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壶腹部癌超声诊断难点探讨

董进英

关键词:壶腹部癌, 癌早期诊断, 手术切除率, 影像诊断, 临床效果, 癌发病率, 收集, 趋势, 理想, 超声
摘要:近年来,壶腹部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超声CT、MRI 等影像诊断进步大,但临床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难,发现时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1].因此,壶腹部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本文收集10例壶腹部癌,作如下分析探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扶他林乳胶超声透入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骨科门诊中,慢性腰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症状反复.从2002年开始,我院在骨科门诊开展了扶他林乳胶超声透入疗法,现把相应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彩霞;任少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合麻醉用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

    扁桃体切除联合增殖体刮除术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常用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OSAHS患儿术前的高气道阻力,常对麻醉选择及术中安全性有较高要求.我院收治OSAHS患者30例,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切除扁桃体联合增殖体刮除,麻醉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珍;胡凤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呈增多的趋势,笔者就3年来28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频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环行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50例采用k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67%(148/150),平均时间5.8 min,出血量9.0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k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陈小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道阻塞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后因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下呼吸道免疫功能受到破坏,易使细菌侵入,增加感染机会.为减少感染概率充分湿化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近年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护理经验很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蓉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皮空芯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空芯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临床病例共128髋关节分为:(1)65岁以上组、65岁和65岁以下组;(2)Garden Ⅰ、Ⅱ型组(未移位组),Garden Ⅲ、Ⅳ型组(移位组).通过对128例病例6~38个月,平均2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价,计算出愈合率及头坏死率,分析其原因.结果 65岁以上、65岁和65岁以下组之间愈合率、坏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 Ⅰ、Ⅱ型组(未移位组),Garden Ⅲ、Ⅳ型组(移位组)之间愈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例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94%,年龄组之间功能恢复无差别,移位程度对预后功能有影响.从受伤至手术时间两组间愈合率、坏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复位的质量与骨折能否愈合密切相关,骨折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股骨颈骨折头坏死的重要因素;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愈合率未必低.

    作者:刘志刚;马恩元;冷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常使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恶化,增加猝死率和病死率.我们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CHF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无严重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明;陈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1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12.1%(98/810);回归分析筛选出侵袭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等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合理使用诊疗技术及抗生素,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申屠光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液净化联合环磷酰胺抢救超大剂量百草枯中毒1例

    患者,女,38岁.因自服百草枯:100 ml 后恶心、呕吐3 h收住ICU,呕吐物为带有血丝的胃内容物.查体:体温36.8℃,脉搏56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40/90 mm Hg,神志清,面色及皮肤苍白,无黄疸,无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好,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

    作者:王小雄;王龙;王光权;李翠;孙乐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对肝病患者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总胆汁酸(TBA)的检测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对322例肝病血清总胆汁酸进行检测(重型肝炎45例,急性肝炎9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慢性肝炎72例,肝硬化34例,原发性肝癌27例),同时检测门诊健康体检人员76例为正常对照.结果 正常对照组TBA(4.3±1.4)μmol/L,慢性肝炎组TBA(39.5±14.8)μmol/L(P<0.05),重型肝炎(136±78.6)μmol/L(P<0.01),急性肝炎(90.6±32.46)μmol/L(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73.5±29.2)μmol/L(P<0.01),肝硬化(85.2±31.8)μmol/L (P<0.01),原发性肝癌(79.5±27.1)mol/L(P<0.01).结论 TBA对各类肝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肝实质性损伤的灵敏指标.

    作者:郑宇琼;王佩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期牙龈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治疗妊娠期牙龈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48例妊娠期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局部外用药物,研究组同时给予超声波洁治术.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 研究组GI、SBI和PLI治疗2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在治疗2个月的改善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口腔卫生保健指导至关重要,全口牙周洁治术是彻底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及菌斑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旭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新生儿疼痛护理的探析

    疼痛不仅仅是-种症状,更是一种疾病.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之后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1];但长期以来对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对疼痛护理治疗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颖;楼建华;章雅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议番泻叶临床应用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叶(cassia acus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能,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妇、外科疾病的治疗.番泻叶临床使用的常规剂量为2~6 g,主要用于治疗腹胀、热结便秘,用于术前清肠则大于6 g,用于治疗尿路结石则剂量更大.

    作者:朱三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胸腔穿刺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体会

    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胸腔穿刺术(简称胸穿)的护理过程中,使患者能更愉快地接受治疗,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菊梅;高彩霞;陈大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入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29例为研究对象.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3 d、3个月疼痛目测分级评分和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近期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术后检查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1例,无临床症状.未发现神经根和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一经诊断,应尽早地使用KMC骨扩张系统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即可达到疼痛缓解,又可恢复病变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

    作者:王建强;汪明星;房明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后的隐性失血

    经对在本院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近200例的观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1周之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且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作者:袁涛;翁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十二指肠肿瘤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及对策

    胰十二指肠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方法,术前知识缺乏,术中损伤,术后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大,消化道重建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术后的护理.因此我科利用自理学说中的三个部分[1],重点而且有条理的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魏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压蒸气灭菌时器械轴节关闭与否的效果探讨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我院现在使用的是预真空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时间短,对需要灭菌的物品的损害轻微,为了更好的放心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我们对需要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颅脑损伤的探讨

    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在应激情况下也常出现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且高血糖程度与其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变化.

    作者:包新月;李海华;金仙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儿童肠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肠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变迁.方法 对诊断为细菌感染性肠炎的477例住院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变迁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致病菌477株,其中福氏志贺菌323株(67.7%),致病性大肠杆菌70株(14.7%),宋内志贺菌49株(10.3%),鲍氏志贺菌23株(4.8%).5年中病原菌除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保持高度敏感外,对氨苄青霉素几乎完全耐药,对头孢类抗菌药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结论 小儿肠道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福氏志贺菌,其次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宋内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等.临床上应合理、交替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药,尽量降低肠道细菌的耐药率.

    作者:李斌;沈璟;吴茜;肖曙芳;倪林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