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陈莉亚;诸晓红;陈素萍

关键词:胎龄, 新生儿疾病, 血压, 影响, 动态监测, 诊治, 因素, 时间, 测定
摘要:新生儿血压的测定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影响新生儿血压的因素有多种,我科旨在通过对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在同时间、同日龄血压的动态监测,以了解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谈诊断学在临床的实施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结合自身体会,在此浅谈诊断学在临床的实施应用,供同道共勉.1.诊断的形成1.1 诊断的形成过程诊断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体检中心查体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评估观察组患者的资料,根据资料评估,制定适合患者本人的干预方案;通过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的意识,保证治疗效果;指导患者控制情绪的方法,保持乐观的情绪,控制不良情绪,保证足够的睡眠.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5).危险因素通过Ridit分析,观察组明显降低(P<0.005).结论 对首次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干预是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体金;孙秀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扶他林乳胶超声透入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骨科门诊中,慢性腰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症状反复.从2002年开始,我院在骨科门诊开展了扶他林乳胶超声透入疗法,现把相应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彩霞;任少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实践.方法 对临床1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使患者积极配合,避免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雪梅;吕磊;路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新生儿血压的测定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影响新生儿血压的因素有多种,我科旨在通过对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在同时间、同日龄血压的动态监测,以了解胎龄与生后日龄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作者:陈莉亚;诸晓红;陈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系正常变异心电图,并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多数患者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类似心脏神经症的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失眠等,心电图表现为ST段提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等,临床极易误诊.我科1998年至2006年收集36例门诊及住院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凤敏;张玉梅;杨骄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酮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PGE)用于终止早孕因其痛苦小、方法简便、易行,已广泛开展,近年来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增加.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瘢痕子宫进行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注意事项.

    作者:余彩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压蒸气灭菌时器械轴节关闭与否的效果探讨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我院现在使用的是预真空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时间短,对需要灭菌的物品的损害轻微,为了更好的放心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我们对需要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中成药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成药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广为患者所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技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产量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中成药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影响中成药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宗杨;高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道阻塞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后因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下呼吸道免疫功能受到破坏,易使细菌侵入,增加感染机会.为减少感染概率充分湿化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近年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护理经验很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蓉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后的隐性失血

    经对在本院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近200例的观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1周之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且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作者:袁涛;翁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纤维喉镜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226例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声带小节总有效率94.0%,治疗声带息肉总有效率89.1%.结论 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准确率高、损伤小、反应轻、患者痛苦少等优点,简单易行.

    作者:彭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新生儿疼痛护理的探析

    疼痛不仅仅是-种症状,更是一种疾病.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之后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1];但长期以来对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对疼痛护理治疗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颖;楼建华;章雅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我院手术室2007年进行了人性化护理的择期手术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6年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观察组满意146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为132例、20例、8例,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X2=4.76,P<0.05).结论 手术前后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

    作者:陈学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胃镜下置放空肠营养管的新方法

    胃镜下置放空肠营养管的方法较多,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置放成功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们采用胃镜下直接置放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彦敏;郭常芬;王洪远;刘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分析

    核苷(酸)类似物因其强有力的对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已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HBV-DNA聚合酶基因区的突变以及进而出现的耐药性病毒株,已成为临床医生日趋关注的问题.本文对1年半年来本院检测发现的HBV-DNA-P的耐药位点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核苷(酸)类似物.

    作者:田力;李晓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凝酶不同途径给药治疗肺结核咯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凝酶(巴曲亭)雾化吸人及静脉注射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肺结核咯血.方法 113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雾化组和静脉注射组,在常规抗痨及应用止血药基础上,雾化吸入组血凝酶1 K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雾化吸入,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组蛇毒血凝酶1 KU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结果 雾化组疗效(95.5%)好于静脉注射组(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0.025<P<0.05).结论 巴曲亭雾化吸入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确切,较静脉注射为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伟民;徐小芹;赵晓云;朱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生殖器官炎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47.0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26.03%;恶性肿瘤占10.23%;其他良性病变占9.06%;放置宫内节育器,占7.06%.结论 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多的原因是生殖器官炎症,发病年龄越大,距绝经年限越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窦负压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儿童慢性鼻窦炎为鼻科常见疾病,多数伴有鼻炎,有些可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由于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均与成人鼻窦炎病因、病变特点、诊断治疗有明显不同.我科采用鼻窦负压置换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书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糖尿病药物治疗及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可分为两型:1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ilitus,IDDM),是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而致高血糖;2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B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

    作者:郑芙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