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2009年平遥县三个村恶性肿瘤发病状况调查

任延文;乔兆宝;徐保军;梁鹏飞;张洲莲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平遥县王家庄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同时选地理环境相近的东达蒲村及地理环境不同的岳北村作为对照,于2010年8月对三个村2007-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阿拉善盟卫生系统医疗机构及各级疾控共14家单位,其中3家疾控中心,1家二甲级综合医院,1家二甲级专科医院,1家二甲级蒙医院,2家二级一等医院,5家一级医院及1个血站.1.2 调查依据 《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作者:焦红岩;敖登;赵华;刘喜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全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7月-8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为保障基层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晓燕;刘熹;李小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是当前我国疾控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件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事情,它是改革的时代潮流在疾控领域的自然延续和反应,同时相对疾控机构既有的考核方式又有着不同的形态和特征,这种不同决定了它可能的影响.随着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制度的逐步推行和普及,这种影响日益显现,不仅从考核本身、也从各个方面加速了疾控事业的改革进程.然而,同任何一种其他的改革一样,这种改革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在其施行过程中,亦有着正反两方面的表现和评价.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一改革,客观评价它的影响,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和事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海波;刘林飞;宗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上虞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的差异,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虞市2006年10月-2010年9月的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孕母孕期保健较户籍人口差周产儿死亡中死产和7天内新生儿死亡构成比高于户籍人口,死因顺位两者大致相当,首位死因均为出生缺陷.结论 要降低上虞市围产儿死亡率就必须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宣教及管理,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改善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提高产检率及住院分娩率是有效措施.

    作者:阮香莲;陈国娟;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云梦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

    云梦县从宣传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人手,狠抓经常性与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对用人单位管理者和劳动者的防护知识培训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对本辖区目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宁波市.为了解外来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掌握流动儿童家长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从而为制定经济发展和健康教育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在宁波市北仑区开展了此项调查.

    作者:周绍英;刘媛波;马瑞;边国林;徐国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国家认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体会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电子化、规范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过去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比较单一,应用的范围只是样品检测科室,只是实现了样品检测的整个工作流程,没有包涵管理要素.如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按认可、认证有要求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门针对疾控实验室而研制开发的实验室管理软件.2010年5月实行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运行速度、稳定性、安全性、数据共享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公共餐饮膳食评价系统的研究

    本文利用SQLSever技术、ActiveX Data Objects技术和Visual Basic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开发研制出计算机膳食指导服务系统,本系统由三个数据库组成,整个系统将营养评价及成分计算、自动配餐、营养知识咨询、膳食指南等功能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餐饮企业菜品配方资料收集、数据化食物选择、个体人群配餐及合理膳食指导一体化的营养实时状况的调查、分析、评价、干预和做出指导的完整的软件系统.本系统已经在深圳市面点王餐饮公司通过测试,市场前景良好.

    作者:黄薇;王舟;张锦周;韩淑杰;王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8-2010年珲春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卫生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珲春市美容美发、宾馆的客用化妆品的卫生状况,进一步贯彻执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消费者健康和使用安全,于2008 - 2010年每年的7-9月对市内86家美容美发、宾馆客用化妆品进行了卫生质量监督及检测,重点检查客用化妆品卫生质量、包装、标志及卫生许可批件等内容.

    作者:杨一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艾滋病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经历了传人期和局部流行期,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文登市的疫情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并有逐步从外地人口转入本地人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的趋势.通过对文登市2005-2010年艾滋病跟踪监测与防治工作发现,现行艾滋病防制及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弊端.现就实际工作发现的问题做一分析.

    作者:王秀兰;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拓展与思考

    目的 探索疾控机构多模式继续医学教育方式,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知识更新需求,提升技能,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方法 培训班、远程教育、网络学院、学术论坛等.结果 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新技术、新方法滞后的问题.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延伸,扩大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范围,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基层疾控工作人员中得到普及与应用.结论 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学模式,能满足当前疾控机构的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

    作者:叶鹿鸣;程志华;史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Cubic曲线模型预测深圳市售乳制品铅含量及人群暴露水平评估

    目的 建立未来3年深圳市售乳制品中铅含量的预测数学模型,评估人群暴露水平,以了解其可能风险.方法 根据2001 ~ 2010年深圳市乳制品中铅检测数据,应用Cubic曲线模型对未来3年深圳市售乳制品中铅含量进行预测,并结合深圳市膳食调查人群乳制品消费量数据,评估人群的暴露水平.结果 Cubic曲线模型结果显示2011-2013年深圳市乳制品铅含量有上升降趋势,为0.087~0.246mg/kg;人群乳制品铅暴露量也呈上升趋势,为9.962~28.167μg/d/p,占PTDI的4.648%~13.144%.结论 目前深圳市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铅的风险尚较小.

