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严华;陈江天;林松;董涛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各级疾控系统建设进展,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研究对策.方法 对茂名市疾控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经过三年的建设,茂名市疾控体系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工作用房基本达标,仪器设备正在接近标准,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市、县、镇三级人力资源不断优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执行公共卫生职能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各级政府对疚控体系建设认识仍未完全到位,建设投入随意性大,未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其公共职能服务能力的发展.结论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疾控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经费投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吴文锋;许桂锋;方正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有效遏制肺结核病的流行蔓延.方法 通过逐门逐户面对面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对人户登记的咳嗽咳痰多于2周并伴有其他肺结核症状的疑似病人到结防机构确诊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市入户率为92.61%,宣传率为87.61%.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11489人,结防机构门诊就诊人数较上年同期上升94.55%,发现初治涂阳病人226例、复治涂阳病人29例、初治涂阴病人943例.结论 通过面对面宣传,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显著增加[1].
作者:李积英;夏红;张军;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广西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相关工作情况,为政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全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随机抽取2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11~12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按照权重系数进行计分.结果 市级平均为84.9分,县级平均为79.6分;在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与管理方面市级好于县级;在信息疫情报告工作方面县级好于市级.结论 广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基本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但应加强疫情信息管理人员队伍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率.
作者:付志智;吴秀玲;黄丽华;邓革红;雷芝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进一步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收集2007~2008年浙江省市级和个别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评审报告中的整改项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应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基本符合项78个,问题为突出的是设施和环境条件,位居第二的是记录问题,其次是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管理问题.结论 实现实验室质量体系持续、充分、有效的运行.
作者:杨凤华;胡霞清;虞精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误区1.1 稽查科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绥化市的个别卫生监督所为了响应号召,与上级部门科室相对应,按要求设置了稽查科,并配备了人员,但稽查科仅有职数没有实质工作内容,没有真正发挥稽查的作用.
作者:郭艳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验室质量管理文件是必须遵守的法规性文件.管好质量文件,保证实验室人员避免使用无效版本,有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体现质量监督第三方的公正性、科学性,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疗废物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管理不善,将对人民群众健康及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十分重要.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确立了要在中国设区以上城市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我国在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方面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作者:赵赤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市场输配水管材、管件的卫生质量,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于2008年3~6月对南通市区范围内的建材市场、家装市场经营的给水用管材、管件的卫生状况和经营者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共查30家经营单位38个品牌59种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持有率50.85%,标签标识说明书合格率28.81%.检查发现涉水产品市场存在销售无批件产品,伪造卫生许可批件,标签标识说明书违规,经营者缺乏涉水产品卫生法规知识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加大企业和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资料信息共享系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式来规范涉水产品市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网珍;赵晓燕;吴正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那么如何控制院内感染,预防危险因素,护理管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季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卫生监督工作管理中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行政指导的管理方式在卫生监督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出其在行政管理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表明这一方式不失为卫生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施凑宝;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人口大流动和各种社会和卫生问题.近年来,闵行区户籍人口每年平均导入3.92万,流动人口每年平均导入9.66万.随着人口导入,城市原本的传染病疫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流动人口将当地的传染病带到流入地,流入地的传染病也将会影响和传染到新来的流动人口.
作者:王跃;许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重视.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实验室设施设备防护水平及实验人员的防护意识.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感染性动物实验室的潜在风险更多,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更复杂.
作者:卢选成;李晓燕;姜孟楠;武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常见的可治愈的HIV相关感染性疾病,HIV/AIDS患者发生结核病的概率是HIV阴性者的30倍;同时结核病又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大约1/3归因于结核病.
作者:游胜;凌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狂犬病流行的原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1997~2006年狂犬病相关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1)流行特征:10年中全市发生狂犬病415例,分布在辖区各县市;潜伏期短为4天,长66年;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1;20岁以下少年和60岁以上老人发病占总病人数的60.7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3.13%,学生占19.52%,学龄前儿童占13.98%,三者占发病总数的96.62%.(2)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情况:狂犬病人有66.5%未作过伤口处理,有74.22%未接种过人用狂犬疫苗.(3)伤人动物以狗为主,占94.94%.(4)犬密度及其带病毒情况:犬密度较大,通常每100人口有4~5只,多的地方每100人有犬达13只,健康犬带毒率高达13.20%~15.15%.结论 造成狂犬病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控制狂犬病要有针对性落实综合性措施,必须地方政府协调,部门联动,社会人群参与.
作者:梁炯明;卢耀娟;胡昱;刘义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鹰潭市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现状,评价项目实施及达标情况,为今后结核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结核病控制项目的 基线资料,对结核病发现、治疗和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涂阳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由项目实施初期的26.6/10万、11.3/10万、7.2/10万和53.8%上升到2005年的256.7/10万、121.2/10万、60.0/10万和89.0%.结论 鹰潭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但在病人转诊、追踪和全程督导工作上还有待加强.
作者:应潜;陈小菁;赖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安溪县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全县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安溪县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例,分布在9个乡镇,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患病率分别为0..281/10万、0.562/10万、1.028/10万;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33∶1),病例集中在0-14岁年龄组(7例),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11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3天.结论 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犬类动物管理,提高犬类动物免疫水平,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预防处置率是目前需采取的防控措施.
作者:刘金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近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制定防控对策.方法 对邹城市2004~2007年问17个镇(街)的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结果 年平均发病率8.58/10万,发病率高的是7月3.71/10万;全市17个镇(街)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北宿、大束、千泉街道、中心店四镇街,低的是平阳寺镇.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5.31/10万,女性年平均发病率为3.7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2,P<0.01).散居儿童发病高,占49.47%.结论 今后应加大学龄前儿童的细菌性痢疾防控力度,广泛宣传肠道传染病的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管理,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作者:孔德怡;刘宗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全面开展档案达标工作,达到了江苏省-级标准,提高了档案工作软硬件管理水平,推进了中心的基础建设,为今后档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宋伟;郑科;程鹄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皮肤采血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体检者静脉血,同时用采血针采集外周血,分别用两种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 检测532份样本,外周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8例,阳性率为3.38%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9例,阳性率为3.57%.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可以用皮肤采血法检测乙型表面抗原.
作者:刘京辉;张秀丽;吕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对产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事件进行控制,以减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1].它是一门系统科学,涉及包括卫生部门在内的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梁纪伟;于飞;薛爱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