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型内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方法的应用

张世婷;王晗;吕珀;薄芳;宋长江;马玉杰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内鉴定
摘要: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疫情后,为了缩短检测时限,中国决定从2013年起启用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新的检测流程》,要求省级脊灰实验室经过培训考核,使用美国CDC研制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试剂和方法[1],对分离出的脊灰病毒(PV)培养物进行型内鉴定(ITD).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现状定性访谈调查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多发疾病[1],有效控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水平,是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2].对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手足口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支持.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平顶山市所辖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的流行病科(手足口病主管科室)科长和副科长,均从事手足口病疫情管理、现场处置和督导检查等一线工作,共计20名.

    作者:李宗瑾;谢清梅;李艳艳;丁增丽;李英;李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抚州市特大洪灾后公共卫生阶段性效果评估

    目的 通过对“6·21”抚河决堤灾后灾区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掌握灾区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灾后防病工作措施.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群众等多种评估手段,对环境危害因素、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卫生系统能力恢复、重点传染病防治效果等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 受灾乡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较受灾前期有显著改善,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结论 制定规范、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建立卫生评估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的关键.

    作者:赵玉芹;刘玮;袁辉;刘晓青;姜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北京雨洪灾害后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12年7·21洪涝灾害后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运用历史数据分析、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以及现场观察,开展风险识别和客观评价,并利用矩阵法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确定洪涝灾后可能的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风险,并制定管理策略.结果 综合分析北京市2012年7月21日雨洪灾害后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北京市雨洪灾害后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主要包括肠道传染病(8种)、自然疫源性疾病(2种)、虫媒传染病(乙脑)以及狂犬病等12种疾病.并树立”大卫生”观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结论 这些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管理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落实到了灾后疫情应急管理的每个环节,为此次洪灾后的风险管理做到了有的放矢,”关口前移”,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作者:高婷;苏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险矩阵法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传染病是造成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时发现,传染病类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卫生应急管理及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

    作者:闫世春;王晓平;安莹;高燕;王翯然;宋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宁夏两地基本医疗服务包评价研究

    目的 研究以宁夏两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试点市为样本,比较政策下卫生服务需方和供方,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对样本地区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x2检验、TOPSIS法分析比较就诊人次、药事费收入与月份关系,项目运行前后满意度.结果 项目实施后村民首选就医地点未发生变化,存在对药品种类及效果不满、不缴纳药事费现象,村卫生室均有药品未到位、药品代领、收入下降等现象.结论 通过完善村卫生室配套制度,加强药品配送单位的督管,转变贵药,输液才能治病的观念,提高收入及简化工作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领导能力及村医医德建设等措施提高了项目满意度.

    作者:林容容;王芳;李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7-2012年东莞市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卫生监督所受理的投诉举报情况,促进投诉举报工作的开展和指导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对2007-2012年东莞市卫生监督所登记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64例;投诉举报来源主要是电话、上级转批,分别占54.36%、28.01%.投诉主要涉及医疗执业,占64.1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食品卫生逐年下降.2011年开始职业卫生投诉迅速下降,传染病防治投诉有上升趋势.43.36%投诉举报案件由镇街卫生监督机构参与处理.结论 随着卫生监督部分职能的转变,卫生监督的重心向医疗监督转移,拓宽投诉举报途径,加大卫生监督宣传,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建设.

    作者:罗银江;胡水生;李志刚;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年丹阳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致病菌监测结果

    目的 通过致病菌监测,了解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有关规范标准对5类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和检测,按照WS/T205-200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酒店旅馆业场所大肠杆菌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场所(x2 =240.66,P<0.05);餐具杯械类合格率为87.71%、购物车具类为55.17%,均显著低于其他物品(x2分别为86.82、257.20,P直均<0.05).结论 2011年丹阳市商场超市的购物车具以及公共场所的餐具杯械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其卫生水平.

    作者:沈俊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目的 了解和掌握盐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建设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指导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之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度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构成、从事专业、专业职称等人力资源现状.结果 调查发现,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员配置不足.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年龄构成均以35~44和45~55岁中青年为主.响水县、建湖县和大丰市疾控中心管理人员比例偏多,其他各县(市、区)和市疾控机构执业医师人员占半数以上.市级疾控机构职称构成以大学本科为主,县级机构依然以中低级职称为主.结论 盐城地区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市级疾控机构人才培养有序发展,县级机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

    作者:杨忠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传统文化推动疾控文化的思考

    1疾控事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宁教授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公共卫生是一门文化的科学,不懂文化的人对流行病学无从谈起.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原因,那么每一次疾病的流行也都有相应的因素导致它的出现.疾病得以在某个地点流行、分布的缘由是受地域、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的影响.

