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小霞;梁新初;廖树冠;刘景聪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在岗人员人事信息,从卫生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对人员的现况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年龄构成以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专业构成,防病、卫生、管理、工勤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3.9%、33.6%.23.8%和8.7%.结论 此机构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以适应需要.
作者:王红梅;刘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用于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所有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在卫生检验中,它不仅反映了测量结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定量说明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测量不确定度越小,测量结果越可靠,检测水平越高,因此实验室有必要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作者:谢达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萍乡市甲乙类传染病特征,为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萍乡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萍乡市共报告16种乙类传染病6 814例,发病率371.4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发病前五位疾病较上年度无明显变化,仍然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艾滋病已成为萍乡市传染病死亡的首位死因.结论 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淋病的监控力度,进一步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快艾滋病救治体系建设.
作者:汤伊妮;杜敏;罗清华;张春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人住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方法 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548位居民进行调查,对12位居民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新农村社区居民刷牙、洗手、单独使用毛巾等健康行为明显好于普通农村社区居民.结论 新农村社区建设未能明显提高居民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但提高了居民健康相关行为.
作者:曾伟;叶庆临;廖骏;马林;熊建华;杜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宝山区医疗机构卫生勤杂人员目前防止医院感染等职业防护状况,找出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督促医院、企业加强培训和落实其他管理措施,提高卫生勤杂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水平,减少卫生勤杂人员在医院内感染疾病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检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区16家医疗机构和他们委托的后勤服务公司及相关71名卫生勤杂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护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75%的医疗机构和86.7%的后勤服务公司建立了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并开展卫生勤杂人员防范医院感染等培训,但50%医疗机构及近35%后勤服务公司存在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卫生勤杂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不高,卫生勤杂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和职业安全防护现状堪忧.结论 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卫生勤杂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护措施及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院、公司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是减少卫生勤杂人员在医院内感染和传播疾病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利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全省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及部分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策.方法 现况调查与问卷相结合.结果 粉尘、石棉、有机溶剂及硫化氢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离岗时和石棉、硫化氢等上岗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体检率大部分较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竣工验收百分率较低,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情况.结论 可能影响当地的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应重视健全和落实相关行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健康监护的制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劳动者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尽快使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立项审批程序,给新,改、扩建项目的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马志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江苏省已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拥有一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医疗救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形式、传播方式、社会波及程度不断变化的影响,卫生部门原有的应急反应机制、职能分工、基础条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很多方面已不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要求.
作者:陈胤忠;冯向明;沈进进;徐杰;姜仁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HIV急性期感染(acute HIV infection,AHI)是指体内存在病毒但抗体尚未阳转(血清学方法尚不能检测出抗体阳性)的阶段,早于1985年由Cooper等学者提出.目前普遍认可的诊断标准是EIA(-)、确认结果(-)或可疑,加HIV-RNA水平大于50,000拷贝/毫升或P24抗原(+)[1,2].
作者:李建军;唐卫明;阎红静;钟斐;欧阳琳;还锡萍;羊海涛;赵金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粪一口传播,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d,以3~7d为常见,夏秋季多见.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16.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该病,到目前为止,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
作者:梁琦;邢济春;曹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陕西地区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主要宿主啮齿动物分布间的关系.方法 HFRS监测数据来自陕西省历年监测资料,结合生物、地理学和地貌特征分析和研究.结果 陕西自然地理划分为三大地貌区和6个啮齿动物地理区.鄂尔多斯荒漠草原、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关中盆地、秦岭山地、汉江谷地、大巴山山地病例构成分别为0.00%、8.68%、89.21%、1.84%、0.04%和0.06%.姬鼠型出血热宿主黑线姬鼠在关中盆地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关中盆地是陕西省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疫区.结论 地貌特征与汉坦病毒型别、宿主动物分布间呈显著相关.以地形、地貌特征与汉滩型出血热型别、病例分布相结合的动态观察和研究,可较好的阐明其分布、疫源地特征、流行规律和特点,为更好的制定措施控制发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新耀;杨海;颉戈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临床一线的各种器械、敷料等的消毒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乡镇卫生院供应室布局流程、工作流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现状,于2005年~2007年对24家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乡镇卫生院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和调查.
