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晶;韩秀云;徐丽芳;韩莹;杨国樑;关恒云;刘岚铮
传染病是造成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时发现,传染病类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卫生应急管理及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
作者:闫世春;王晓平;安莹;高燕;王翯然;宋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中时有暴发流行[1、2].2011年11月26日-2012年1月29日,济南市某中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疫情迁延时间长,发病人数多,济南市疾控中心进入现场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关恒云;李新伟;彭秀苗;潘荣建;潘晶;刘晓雪;崔亮亮;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新医改背景下疾控机构如何提高社会影响力,为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作用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方法 分析疾控机构发展的阶段,结合宁波市疾控中心成立十年的主要做法,着眼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社会对卫生工作的关注点,提出未来疾控机构重点工作内容.结果 通过对中心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工作开展的难点,提高影响力的方法.结论 疾控机构提高社会影响力的途径是要朝社会关注的,能体现疾控机构权威技术的,体现政府职能的方向开展工作.
作者:陶毓敏;许国章;董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强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方法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等对辖区内210家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使用、产品标识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0%的餐饮单位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的占14.88%;食品添加剂专用称量工具的配备率为15.48%.未发现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采购时索证率为22.02%.索证知晓率为59.52%,均无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固定存放场所.标签合格率为31.25%.结论 驻马店市餐饮单位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识不全,溯源及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卫生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开展风险监测,强化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控制越来越被医护工作所关注.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病人机体的不同部位,甚至是脏器在手术的过程中都可能暴露在外,因此,若消毒隔离管理不当,易发生手术患者的感染[1].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管理也已经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而消毒隔离管理中的护理工作与消毒隔离管理的质量息息相关[2].本研究针对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实施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丽芳;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寿光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寿光市三个镇(街道)9个村共计916名18 ~ 69岁的常住人口进行了调查.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做体格测量、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和生化检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3.75%,男性患标化患病率为23.91%,女性标化患病率为22.97%;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50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BMI、FPG、TC、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每日人均油摄入量为本次调查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寿光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作者:刘玲;李伟红;寇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义乌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优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对义乌市2010-2012年乙类传染病按月发病率的日平均进行ARIMA时间序列、GM(1,1)灰色模型以及两者的组合模型进行建模,并预测2013年1-4月发病率与实际比较.结果 ARIMA(1,1,1)模型的r(曲)为82.49%,GM(1,1)灰色模型的r(曲)为59.07%,组合预测模型的r(曲)为70.89%; ARIMA(1,1,1)预测的MAPE为118.77%、MSPE为67.07%,GM(1,1)预测的MAPE为15.50%、MSPE为9.33%,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的MAPE为107.24%、MSPE为60.06%.结论 在进行义乌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流行趋势建模中,ARIMA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进行预测不如GM(1,1).
作者:董选军;余运贤;冯霞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CD4+T细胞值分组(分组一CD4+T细胞在0~100间,分组二CD4++T细胞在100~200间,分组三CD4+T细胞在200~350间),在治疗后规定时间内采集3mL抗凝全血进行CD4+T细胞检测,统计不同治疗组CD4+T细胞变化,分析不同HAART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即CD4+T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HAART不同开始时机CD4+T细胞增长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二、分组三CD4+T细胞增长率明显且高于分组一.结论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有影响.
作者:秦玲玲;曲铭锐;孙晔;刘锋;施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对降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机会性感染或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108例服用(干预组)与84例未服用(对照组)复方新诺明的艾滋病病例,对其在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年中的机会性感染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费用进行经济学效益评价.结果 两组间年内门诊机会性感染或不良反应就诊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两组间门诊治疗费用(t=4.17,P<0.05)和住院费用(t=14.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服用复方新诺明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机会性感染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减少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治疗费用.
作者:张向前;闫超峰;高艳霞;岳彦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麻疹在大量应用减毒活疫苗之前,有大规模流行[1],1963年[2]使用麻疹疫苗后,到1967年开始麻疹病例减少3.9%[3].1994年,美国采取了新的西半球特有的能够消除麻疹的方法并且获得成功,使麻疹的患病数量大大降低.1978年全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等各种疾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4].
