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患病情况调查

葛翠翠;李秀宏;赵智慧;陈文丽

关键词:已婚妇女, 患病率, 妇科病, 宫颈炎,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 了解并探讨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指导妇女做好自我保健.方法 对西山某矿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妇科诊查、乳腺红外测定、妇科彩超、液基细胞检查等普查.结果 妇科常见病排在前五位的是宫颈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患病率高;宫颈炎症以宫颈糜烂患病率高,其分期与年龄有关;检出三种阴道炎,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癌前病变.结论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大力宣传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妇女常见疾病防护的重要内容.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并探讨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指导妇女做好自我保健.方法 对西山某矿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妇科诊查、乳腺红外测定、妇科彩超、液基细胞检查等普查.结果 妇科常见病排在前五位的是宫颈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患病率高;宫颈炎症以宫颈糜烂患病率高,其分期与年龄有关;检出三种阴道炎,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癌前病变.结论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大力宣传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妇女常见疾病防护的重要内容.

    作者:葛翠翠;李秀宏;赵智慧;陈文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年丹阳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致病菌监测结果

    目的 通过致病菌监测,了解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有关规范标准对5类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和检测,按照WS/T205-200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酒店旅馆业场所大肠杆菌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场所(x2 =240.66,P<0.05);餐具杯械类合格率为87.71%、购物车具类为55.17%,均显著低于其他物品(x2分别为86.82、257.20,P直均<0.05).结论 2011年丹阳市商场超市的购物车具以及公共场所的餐具杯械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其卫生水平.

    作者:沈俊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注射室院内感染控制及预防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卫生知识的普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医院门诊注射室作为病人接受常规注射的主要场所,每天人员流动量大而杂,存在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和交叉感染因素[2].因而,抗感染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预防措施更应重视.

    作者:傅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校食品安全保障与管理模式

    在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进程中,普遍接受的一个理念就是把高校后勤纳入社会第三产业进行管理和运作,按照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办事,各高校在后勤服务管理中普遍引入了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ISO体系的引进,对于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1],但在高校食品安全的监管上,上述体系又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显示出诸多无奈.本文从ISO9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模式、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标准等角度对高校食品安全保障和管理模式作一探讨.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疾控中心大型分析仪器绩效评价机制探索

    2004年以来,由于各级财政加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力度,使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设备配置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型分析仪器开始被引进到基层疾控中心.为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大型分析仪器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使用政府公共资源,科学评价其绩效,探索和建立大型分析仪器绩效评价机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作者:庄道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辽宁省部分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根据《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辽宁省抽取2个城区、2个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区抽取4个乡镇(街道),按照每个乡镇(街道)监测5岁以下儿童500名左右样本量的原则,每个乡镇(街道)抽取部分或全部行政村(居)委会进行.对监测对象具体规定:5岁以下儿童,指在接受保健服务当日未满5周岁的儿童;户口在监测地区,但离开本地1年以上者不作为监测对象;户口在监测地区,但在外地出生并且1岁以后再回到监测地区的儿童不作为监测对象.

    作者:于国威;高英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深圳市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深圳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447名,描述其吸烟现状、控烟态度及控烟行为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医务人员447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2.2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9.41%,女性吸烟率为1.29%,影响吸烟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结论 深圳市医务人员吸烟率不高,今后应加强对男性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培训,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提高控烟能力,积极地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

    作者:李锦;王文艺;李瑞园;张振;毛丽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一起撤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案的分析

    2012年下半年柳州市发生一起个体医师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以下简称“批准书”)后,在办理执业登记期间执业,并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前4天,在给儿童韦某某静脉滴注穿琥宁注射液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并死亡的案例,现进行分析.

    作者:黄世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抚州市特大洪灾后公共卫生阶段性效果评估

    目的 通过对“6·21”抚河决堤灾后灾区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掌握灾区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灾后防病工作措施.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群众等多种评估手段,对环境危害因素、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卫生系统能力恢复、重点传染病防治效果等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 受灾乡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较受灾前期有显著改善,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结论 制定规范、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建立卫生评估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的关键.