作者:陈秀雅;王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永嘉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网报系统导出永嘉县2004~2008年HIV/AIDS数据库,核对流行病学调查表,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外地流动人口为主,男女比为1.41:1,年龄集中在20~44岁人群,文化程度低,传播途径以性接触(75.38%)传播为主.结论 艾滋病流行速度加快,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同时要加大干预力度,以遏制艾滋病上升趋势.
作者:胡永卫;胡得意;章颖;虞丐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非法行医进行专项整治,加大了打击力度,取缔了大批非法行医的诊所和游医,但非法行医现象仍存在,形势不容乐观.结合工作实践及体会,就一起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案例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一些相关问题.
作者:吴烨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对疫苗的分类使用,在第二类疫苗的推广使用中,出现了诸如疫苗质量、接种对象界定等管理问题,并存在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潜在影响,鉴于此,通过对第二类疫苗经济属性的分析,以探索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作者:倪进东;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从鼠肺中获得汉坦病毒分离株并进行基因鉴定与分型,为地区分离株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用Vero-E6细胞分离病毒,进行荧光和RT-PCR鉴定,之后对目的 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从褐家鼠鼠肺中分离到一株汉坦病毒,编号SC106.用汉城型(SEO)汉坦病毒M基因特异性引物检测得到预计大小的片段,此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SC106与SEO型参考毒株的同源性较高,均在94%以上;与汉滩型(HTN)参考毒株的同源性较低,均在67%以下.进化树分析表明SC106位于SEO型所在的支系.结论 SC106为SEO型汉坦病毒.
作者:刘彦成;陈淑红;陈露菲;王开利;张静;李冀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对控制甲肝的长期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效果.方法 从1992年开始,在全市1~14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坚持先试点再推广,依靠政策引导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自1996年开始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满周岁儿童常规免疫.应用FLISA法进行血清学免疫效果检测甲肝抗-HAVlgG,收集潍坊市1992~2007年历年的甲肝疫苗接种资料、1959年以来甲肝疫情资料、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免疫学效果随访检测资料,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1992~2007年全市共接种甲肝疫苗3 281 800余人份,其中1992年1~14岁儿童接种率只有0.72%,之后逐年提高,1999年达到86.17%,2001年之后均超过90%,满周岁儿童接种率达95%以上.接种疫苗后甲肝发病率快速下降,全人群报告发病率由1992年的25.96/10万下降到1994年的6.38/10万,2002年以后已连续6年控制在1/10万以下,彻底改变了甲肝在潍坊市的流行发病规律,1~14岁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5).自1993~2007年全市共减少甲肝发病31 963人,1999年与2006年调查1~14岁儿童甲肝抗-HAVlgG的阳性率分别为88.46%和86.56%,与1989年相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人群抗体阳性率亦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开展1~14岁人群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并把满周岁儿童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具有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效果,安全性良好.规范和加强疫苗接种的监督管理,强化政府职能是落实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策略的重要措施.
作者:秦保生;孙永波;周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监管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医疗机构内部原未重视的违法情况逐步暴露.对2005~2007年济南市医疗机构因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而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各类医疗机构违法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类型、缘由,分析探讨监管对策,以期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作者:王孜;于永齐;王玉亮;杨继军;李静;艾蕾;陈伟;杜欣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全面了解防城港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用人单位管理措施不到位,2003~2007年职业健康体检率平均为上岗前8.40%,在岗7.71%,离岗时0%,建挡率8.68%.结论 防城港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培训、监督执法力度,争取政府重视,部门配合,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严小霞;梁新初;廖树冠;刘景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区镇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微生物的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区镇水厂19家,调查水处理工艺卫生现状,采集各家水厂的原水和出厂水各19份,分别检测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结果 19家水厂均采用常规净化工艺;19份出厂水的浊度检测均值为0.34 NTU,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的检测均值均为0,各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净化前后水样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去除率分别为62.6%~98.5%、99.6%~100%、100%.结论 深圳区镇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微生物的净化效果较好.
作者:张志诚;李永浩;余淑苑;冯锦妹;王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切实有效地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支持力度,谷城县以2004年启动的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和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实施入手,充分发挥多部门协作的优势,帮助全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养殖、种植、建沼气等生产自救活动,建立社区关怀网络,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庭提供心理关怀和家庭护理服务,艾滋病患者的关怀支持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廖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