已成为治疗部分儿童皮肤血管瘤的常用方法.

    作者:李钦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切除手术中老年人胃癌125例(老年组)及青年人胃癌25例(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组胃癌位于贲门胃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而位于胃窦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根据Borrmann分型,老年组Ⅰ型和Ⅱ型胃癌构成比较青年组高,而Ⅲ、Ⅳ型构成比较青年组低;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 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详细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作者:蒋重益;沈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食管异物13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食管异物中硬币5例、鱼骨3例、鸭骨2例、肉块1例、蔬菜1例,异物位于食管第1狭窄处8例(硬币均在第1狭窄处),第2狭窄处5例;13例食管异物全部安全取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异物多位于食管狭窄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和前联合镜取食管异物成功率高.

    作者:安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气阴两虚汗证78例观察

    目的 观察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气阴两虚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晚期肿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取五倍子3 g研粉,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神阙穴,5 d一个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7%(70/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例、10例、56例、28.2%(22/78)(x~2=61.04,P<0.01).结论 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可起到调和阴阳、固本培元、养阴清热固涩止汗之效.

    作者:丁苗凤;何林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_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_4~+、CD_4~+/CD_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何红权;石媛;徐晓榕;杨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在死亡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的弥留期,常由于病情的折磨,身体极度虚弱,心理状态复杂多变,其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常常加重病情恶化.我们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护理,应坚持如下原则~([1]):在明确诊断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保护;消除患者的精神创伤,勇于接受治疗;取得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尊严;缓解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解决困难;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重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关怀.

    作者:梅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创伤性膈疝1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24 h内诊断7例,漏诊或延迟诊断4例,漏诊或延迟诊断率为36%;治愈8例,死亡3例(2例未及时手术死亡,1例术后死于骨盆骨折出血休克);疝入胸腔内脏器为:胃、大网膜、脾、结肠、小肠.结论 创伤性膈疝易误诊、漏诊或延迟诊断,并可导致严重后果,早期确诊是确保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苏乘平;王贵清;周文;王天兴;潘烨华;蒋汉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行为塑造法在脑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现有500~600万中风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1]).但通过康复训练可使大多数中风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工作能力.康复的基本原则是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2]).所以中风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就要进行康复训练,行为塑造法可有效减低残疾和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曹全英;饶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李芳;黄德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65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制造的QUANTUM 2000型环切电刀实施LEEP术,同时实施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65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3.2±1.6)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2.4)min;术后3个月妇科检查,62例宫颈外观正常,未愈3例,均于第2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在LEEP刀手术治疗中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路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肠穿孔患者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肠穿孔患者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肠穿孔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血清PCT水平,按入院第3天患者PCT水平分为A组(PCT<2 ng/L,43例)和B组(PCT≥2 ng/L,21例)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细菌学、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肠瘘发生率等.结果 B组CRP水平、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肠瘘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x~2=4.52、x~2=7.67,均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穿孔患血清PCT水平与病情相关,PCT检测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张天卿;胡雪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对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2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银杏达莫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能明显降低血黏度,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贾建霞;张静;刘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口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一项全新的质量管理,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而且与广大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密切相关~([1]).而基层医院由于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够,医院基础设施差,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现作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作者:黄雪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胸腺肽α_1联合抗生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3例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_1联合抗生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63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_1,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的百分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D+4百分率和CD_4~+/CD_8~+明显高于对照组(t=3.34,P<0.01和t=3.12,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x~2=2.98,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胸腺肽α_1治疗可明显增强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喜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0例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在施行人工流产术前按常规进行,观察组于人工流产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静脉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 mg/kg,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至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宫颈松弛率、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率为96.9%(126/130),对照组为70.8%(9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54%(2/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2.5 mmin,对照组5.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提高宫颈松弛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英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降血压药物治疗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降血压药物治疗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降血压药物治疗的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56例,发放问卷调查,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总分低于21分的患者诊断为ED(29例,观察组),未发生ED患者27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E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尿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或利血平类药物治疗、高体重指数是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过程中发生E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前者为独立危险因素(OR=6.45,95%CI 1.99~21.20).结论 对于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应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可减少性功能障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血压治疗依从性.

    作者:魏志范;丁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目前仍是许多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终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因其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已很少应用~([1]).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由于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2-3]),有逐渐取代开放手术的趋势,但其护理方法较少报道.为此,我们对60例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芳;陆鑫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