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丹
目的 总结南汇区2000~2005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及流行状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全区该段时间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及重点人群监测结果.结果 2000~2005年南汇区共监测101 729人份血清,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例,其中经性传播及血液传播者均占45.5%(5/11).结论 南汇区处在艾滋病的低感染阶段,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尤其是共用注射器吸毒,同时应加强控制性传播,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许磊;黄星;朱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拱墅区属传统的工业区,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从业人数迅速增多.同时,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使职业危害因素日益增多,职业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掌握该区职业卫生现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组织开展了这次调查.
作者:陈卫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卫生监督机构经受了抗击非典与禽流感的考验之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卫生安全形势.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是立足之本.为了增强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及有效性,为了完成艰巨繁重的监督任务,必须要提高卫生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队伍建设,本文就增强卫生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执法能力谈点意见.
作者:周汉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特征及其效应.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投入基本资料,从专项经费、房屋设施投入、仪器设备投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经费等方面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及效应.结果 与2002年相比,2005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各项投入中,专项防治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增长率分别为121.7%、440.0%、724.0%,年度间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而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增长率为43.3%、35.3%,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占机构正常经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48.3%下降到2005年的39.4%.结论 2002~2005年,政府投入更侧重专项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而对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相对薄弱.
作者: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锦州市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现状,监督指导处理水质,为有效的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抽取市区游泳池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292份水样,总合格率67.12%.其中浅水区合格率60.49%,深水区合格率75.38%.浅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0.29,P<0.01;x2=15.06,P<0.01).深水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9.80,P<0.05;x2=11.23,P<0.01).浅、深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7,P<0.05;x2=10.06,P<0.05).结论 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细菌总数超标较大肠菌群严重,深水区微生物污染情况略好于浅水区.
作者:何永刚;冯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追溯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感染来源.方法 查阅死者治疗和检验记录以确定诊断结果,对死者家属、朋友、有接触记录的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血液、咽拭子检测和医学观察,对死者生前的活动场所进行外环境自然调查等,追溯死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对124名接触者进行采样和医学观察,经14天留院观察,排除他们感染人禽流感,无续发病例报告,也没有找到感染的真正来源.结论 死者是广州市和广东省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死亡病例,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助、信息共享、跨区域性合作的经验对今后的传染病溯源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张瑞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该文旨在探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为后期人力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学历、学位、职称和年龄等指标,使用TOPSIS法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结果 实现了对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卫生人力素质的综合评价,7个CDC中,第1、2、6、7排序相同,排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该文探询了两种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初步确定了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中的两种研究方法.
作者:程锦泉;钟文明;宇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极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暴发与流行,造成学生缺课、落课.北京市东城区在做好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同时,重视水痘预防工作,采取措施使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邹艳杰;黄浑;刘君;闫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卫生防病信息网络在2004~2005年接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05年接报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8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2004年事件主要发生在市内6区(18起),而2005年则集中在滨海3区(22起),事件时间分布高度分散,规模分布均以累及人数小于5人为多,报告主体分布无显著变化,学校事件报告数增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周萍;张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金华市卫生局通过加大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打击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加强保健食品知识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违法生产经营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在监管过程中,仍发现一些违法行为.
作者:周沭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职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素质好、效率高的公共卫生队伍,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武汉市卫生局于2006年初下发了《关于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公共卫生科的意见》(武卫[2006]60号),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公共卫生科活动,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到2008年底,完成房屋建设、基本设施齐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保障机制健全的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工作目标.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年在岗人员数量基本资料,进行人力数量不同级别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 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量略有下降,专业站(所)人员数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东部增加,西部减少.
作者:陆耀良;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是卫生行政许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许可项目表述不准确或含义模糊,就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有时可能因许可项目的内涵界定模糊,客观上给少数超越实际卫生条件或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者带来可乘之机.
作者:柳开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2年~2005年各样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财政支出数据资料,进行各指标间的对比和年度间的分析.结果 显示与地区GDP的稳定增长相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不稳定,平均低于GDP的增长,而只在2003年有短暂的提高.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和地区财政支出比例来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作者: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固定资产因其有形和价值不菲一直在管理者的关注范围,又因其固定且变化缓慢而不常为管理者津津乐道.然而,较之环境、技术、信息、市场和制度诸因素,固定资产因其长期运转和服务稳定,在管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固定资产与看不见、摸不着、有影无形、有道无痕的企业文化等并驾齐驱,成为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行内已经是一致的共识.
作者:万青华;梁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面对各种挑战,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业务建设仍是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求的决定因素,是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占主导地位.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业务建设.
作者:方友春;唐一清;倪晓慧;卜丽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呼叫中心是运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把电话、传真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将通信信号自动转变成语音应答模式的系统.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3年初,为适应来自社会各界的关于非典型肺炎等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健康方面的咨询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并使用了这一系统,在非典期间及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各种信息服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和完善,已基本上达到了电话咨询自动语音应答的设计要求,改变了传统的咨询服务方式,规范了咨询内容,提高了咨询工作的效率.
作者:闫海;王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订正疫情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2001~2005年的性病报告病例数为32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分布:工人和干部职员发病占第一位.结论 邹城市应提高对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强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露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人力结构基本资料,从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四个维度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 显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初、中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以预防医学和非预防专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主.
作者: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