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诚
目的 分析南宁市三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今后类似案件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三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起案件均为因致病菌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件.结论 根据南宁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案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施向东;刘晓军;梁惠宁;沈爱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现状、人力、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能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发现该中心存在基本建设有待改善,人员编制不足,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等问题.提出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改善基本设施,统筹规划,增加疾病控制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购买仪器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作者:闫革彬;张建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惠山区餐饮单位餐具洗消情况,以加强平时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我们对全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的洗涮、消毒、保洁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陈德坤;薛芳;曹月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和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黑龙江省实施以来,项目监测、干预工作覆盖面逐渐增加,宣传资料覆盖人群和地区更加广泛.在政策开发、机构能力建设、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治疗、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关怀与支持、安全套推广、项目督导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项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作者:张叶莉;金慧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本地市场白酒卫生状况,收集2002~2006年县卫生监督所采样送检和厂家委托检测样品共计442份, 依据GB/T5009.48-2003对白酒的甲醇、杂醇油、乙醇、铅、锰、氰化物6项指标进行检验, 根据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评价.本地产样品261份,合格221份,合格率84.7%;外地产样品181份,合格181份,合格率100%.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关键环节和产品的监督监测;白酒企业应逐步推行HACCP和GMP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李家学;盛月红;张道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医者的职责,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治疗手段.因此,医院应充分发挥其场地优势,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做健康促进工作的排头兵,并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作者:秦坤林;梅丽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7月13日,十堰市某工地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中毒人数为26人,经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引起食物中毒.患者经过抗菌、解毒、护胃治疗后症状缓解、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调查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高景枝;郑向梅;王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针对生物恐怖及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等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建立及时准确、经济高效的监测报告系统,早期发现和监测疾病,可减轻对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损害,减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稳定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十分必要[1、2].
作者:徐韬;白杉;范晨阳;蔡文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定天津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复习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指标权重赋值法.结果 初步建立了包含5个维度、28个一级指标和88个二级指标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张文生;张之伦;周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概念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P.Tom linson于1963年首次提出,并在加拿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1].随后,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德国等国相继建立了许多GIS实验室.
作者:杨德平;刘永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不仅是发放卫生许可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卫生许可证管理及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餐饮业为例,依据<吉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结合卫生许可审查工作体会,对卫生许可申请材料审查要点进行分析,以利于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丽君;姜晓燕;张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宜兴市乡镇防保机构队伍状况,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探索新时期机构及人员整合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06年年鉴资料及相关报表,重点对中心所和基层所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中心所与基层所相比人员各方面素质有差异.结论 改善基层防保所人员素质,一方面靠用人机制、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进行机构整合.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100多家企业的劳动卫生抽样调查,基本上掌握了全市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调查发现职业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缺陷是: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未得到有效实施、政府尚没有足够的力度把职业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监督与服务协调不够顺畅.因此,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使佛山市职业病年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突发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逐年下降,年矽肺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并逐步杜绝矽肺病新发病例.
作者:卢厚汉;谢迎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小麦及其制品安全监管,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方法 鹤壁市政府牵头,监管部门分段对小麦及其制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研究.结果 经4年研究、创建了本地特色的食品安全法规文件、标准、组织管理、检验检测、企业信用、监管队伍、培训、评价等体系,形成了小麦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链条监管模式.结论 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链条监管模式,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提高了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的产品质量,保证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安全.
作者:PEI Bao-he;李金学;董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长春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4年病人发现工作.方法 根据2003~2006年全市项目季报、月报,对病人发现工作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2003~2006年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7 030例,其中涂阳11 533例,初治涂阳8 537例,分别是项目实施前4年总和的1.34(17 030/12 699)、2.01(11 533/5 739)、1.67(8 537/5 106)倍,新涂阳登记率(16.68/10万、22.10/10万、36.52/10万、41.57/10万)、涂阳登记率(30.80/10万、33.34/10万、46.13/万、48.64/万)逐年升高.结论 项目实施后病人发现工作有显著成效.
作者:李晓坤;张跃梅;赵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的调查和运输车辆食品运输污染事件的原因、性质、种类进行分析,为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车站报告和现场勘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年7月5日至2007年11月3日间,在长春、四平、梅河口车站连续出现3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件,并对其进行了处理.结论 应加强对铁路食品运输的卫生监督工作,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
作者:李亚军;刘锐;霍洪丽;张玉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准确掌握乌鲁木齐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对鞋厂车间空气进行监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对苯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的外周血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车间等影响因素,以确定影响外周血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苯暴露组WBC、RBC以及HGB等的异常率增加,低浓度苯暴露组RBC异常率与HGB异常率增加,不同性别RBC与HGB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与男性相比,苯暴露对女性的RBC、HGB损害更大.
作者:郭颖燕;沈心钿;陈兆进;林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西平原边沿,辖6县(市、区),幅员面积约5 952平方公里,人口380余万.具有优越的农、副、畜牧业等食品生产加工地理环境.据2007年报表统计,全市城乡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3万户,食品从业人员约19.17万人.其中,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单位约1.61万户,占75.59%,食品从业人员约9.63万人,占50.2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村镇农家乐、坝坝宴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朱飞;谢轲;唐中华;王显;刘锵;贾新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吉林市保健食品市场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对抽取的35家保健食品经销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索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卫生许可证无证率为5.71%,从业人员健康证无证率为4.67%,保健食品标识和说明书不合格率为7.61%,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不合格率为36.96%,保健食品索证情况不合格率为13.86%.结论 保健食品市场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作者:李瑞;李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