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省五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调查

宋洋;闫红梅;吴群红

关键词:梅毒, 知晓率, 特定人群
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建筑工地农民工和高危人群等五类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水平与知识获取途径,为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本研究设计的抽样方法抽取15~ 49-岁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建筑工地农民工和高危人群(暗娼和男男性行为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梅毒预防和治疗基本知识及知识获得途径.结果 其调查五类人群2 214人.梅毒知识知晓率:高危人群为80.1%,农民工为73.6%,城市居民为69.2%,在校学生为66.3%,农村居民为63.7%.被调查人群的梅毒知识,51.9%从电视获得;31.3%从免费宣传材料获得,其中高危人群和农民工获得比例高;22.0%从报刊获得,其中城市居民和在较学生获得比例较高;21.6%从广播获得,其中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学学生获得比例较高.结论 目前黑龙江省相关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水平与我国梅毒防治规划中到2015年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黑龙江省医务人员烟草控制现状及干预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控烟干预效果,为实现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目标奠定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20家医院2000名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9.1%,在医生对患者提供戒烟服务能力方面,干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由干预前的69.4%提高到86.7%.结论 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及戒烟方法的普及培训,提高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履约能力.

    作者:王莹;李志敏;刘雁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1-1”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探讨

    目的 通过“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与原来“五针法”的对比,阐明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方法 对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2011年1-12月同时使用的“2-1-1”程序和“五针法”接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1-1”程序的接种率(97.16%)明显高于“五针法”的接种率(87.99%).结论 “2-1-1”接种程序安全、简便,伤者易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作者:杨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肥胖等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三门峡市30余家企业退休职上进行针对主要慢性病的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共7 475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4.29%、10.03%、33.19%、41.03%和16.48%;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几种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5);女性的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P<0. 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年龄不同,高血压的发生概率不同,肥胖、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是影响这一目标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肥胖的患病率水平高.当前应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陈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表法对2010年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5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在编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人员较稳定,人员总量增加,但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服务人口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增加,但未达到标准;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县级市疾控机构仍有待优化;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但职称比例仍不理想.结论 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作者:刘艳慧;李海麟;许明晖;王娟;郑红英;许信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陆良县1999-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陆良县1999-2011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陆良县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 2011年间共捕获鼠类4 670只,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7.11%,斯氏家鼠仅占1.82%.1999-2009年染蚤鼠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0和2011年又有所回升,总蚤指数2003年高,2009年低,蚤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缓慢细蚤3 481匹,占42.67%,其次是印鼠客蚤3 366匹,占41.26%.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 陆良县仍需加强鼠疫监测,严防动物鼠疫的发生和传入.

    作者:钱鑫;顾华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珠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female entertainment workers,FEWs)安全套使用情况,探讨影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近一个月使用安全套的可能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同时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3.5%.梅毒筛查阳性率为1%(2/200),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50%的FEWs近次发生性行为使用了安全套,只有24.9%的FEWs近一个月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教且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者,其安全套使用率也高、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FEWs的安全套使用率与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定的相关性,提示在今后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特征的FEWs来开展安全性行为宣教,推广100%使用安全套.

    作者:朱凯星;许美振;于海波;宋叶;甘标;郭钜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构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指标体系探索

    1 基本内涵基于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疾控的职责要求,现代化省级疾控中心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科理论、信息与技术革命和忠于使命为动力,以科研、人才、管理等创新为保障,以不断优化的财政拨款、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为依托,以幸福中心为归宿,以直急处置、实验检测、任务完成、学科建设的不断提高为标志,推动疾病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等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转变.

    作者:陆耀良;朱立国;谭兆营;丁小磊;黄自发;周明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疾控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持续发展.方法 根据上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和相关绩效工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民主决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实施考核.结果 奖励性绩效工资设立岗位补贴奖、工作业绩考核奖、满意度考核奖和其他项目奖.各奖项比重设置:岗位补贴奖为45%、工作业绩考核奖为35%、满意度考核奖为15%、其他项目奖为5%.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顺利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结论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努力,实现疾控事业发展奋斗的目标.

    作者:王承维;胡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岛地区艾滋病病人免疫应答和免疫重建调查

    目的 了解海岛地区使用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艾滋病病人免疫应答情况及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抗病毒治疗前后各阶段的血液标本检测,根据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对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重建的影响.结果 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依从性普遍较好,经过治疗后CD4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体重、睡眠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 使用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艾滋病病人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说明药物对艾滋病病人的免疫系统重建很有帮助,提高了病人的机体免疫力,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胜林;蒋文雅;菅越;李科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非法行医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案例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越来越多,在低收入人群,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患病后多求助于表面上既便利又价廉的私人诊所就医,张家港市个体医疗服务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空间.张家港市成立了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并于2009年3月,市卫生局、公安局等7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建立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由卫生部门牵头,每年组织两次以上联合公安、暂管办、计生办、工商、城管等多部门 的联合执法取缔,扎实有成效地打击了非法行医者,让他们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作者:陈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喀什市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调查