作者:马喆;宋婧;吴永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深圳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447名,描述其吸烟现状、控烟态度及控烟行为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医务人员447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2.2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9.41%,女性吸烟率为1.29%,影响吸烟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结论 深圳市医务人员吸烟率不高,今后应加强对男性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培训,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提高控烟能力,积极地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
作者:李锦;王文艺;李瑞园;张振;毛丽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宜昌市2005-2012年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宜昌市2005-2012年丙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地区分布、时间序列、年龄性别分布和职业分布的分析.结果 11-12月为峰值期.年龄高峰出现在0~4岁.利用X2检验,对发病人群的性别和职业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类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较大,极易造成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范围的大流行,故应广泛开展丙类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作者:白春林;刘继恒;蒋静;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流行,暴露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着一些缺陷[1-3].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与卫生防疫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医疗和疾控机构各有工作内容及工作规范,如何进行医防整合,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在重大卫生事件中的工作合作及信息共享,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4-7].因此,为了解目前医务人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及疾控工作相关的认知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医防整合工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宁波市五家三甲市级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天锋;董红军;史玮;赵薛飞;丁克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人才兴防战略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改革和内涵发展的核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是人才兴防战略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构建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抓手,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方向,结合自身业务,按高标准、有重点、出亮点的要求,充分发挥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导的社会卫生服务优势,使人才兴防战略取得成效.
作者:叶众;竺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卫生监督所受理的投诉举报情况,促进投诉举报工作的开展和指导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对2007-2012年东莞市卫生监督所登记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64例;投诉举报来源主要是电话、上级转批,分别占54.36%、28.01%.投诉主要涉及医疗执业,占64.1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食品卫生逐年下降.2011年开始职业卫生投诉迅速下降,传染病防治投诉有上升趋势.43.36%投诉举报案件由镇街卫生监督机构参与处理.结论 随着卫生监督部分职能的转变,卫生监督的重心向医疗监督转移,拓宽投诉举报途径,加大卫生监督宣传,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建设.
作者:罗银江;胡水生;李志刚;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染、母亲垂直传染和密切接触传染,因此,防治乙肝从新生儿抓起非常重要.从2002年开始对辖区户籍孕产妇实行系统管理,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接种乙肝疫苗,对母亲乙肝阳性者新生儿接种双倍量乙肝疫苗防止母婴垂直传播.这一防治措施降低了儿童乙肝感染率,对乙肝病毒感染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周雨;赵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慢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需求,为制订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省从事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用SAS9.1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417人,平均年龄35.85±8.97岁;初级职称多,占47.96%.其中疾控与医院以中级职称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初级职称为主,不同单位间职称有差异;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3.24%;不同单位间学历有差异.其中需求前五项为现场调查和处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资料的分析与利用、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慢病检测,不同单位间需求不同.结论 应根据不同人员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
作者:詹一;顾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地域规模和年收入,选择内蒙古科尔沁区三个乡镇(苏木)各抽取3个村屯进行调查.结果 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很高(99.00%);参合率高(96.55%);满意度高(84.00%);能够报销医药费认知率高(99.00%);只保大病认知率高(93.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家庭负担作用明显(90.98%);认为农牧民应参与新农合管理率高(100.00%);需要对农牧民进行健康教育认知率高(78.00%);应定期听取农牧民意见率高(62.00%);迫切需要的服务新农合比率高(77%);加强农村疾病防疫工作认知率高(77.00%);大多数农民表示愿意继续参合(94.30%).但农民对新农合的期望值较高,认为不能及时报销医药费(83.00%)是其大的弊端.结论 对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绝大多数农牧民比较满意,但新农合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作者:白旭华;赵文海;卜繁强;闫妍;包丽红;刘兰英;周培清;汤文莉;赵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疫情后,为了缩短检测时限,中国决定从2013年起启用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新的检测流程》,要求省级脊灰实验室经过培训考核,使用美国CDC研制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试剂和方法[1],对分离出的脊灰病毒(PV)培养物进行型内鉴定(ITD).
作者:张世婷;王晗;吕珀;薄芳;宋长江;马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以宁夏两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试点市为样本,比较政策下卫生服务需方和供方,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对样本地区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x2检验、TOPSIS法分析比较就诊人次、药事费收入与月份关系,项目运行前后满意度.结果 项目实施后村民首选就医地点未发生变化,存在对药品种类及效果不满、不缴纳药事费现象,村卫生室均有药品未到位、药品代领、收入下降等现象.结论 通过完善村卫生室配套制度,加强药品配送单位的督管,转变贵药,输液才能治病的观念,提高收入及简化工作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领导能力及村医医德建设等措施提高了项目满意度.
作者:林容容;王芳;李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