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分析

苗同林;肖志强

关键词:肝/损伤, 破裂
摘要:目的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严重外伤性肝破裂1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取综合手术治疗.结果 存活15例,治愈率83.3%;死亡3例,病死率16.7%.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合并伤、大出血及严重休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积极地处理合并伤,防止肝脏继发性出血及胆漏,建立充分的外引流,是抢救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手段.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茎折断的急诊手术

    阴茎折断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防止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非常重要.我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2例及本人在援外医疗期间收治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曙杰;屈平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谈诊断学在临床的实施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结合自身体会,在此浅谈诊断学在临床的实施应用,供同道共勉.1.诊断的形成1.1 诊断的形成过程诊断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呈增多的趋势,笔者就3年来28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分析

    核苷(酸)类似物因其强有力的对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已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HBV-DNA聚合酶基因区的突变以及进而出现的耐药性病毒株,已成为临床医生日趋关注的问题.本文对1年半年来本院检测发现的HBV-DNA-P的耐药位点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核苷(酸)类似物.

    作者:田力;李晓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婚前医学检查53 809例分析

    自2003年10月强制性婚前医学检查(以下简称婚检)停止以来,自愿婚检的数量减少,使近几年出生缺陷率不断升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婚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促进婚检工作的再开展,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减少我市出生缺陷率,我们将2000年1月至20008年3月本市开展婚检检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美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十二指肠肿瘤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及对策

    胰十二指肠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方法,术前知识缺乏,术中损伤,术后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大,消化道重建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术后的护理.因此我科利用自理学说中的三个部分[1],重点而且有条理的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魏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指导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对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保证充分透析的前提下,首先对这些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建立详细档案,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实验结束时,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后,其营养状况改善,营养指标,血检验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与营养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实施营养指导后,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由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起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冯文;袁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后的隐性失血

    经对在本院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近200例的观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1周之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且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作者:袁涛;翁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肾透析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1993年Kitamura等[1]从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它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性多肽超家族.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心血管、肺等多种组织器官均有其及受体的表达;肾脏也是高表达器官之一,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皮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均可检测到ADM mRNA的表达[2].

    作者:魏玫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真菌性肠炎体会

    本院采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真菌性肠炎20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婴幼儿真菌性肠炎204例,其中男107例,女97例;年龄<1岁126例,1~4岁78例;腹泻时间长2个月,短1 d.伴有不同程度脱水113例(55.3%),贫血81例(39.7%),鹅口疮91例(44.6%),营养不良62例(30.3%).

    作者:陈茂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1NCDS)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VCDS检查内膜癌患者16例,测量子宫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观察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同时采用肿瘤动脉RI与自身子宫动脉RI比较,42例健康妇女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新生血管RI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TVCDS具有高分辨特征,提高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作者:文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压蒸气灭菌时器械轴节关闭与否的效果探讨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我院现在使用的是预真空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时间短,对需要灭菌的物品的损害轻微,为了更好的放心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我们对需要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合麻醉用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

    扁桃体切除联合增殖体刮除术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常用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OSAHS患儿术前的高气道阻力,常对麻醉选择及术中安全性有较高要求.我院收治OSAHS患者30例,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切除扁桃体联合增殖体刮除,麻醉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珍;胡凤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新生儿血压的测定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影响新生儿血压的因素有多种,我科旨在通过对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在同时间、同日龄血压的动态监测,以了解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作者:陈莉亚;诸晓红;陈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纤维喉镜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226例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声带小节总有效率94.0%,治疗声带息肉总有效率89.1%.结论 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准确率高、损伤小、反应轻、患者痛苦少等优点,简单易行.

    作者:彭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死亡分析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虽然血液透析技术近十几年来有了很大进展,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仍较高.本文结合文献对我院11年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做一初步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政;孟华;洪军;周岩;于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 1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多种社区护理:加强心理指导、改善生活方式、制定合理饮食计划、锻炼指导、配合长期氧疗、用药指导.结果 观察组住院次数平均(1.1±0.5)次少于对照组的(1.7±0.8)次;遵医行为良好86例高于对照组45例;生存质量评定得到提高.结论 社区护理可改变慢性肺心病不健康行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柴立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频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环行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50例采用k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67%(148/150),平均时间5.8 min,出血量9.0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k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陈小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药物降压治疗进展

    糖尿病与高血压常相伴发生,高血压在糖尿病患者具有起病年龄轻、进展快、靶器官损害早且严重等特点.国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是群体人群的4倍,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是同龄非高血压者的3~4倍.

    作者:邓国宝;赵德明;张莉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瘢痕疙瘩的病因学及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就近年来有关瘢痕疙瘩(简称K)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综述,并提出几种综合治疗手段,供不同条件医院的同行参考.1 病因学瘢痕疙瘩是人类皮肤全层损伤所特有的一种反应性疾病.动物的皮肤损伤后尚未证实能够形成K,因此缺乏可重复的实验模型是研究一个主要障碍.

    作者:张高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