    目的 通过对喀什市脊灰疫苗接种率摸底调查并做出准确的评估,为即将采取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其他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对结果的判定严格把关,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97名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7%以上,但加强免疫及年初2轮强化免疫的接种率均在75%以下.结论 喀什市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高,完全符合≥95%的国家要求,说明基层的脊灰疫苗免疫预防工作是落实的.但加强免疫及年初2轮强化免疫的接种率均不高,目与过律均是≥95%的数据相差很大.根据当地政府重视等情况综合判断,实际接种率比调查接种率可能要高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接种记录信息的丢失.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济南市771例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的发生率以及人群、时问和地区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利用2005-2011年济南市通过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计算发生率,分析发病分布特点.结果 济南市2005-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39 095例,771例患者两次及以上感染的发生率为1.97%.主要分布在历城区和市中区,男性是女性的2倍,手足口病多次感染发病间隔平均14.12个月.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间隔多在6~ 16个月内,各型之间缺少交叉免疫保护,对于小年龄发病的儿童,应注意预防再次感染.

    作者:耿兴义;许华茹;常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平阳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研究手卫生依从性,以及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4个科室不同月份,配置不同的洗手用品,每个科室随机抽取2名医务人员,观察其手卫生依从性;从2006-2011年中每年调查100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及每年抽取150名医务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结果 干预组1、2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2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干预组1;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均高于操作之前和接触之前,而临床医生和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后和接触患者前后依从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的洗手合格率逐年上升,而院内感染率则逐年下降,两者呈负相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配置良好的洗手用品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洗手合格率越高,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越低,关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曲双双;黄海鸟;王步军;周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日常质量控制系统在采供血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有了大幅提高.但各血站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时,仍会发现质量问题.上述手段都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但限于频次较低,质量的改进多为事后补救,没有将其与日常的管理结合起来,使这些审核大多流于形式,质量体系得不到全面受控.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通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日常质量控制系统,使血液质量得到了全面有效控制.

    作者:付海忠;傅广军;张在臻;柳杨;张兰兰;董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深圳大运会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23日在深圳成功举行,共有126个代表团11 901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此次盛会.此次大运会,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的一场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亦是对深圳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挑战.为保障大运会顺利进行,深圳学习借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传染病防控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法.

    作者:孔东锋;梅树江;谢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金华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与对策

    1 现状1.1 组织机构 金华市政府于2005年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分管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秘书长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24个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办公室成员有市药监局、经贸委、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内贸办分管领导.2006年,市政府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员进行了调整,成员单位从24个增加至27个.目前,各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全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全市155个乡镇、街道也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和协调机构.同时,组织机构也延伸到了村级组织,一般村两委都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联系食品安全工作,参与上级组织的培训开会、工作联系、执法配合等.积极探索建立了统一人员、统一培训、统一职责的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队伍,摸索出以磐安为代表的村干部为协管员和以义乌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为协管员的两种“多员合一”创建模式.

    作者:陈高尚;吴位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济南市2010年传染病零报告医院现况分析

    2011年1月1日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启用“网络报告率”代替“区县零缺报率”,零报告医院直接影响网络直报质量的高低.为利用新的考核指标来促进济南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的提升,开展一次调查,了解济南市2010年传染病零报告医院的工作现状.文中零报告医院是指在一个年度内未报告1例及以上有效传染病病例的医疗单位.

    作者:周林;张军;马祖芳;丁伟;姜宝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艾滋病、息外伤害等已成为危害深圳市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对深圳市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 面临的挑战1.1慢性病防控体制和运作机制不完善 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不完善.深圳市慢性病防控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而独立存在自成体系.这种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利在于慢性病防控机构专职慢性病防控工作力度较大,便于慢性病防控任务的落实,弊在于机构重叠,有些职能与疾控中心交叉,加之街道这一级没有专门的慢性病防控机构,造成慢性病防控工作网底不牢.行政上由于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市慢性病防治机构对区级人事任免和经费使用方面没有发言权,管理上造成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使慢性病防治机构之间沟通协调不足,各层级之间职责、职能不够明确、相互支持配合不够.在硬件建设上也存在互相攀比,造成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使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难以发挥整体功能.

    作者:刘学宁;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拉尔区2008-2010年梅毒流行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梅毒螺旋体感染现况,为防治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及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海拉尔区2008 -2010年共报告梅毒490例,总感染率为54.17/10万.感染率逐年增高,三年间增长47.02%.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3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女性多于男性.无死亡病例报告.20~40岁年龄组病例多.占病例总数的60.2%,50岁以上人群占34.1%,0~19岁人群占13.3%.2010年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年.隐性梅毒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无职业和闲散人员多,占病例总数的33.3%,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群对梅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干预高危行为,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实施免费诊治策略,对防治梅毒会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韩庆民;韩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

    宁波市疾控中心自2001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贯彻“以人才为根本、科研为依托、科教兴中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工作方针,成立10年来,形成了以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建设科技应用型、技术复合型的适宜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关键,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才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单位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作者:许国章;苏娟;史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