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评估方案设计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卓家同;黄琳;钟革;郑志刚;刘巍;蒋玉艳;李燕;何涛;杨源聪

关键词:综合评估方案, 黄牌警告机制, 免疫规划管理
摘要:目的 探索免疫规划综合评估方案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免疫规划分为行政职能及业务与管理两大类别,拟出评估方案给予合理权重并贯彻实施,分析2001~2005年评估方案的异同并对比工作促进的效果.结果 以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案作技术支撑和整改引导,以黄牌警告机制作行政敦促与推进整改手段,2001~2005年广西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人员和经费成倍增加,新出生儿童接种率比2001年前增加20%~30%,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1.85/10万,降至历史低.结论 在贯彻国家规定的目标前提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规划评估方案,并随着工作重点的不同和效果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不断引导,行政手段和业务与管理监管双管齐下,即可遏制工作滑坡势头、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之效.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评估方案设计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免疫规划综合评估方案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免疫规划分为行政职能及业务与管理两大类别,拟出评估方案给予合理权重并贯彻实施,分析2001~2005年评估方案的异同并对比工作促进的效果.结果 以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案作技术支撑和整改引导,以黄牌警告机制作行政敦促与推进整改手段,2001~2005年广西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人员和经费成倍增加,新出生儿童接种率比2001年前增加20%~30%,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1.85/10万,降至历史低.结论 在贯彻国家规定的目标前提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规划评估方案,并随着工作重点的不同和效果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不断引导,行政手段和业务与管理监管双管齐下,即可遏制工作滑坡势头、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之效.

    作者:卓家同;黄琳;钟革;郑志刚;刘巍;蒋玉艳;李燕;何涛;杨源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云阳县1986~2006年免疫规划工作回顾和思考

    目的 大力开展免疫规划,使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总结云阳免疫规划重大成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处理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免疫规划工作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结果 21年间云阳县免疫规划取得的巨大成效,通过分析免疫规划的客观现状和大滑坡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明确了工作重点.结论 将免疫规划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创新管理体制,有政府重视,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免疫规划将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势头.

    作者:刘兴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叶全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年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高碘体征状况,了解其碘营养状况.方法 在存在高碘地区的济南市商河县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高碘体征的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平均肿大率11.74%,男性甲状腺肿大率低于女性;尿碘范围89.6~3 201.2μg/L,尿碘中位数896.50μg/L结论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明显.必须实施停供碘盐和改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耿兴义;宁琼;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同市2001~2005年住院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ICD-10规则将大同市18所医院2001~2005年32.9万病例进行统一编码、归类,恶性肿瘤按构成比排序.结果 恶性肿瘤性别间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前三位;女性则以消化器官、生殖器官、乳房恶性肿瘤构成前三位.结论 饮食安全、职业环境、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是造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构成特点和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作者:党秀琴;柴小明;郝铁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次献血300~400ml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 ml、400 ml转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本站2006年~2007年78 216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的825例献血反应者,根据其献血量、年龄、性别、职业、献血方式、献血次数、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没有直接关系,与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献血次数等有关.结论 在加大宣教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的前提下,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ml、400ml转变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叶志勇;陈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生物制品管理的基本要素

    1 规范生产强化管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品市场的目标模式为:免疫规划的宏观调控、政策法规的监督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和科学合理、流通领域的规范有序.以形成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国家社会责任和全民健康水平三者间的利益大化局面.生物制品就是生命之品.近期针对市场屡屡出现假冒人用狂犬疫苗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案例,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积极稳妥,逐渐推进,分批实施派驻监督员工作.紧紧围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充分发挥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地域监管的优势,实行属地监管原则,做到监管关口前移、监管重心下放,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责任化的监管模式,确保驻厂监管工作到位,消除药品生产质量隐患,防止重大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作者:戴蔚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克拉玛依市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AIDS综合干预模式探索