    作者:王舟;黄薇;潘柳波;谭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实施效果.方法 运用竞聘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医疗和病人安全,提高了服务满意度,降低了差错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工作质量,促进了该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邵春梅;宋慧平;李君;王熠;李洁;张芳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体系重要的要素之一,作为政府和监督部门出具数据的检测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一方面所面临的卫生监督部门法律法规较多,变化较大,相关的卫生学评价标准和检测标准调整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评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卢冰;张群国;徐云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涉外“农家乐”酒店感染性腹泻事件的调查

    桂林阳朔以其山水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观光旅游,为确保他们的旅游饮食安全,现将一起涉外农家乐酒店感染性腹泻事件的调查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疫情调查专题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1 基本情况2000年一对美国夫妇将村民遗弃的一座土墙瓦房购买下来,经装饰,形成具有中国乡村气息的酒店,接待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该酒店所在的村庄环境卫生较差,猪、牛圈和旱厕随处可见.酒店于2003年开业,设客房26间(套),客房内设卫生间.酒店设有独立厨房和餐厅,厨房面积约12m2.餐厅可容纳客人65人就餐.

    作者:麦浩;陈兴乐;李永红;李秀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宜昌市2003-2006年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3 -2006年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查询突发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对宜昌市2003-2006年调查处理的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宜昌市2003-2006年共调查处理突发传染病疫情243起,发病8 160例,死亡3例;发生起数、病例数和死亡例数以呼吸道传染病多;主要发生在城区和山区;出现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在校学生为高发人群.结论 宜昌市突发传染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小学和中学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居多.呼吸道传染病危害重,应开展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快速有效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作者:余凤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应大力倡行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的同时,公共卫生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加强并发挥了强大作用.卫生文化是全体医务人员甘做人民健康忠诚卫士的道德支柱和精神支撑,而公共卫生文化作为卫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更多地强调行业文化的公共属性和公益性质.在当前国家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形势下,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必须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文化建设,尤其要大力倡行文化自觉.

    作者:王卫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鹤岗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手足口病(HFMD)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其中EV71不仅引起HFMD,而且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1,2].近年来,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不断有HFMD暴发流行[3,4].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HFMD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并公布相应的诊疗、防控指南[5,6].鹤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开展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工作,2009-2010年共检验样本136份.现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孙伟;刘新宇;贾春霞;韩金玲;王福华;韩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现状评估

    根据对中国疾控中心的远景目标规划的业务分析,中国疾控中心需要在统筹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各二级所的工作,集合各类信息,将各类成果进行转化从而支持业务开展.而要使信息资源能够很好地支持业务达到这个远景目标,就需要在业务模型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融合各二级所的业务,统一信息标准,制定信息管理规范,将散落在各个不同单位和部门的监测业务和科研业务信息整合起来,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将其他各类业务的信息与此两大主线合理地关联起来,从基础信息管理(收集、统计)提高到分析、发掘和利用的层面,使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支持业务的开展,从而增加中国疾控中心的信息资源的业务价值.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2010年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6-10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和哈尔滨市第六医院采集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44份,使用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套式PCR或一步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进而分析病原构成.结果 共检测样本44份,其中A组轮状病毒G9型2份,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2份,诺如病毒GI型1份,诺如病毒GⅡ型1份,札如病毒1份,病原检测阳性率为18.18%,没有混合感染.结论 PCR方法用于腹泻病毒检测特异、快速、敏感、易于分型,在44份病毒性腹泻患者样本中共检测到5种腹泻病毒.提示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

    作者:杨明;许军;舒畅;范秀山;华华;刘毅夫;李滨香;苏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