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县级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调查

郑倩;陈晓波

关键词:手术室, 预防感染管理, 应对策略
摘要: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治疗的主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术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对患者产生生命威胁[1].因此,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重要预防管理区域.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手术室预防工作的管理与执行,共同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工作[2].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内的手术室预防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的预防感染问题,旨在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预防感染管理问题,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南通市餐饮业实施“放心餐具”工程项目管理

    为规范南通市餐饮服务行业餐饮具卫生管理,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南通市出台《南通市“放心餐具”工程实施方案》,使全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餐饮具洗消场所和设施进一步完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解决了南通市大部分餐饮和集中消毒单位餐具消毒管理和餐具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使餐饮具消毒达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

    作者:吴玉琴;程逸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影响

    目的 讨论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CD4+T细胞值分组(分组一CD4+T细胞在0~100间,分组二CD4++T细胞在100~200间,分组三CD4+T细胞在200~350间),在治疗后规定时间内采集3mL抗凝全血进行CD4+T细胞检测,统计不同治疗组CD4+T细胞变化,分析不同HAART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即CD4+T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HAART不同开始时机CD4+T细胞增长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二、分组三CD4+T细胞增长率明显且高于分组一.结论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有影响.

    作者:秦玲玲;曲铭锐;孙晔;刘锋;施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人才兴防战略的主要经验及对策

    人才兴防战略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改革和内涵发展的核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是人才兴防战略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构建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抓手,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方向,结合自身业务,按高标准、有重点、出亮点的要求,充分发挥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导的社会卫生服务优势,使人才兴防战略取得成效.

    作者:叶众;竺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传染病发生等成为百姓关心的问题,追求健康成为公众生活的主要诉求.2003年初的SARS,接踵而至的“猪链球菌”感染、2009年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国内发生的三聚氰胺超标牛奶,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2013年波及多国的禽流感等等危害百姓生命安全、扰乱社会生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

    作者:张帆;马葆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辽宁省部分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根据《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辽宁省抽取2个城区、2个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区抽取4个乡镇(街道),按照每个乡镇(街道)监测5岁以下儿童500名左右样本量的原则,每个乡镇(街道)抽取部分或全部行政村(居)委会进行.对监测对象具体规定:5岁以下儿童,指在接受保健服务当日未满5周岁的儿童;户口在监测地区,但离开本地1年以上者不作为监测对象;户口在监测地区,但在外地出生并且1岁以后再回到监测地区的儿童不作为监测对象.

    作者:于国威;高英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信息平台建设对疾控数字化管理的前瞻性影响

    实现信息化带动业务现代化,全数字化工作模式是必然选择.荆门市疾控中心作为湖北省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行者,用信息化的手段在转变疾控机构工作模式,实现规范管理,提高业务和工作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整合疾控各项业务,规范工作流程,建设集自动化办公、内部管理、日常业务工作为一体的数字化集成管理系统,形成覆盖市、县(区)疾控机构的网络平台.

    作者:焦玲芳;马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舆情监测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

    舆情的监测是公共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监测和管理手段[1-3].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9年起在以往信息检索基础上开展舆情监测工作,对公共卫生相关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特别是对社会和公众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舆情监测,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和管理参考.2013年3月下旬,浙江和部分省市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引起国内、国际的普遍关注,公众反响日益强烈.为了提供专项舆情,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从2013年4月3日起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一天一刊的专刊方式进行舆情监测.现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舆情监测的方式方法等作一介绍,并就应用体会和效能进行分析.

    作者:李莉;陈蕾;江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定位

    自从2011年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全国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已超过17万人,服务覆盖超过80%的区县[1].当前,协管服务还面临着职责定位有待明确、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社会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2].本文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定位进行了深入剖析,力求从认识层面澄清误区、减少协管服务推进障碍.