    作者:吴振强;范红娟;茅俭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鹰潭市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不能随父母外出,留在农村生活,致使留守儿童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而监护人年龄偏大,记忆力差,文化水平不高,经常忘记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各种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已成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成为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的难点[2].

    作者:郭娓;赵翔;林蓉;蔡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台县2012年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分析

    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等在四川省分布广泛[1],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次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检出肠道蠕虫9种,总感染率为39.79%,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77%、23.12%和6.82%[2].根据全国和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2012年修订版要求,三台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

    作者:赵子贺;谭斌;杨干金;肖永常;雷玉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专业资格考试看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才能力状况

    目的 通过对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考试情况分析,了解当前微生物检验技术人员队伍现状,为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1年度全国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考试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才队伍整体规模较小,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基层人才队伍薄弱,专业水平稍欠缺.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专业发展的限制,人员专业水平的地区性差异较大,人员对岗位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较差.结论 应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开展继续教育,完善人员保障政策,加强经济不发达地区微生物检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专业医学教育体系,扩大学习和实践范围.

    作者:徐魏;汪本奎;刘清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辽宁省部分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根据《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辽宁省抽取2个城区、2个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区抽取4个乡镇(街道),按照每个乡镇(街道)监测5岁以下儿童500名左右样本量的原则,每个乡镇(街道)抽取部分或全部行政村(居)委会进行.对监测对象具体规定:5岁以下儿童,指在接受保健服务当日未满5周岁的儿童;户口在监测地区,但离开本地1年以上者不作为监测对象;户口在监测地区,但在外地出生并且1岁以后再回到监测地区的儿童不作为监测对象.

    作者:于国威;高英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特点及管理对策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以下简称疾控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疫情监测、疾病预防和控制活动的伴生物,记录了人类认识疫情、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轨迹,反映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与肆意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抗争、维护人民健康,追求人民群众幸福的真实历史面貌.

    作者:高艳;孙捷;常连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谈健康教育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使得人口数量得到了控制,人口素质相对提高[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进步,婚前性行为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工流产率也不断提高[2].资料显示,人工流产是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急性盆腔炎、术后出血、感染、宫腔粘连、不孕等[3].为此,本研究为增强女性的自我保健及生殖健康意识,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 562例人工流产孕妇,进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徐静谊;林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的操作方法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明确用价值理论指导是医改成功的基础,应统一思想观点和技术研究方法,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难题.其运行成本核算研究,要调查疾病谱、统计疾病诊疗成本,用价值理论、绩效理论剖析收支项目,科学设置医疗服务费收取种类、价格.采取具体措施调查区域人口和疾病情况,收集和登记整理统计资料,分层次、分类别,按医院、科室与项目、病种及诊治成本逐级进行科学核算.实行“医药分开”,肯定医生劳动价值,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将是进一步推进新医改的实质性研究步骤和操作细节.

    作者:连海安;张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情况分析

    2008年宁夏卫生厅发布实施了《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1],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规定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一定分值的积分,积分周期以医疗机构校验年度为单位,在积分周期内其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累积超过一定分值的,给予暂缓校验或者不能通过校验直至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处罚.对2012年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积分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徐翠玲;沈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影响

    目的 讨论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CD4+T细胞值分组(分组一CD4+T细胞在0~100间,分组二CD4++T细胞在100~200间,分组三CD4+T细胞在200~350间),在治疗后规定时间内采集3mL抗凝全血进行CD4+T细胞检测,统计不同治疗组CD4+T细胞变化,分析不同HAART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即CD4+T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HAART不同开始时机CD4+T细胞增长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二、分组三CD4+T细胞增长率明显且高于分组一.结论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有影响.

    作者:秦玲玲;曲铭锐;孙晔;刘锋;施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随州市职业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对职业学校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办专栏、宣传展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折页、播放多媒体专题健康教育片等形式对该校1 650名学生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前随机抽取422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于实施3个月后再次对所抽取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根据两次调查问卷结果对职业学校学生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观念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前后比较,19项内容中,除“目前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 (P=0.25)、“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一定是艾滋病人” (P<0.05)外,其余17项内容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该校学员艾滋病知识水平.

    作者:杨庆;许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如今,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院内感染的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随着侵袭性操作及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出现,导致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呈广泛复杂的趋势特点[1].院内感染影响着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质量亟待提高[2].通过对基层医院感染现状的研究,分析如何有效建立预防控制管理模式.

    作者:王秀贞;赵敏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