    作者:赵玉芹;刘玮;袁辉;刘晓青;姜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信息平台建设对疾控数字化管理的前瞻性影响

    实现信息化带动业务现代化,全数字化工作模式是必然选择.荆门市疾控中心作为湖北省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行者,用信息化的手段在转变疾控机构工作模式,实现规范管理,提高业务和工作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整合疾控各项业务,规范工作流程,建设集自动化办公、内部管理、日常业务工作为一体的数字化集成管理系统,形成覆盖市、县(区)疾控机构的网络平台.

    作者:焦玲芳;马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人才兴防战略的主要经验及对策

    人才兴防战略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改革和内涵发展的核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是人才兴防战略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构建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抓手,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方向,结合自身业务,按高标准、有重点、出亮点的要求,充分发挥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导的社会卫生服务优势,使人才兴防战略取得成效.

    作者:叶众;竺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改背景下疾控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

    目的 探索新医改背景下疾控机构如何提高社会影响力,为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作用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方法 分析疾控机构发展的阶段,结合宁波市疾控中心成立十年的主要做法,着眼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社会对卫生工作的关注点,提出未来疾控机构重点工作内容.结果 通过对中心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工作开展的难点,提高影响力的方法.结论 疾控机构提高社会影响力的途径是要朝社会关注的,能体现疾控机构权威技术的,体现政府职能的方向开展工作.

    作者:陶毓敏;许国章;董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的操作方法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明确用价值理论指导是医改成功的基础,应统一思想观点和技术研究方法,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难题.其运行成本核算研究,要调查疾病谱、统计疾病诊疗成本,用价值理论、绩效理论剖析收支项目,科学设置医疗服务费收取种类、价格.采取具体措施调查区域人口和疾病情况,收集和登记整理统计资料,分层次、分类别,按医院、科室与项目、病种及诊治成本逐级进行科学核算.实行“医药分开”,肯定医生劳动价值,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将是进一步推进新医改的实质性研究步骤和操作细节.

    作者:连海安;张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调查

    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治疗的主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术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对患者产生生命威胁[1].因此,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重要预防管理区域.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手术室预防工作的管理与执行,共同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工作[2].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内的手术室预防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的预防感染问题,旨在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预防感染管理问题,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作者:郑倩;陈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定位

    自从2011年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全国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已超过17万人,服务覆盖超过80%的区县[1].当前,协管服务还面临着职责定位有待明确、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社会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2].本文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定位进行了深入剖析,力求从认识层面澄清误区、减少协管服务推进障碍.

    作者:尹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鹰潭市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不能随父母外出,留在农村生活,致使留守儿童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而监护人年龄偏大,记忆力差,文化水平不高,经常忘记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各种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已成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成为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的难点[2].

    作者:郭娓;赵翔;林蓉;蔡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谈健康教育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使得人口数量得到了控制,人口素质相对提高[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进步,婚前性行为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工流产率也不断提高[2].资料显示,人工流产是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急性盆腔炎、术后出血、感染、宫腔粘连、不孕等[3].为此,本研究为增强女性的自我保健及生殖健康意识,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 562例人工流产孕妇,进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徐静谊;林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济南市MSM人群特征及HI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因其高风险的性行为方式,在中国正逐步成为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高危人群.自2008年以来,济南市疾控中心一直对该人群进行监测,为了解该人群构成特征及其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对2008-2012年以来的自愿咨询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潘晶;韩秀云;徐丽芳;韩莹;杨国樑;关恒云;刘岚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5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生存分析

    目的 了解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生存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第二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15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年龄、性别、10年生存率等进行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5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10年生存率为91.84%.单因素分析提示首诊时年龄≥45岁、包膜浸润、有远处转移和手术方式显著影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预后(均P<0.05),而性别、BMI、原发癌灶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为术中偶然发现、是否为术后复发、是否I131治疗等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发现患者年龄≥45岁、包膜浸润、有远处转移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方程受试者曲线下面积(ROC)为0.803,特异度为54.55%,灵敏度为98.67% (P< 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预后较好,但年龄≥45岁、包膜浸润和有远处转移者长期预后较差.

    作者:刘超;付玉;吕桂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2012年延庆县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社会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多,公共场所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中空气质量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在里面活动的人群健康[1].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是评价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公共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2012年采集的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