    作者:尹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疾控中心大型分析仪器绩效评价机制探索

    2004年以来,由于各级财政加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力度,使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设备配置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型分析仪器开始被引进到基层疾控中心.为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大型分析仪器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使用政府公共资源,科学评价其绩效,探索和建立大型分析仪器绩效评价机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作者:庄道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驻马店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强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方法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等对辖区内210家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使用、产品标识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0%的餐饮单位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的占14.88%;食品添加剂专用称量工具的配备率为15.48%.未发现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采购时索证率为22.02%.索证知晓率为59.52%,均无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固定存放场所.标签合格率为31.25%.结论 驻马店市餐饮单位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识不全,溯源及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卫生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开展风险监测,强化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台县2012年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分析

    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等在四川省分布广泛[1],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次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检出肠道蠕虫9种,总感染率为39.79%,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77%、23.12%和6.82%[2].根据全国和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2012年修订版要求,三台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

    作者:赵子贺;谭斌;杨干金;肖永常;雷玉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情况分析

    2008年宁夏卫生厅发布实施了《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1],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规定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一定分值的积分,积分周期以医疗机构校验年度为单位,在积分周期内其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累积超过一定分值的,给予暂缓校验或者不能通过校验直至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处罚.对2012年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积分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徐翠玲;沈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起误食亚硝酸钠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2012年12月29日,海口市龙华路某餐馆发生一起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调配制作食物引起中毒事件.18时和21时20分,海口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和海南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急诊科各自收治2人和3人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报告后,立即向区卫生局、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应急队伍携带相关应急处置物品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经过疾控中心、公安局,以及医疗救治单位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置,未出现继发、重症、死亡病例.

    作者:符卫东;陈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调查

    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治疗的主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术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对患者产生生命威胁[1].因此,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重要预防管理区域.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手术室预防工作的管理与执行,共同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工作[2].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内的手术室预防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的预防感染问题,旨在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预防感染管理问题,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作者:郑倩;陈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都市卫生监督协管模式探讨

    设计调查表,按地域、人口和监管单位情况,将区(市)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划分三个层次,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优势与不足,为实施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成都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协管机构.

    作者:吕艳;尹卉;陈敏;张丽;胡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年丹阳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致病菌监测结果

    目的 通过致病菌监测,了解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有关规范标准对5类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和检测,按照WS/T205-200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酒店旅馆业场所大肠杆菌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场所(x2 =240.66,P<0.05);餐具杯械类合格率为87.71%、购物车具类为55.17%,均显著低于其他物品(x2分别为86.82、257.20,P直均<0.05).结论 2011年丹阳市商场超市的购物车具以及公共场所的餐具杯械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其卫生水平.

    作者:沈俊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乙类传染病的ARIMA、灰色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比较

    目的 构建义乌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优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对义乌市2010-2012年乙类传染病按月发病率的日平均进行ARIMA时间序列、GM(1,1)灰色模型以及两者的组合模型进行建模,并预测2013年1-4月发病率与实际比较.结果 ARIMA(1,1,1)模型的r(曲)为82.49%,GM(1,1)灰色模型的r(曲)为59.07%,组合预测模型的r(曲)为70.89%; ARIMA(1,1,1)预测的MAPE为118.77%、MSPE为67.07%,GM(1,1)预测的MAPE为15.50%、MSPE为9.33%,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的MAPE为107.24%、MSPE为60.06%.结论 在进行义乌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流行趋势建模中,ARIMA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进行预测不如GM(1,1).

    作者:董选军;余运贤;冯霞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疆部分地区人群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长期以来,该病仅在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流行,近年来在中国北方不断有新的疫源地被证实[1],该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为查明新疆地区人群是否存在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Ot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恙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邱尔臣;党荣理;贾继民;刘然;张建江;李海龙;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特点及管理对策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以下简称疾控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疫情监测、疾病预防和控制活动的伴生物,记录了人类认识疫情、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轨迹,反映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与肆意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抗争、维护人民健康,追求人民群众幸福的真实历史面貌.

    作者:高艳;孙捷;常连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活质量是患者对疾病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的主观体验和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适应状态的综合性的测量[1],了解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开展生活质量的干预实践和患者的综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麻风病传染和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于麻风病所造成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不良影响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改善麻风病受累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2011-2020年)规划的重要目标[2],因此,全面考察麻风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对近年来国内外麻风病人生活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现场防治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王超霞;王景权;谭又吉;归婵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