    目的 为促进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率,降低艾滋病(AIDS)/性病(STD)感染风险.方法 通过建立营造支持环境、提供安全套获取途径、开展同伴教育及专业人员外展服务等综合干预模式对目标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结果 AIDS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目标人群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比例.结果 AJDS综合干预模式需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以有效控制AIDS/STD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林彬;刘岩;曾克芬;阿斯木古丽;郭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为平台,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01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占88.1%,女性占11.9%.平均年龄为38.44±6.11岁,HIV阳性率为5.94%.性活动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24%,经常使用者占26%,偶尔使用者占36.5%.从未用过者占13.5%.结论 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吸毒者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较高,达到90%以上,但采用有利于预防艾滋病行为方式的比例则较低,50%的人少用或从未用过安全套,因此必须在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戴丽萍;陆娟;江汀;姜立海;邱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因素,为有效提高免疫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海市、县、乡镇各级免疫规划综合评估资料为基础,对照<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分,找出影响综合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果 全市免疫规划综合质量总分平均得分率为77.1%,除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大于85%外,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得分率仅为59.8%、68.1%;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项质量组成项目,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均在85%以上,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均在80%以下.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免疫规划总体工作水平及其经费保障、业务与管理水平较低对全市免疫规划整体影响十分明显.结论 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免疫规划管理三方而均普遍不达标(<85%),是影响全市免疫规划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县、乡村基层工作水平为重点,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个项目方面,必须同时关注,同步提高.

    作者:沈智勇;吴德仁;吕良勇;冯辉煌;余强;梁家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导的探讨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指导的内容1.1 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众卫生防护为重点,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三个时期和常态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全程实施对下级疾病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1)事件预警期(发生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告、预测预警.

    作者:孟虹;安莹;孙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卫生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现状及改善水质对策.方法 选择76家管理区、乡村集中供水水厂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水厂的基本情况并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测定及结果评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杯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 农村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49.15%,出厂水合格率为69.05%,管网水合格率为61.02%;镇级以上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4.71%,出厂水合格率为98.14%,管网水合格率为96.14%.镇级以上水厂与农村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均有显著性差异,农村水厂的水源水要好些,而镇级以上的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则比农村水厂高得多.结论 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水处理工艺简陋、技术落后、消毒设备不完善、卫生管理落后、水源水受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比较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造:

    作者:刘志权;张怀娜;黄淑华;谢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西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探讨

    1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状1.1 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特点2007年江西省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以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57%和43%.事件级别以一般性为主(占60%),其次是较大级别的(占40%).以发病,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规模的事件多(占66%),100人以上的事件少(占9%).传染病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学校,主要是乡镇级的中小学.

    作者:程慧健;熊小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长春地区实施涂阳病人项目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长春地区实施涂阳肺结核病人项目管理4年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寻找更好的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3~2006年长春市10个县(市)、区结防所上报的季报资料.结果 2003~2006年共发现涂阳病人11 533例,初治病人8537例,全程督导率96.70%;复治2 996例,全程督导率96.20%;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2.70%,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82.80%;项目实施后涂阳病人丢失率较项目实施前明显减少,初治由6.90%降至0.70%,复治由37.40%降至1.70%;复治病人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项目实施后全程督导管理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手段,但涂阳病人的治疗管理应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舟山市2006~2007年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方法 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4)对舟山市15家(2006年)和22家(2007年)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及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较低项目为新风量和温度,分别为46.88%、55.10%.两年中各个监测项目的 合格率无明显差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集中通风系统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送风中细菌总数、冷却水中军团菌、送风中真菌总数、风管真菌总数和风管积尘量,分别为25.00%、39.21%、52.08%、63.64%和70.02%.结论 舟山市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应加强对全封闭式空调的管理、清洗消毒工作,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

    作者:金永富;王虹玲;刘洁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退出市场主办者的身份后,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问题渐渐突出,农副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已成为政府、市民和各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丁秀娣;罗海燕;周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2004-2007年HIV-1毒株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部分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中HIV-1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患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3号和5号样本各存在一处蛋白酶抑制剂次要耐药突变:A71T、L10I、A71T,但它们单独存在不会产生耐药性.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5号和6号样本均检出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5处:D67N、KTOR、M184V、K219Q、T215F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7处:K103T、Y181C、K103N、P225H、K238T、V106A、G190A,终导致三份样本对NBTIs和NNRTIs类中的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结论 被检测的AIDS患者中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有3例对多数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应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HIV-1耐药基因型监测,了解治疗前后总体耐药水平.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刘彦成;周广恩;张婕;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现场快速监测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卫生监督和处罚力度.

    作者:聂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目的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建立为起点,阐述建立疚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论述了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制定,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内部管理评审,国家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评审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交流时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腾冲县2004~2007年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腾冲县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 共检查22 461人,检出HBsAg阳性372人,阳性率为1.65%.2004~2007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44%、1.74%、1.40%、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检测15 517人,检出HBsAg阳性263人,阳性率为1.69%;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6944人,检出HBsAg阳性109人,阳性率为1.56%.女性阳性率为1.28%,男性阳性率为2.56%,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39岁平均阳性率为1.43%,4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2.74%,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作者:杨承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