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锦泉;钟文明;宇传华
目的 探讨如何追溯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感染来源.方法 查阅死者治疗和检验记录以确定诊断结果,对死者家属、朋友、有接触记录的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血液、咽拭子检测和医学观察,对死者生前的活动场所进行外环境自然调查等,追溯死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对124名接触者进行采样和医学观察,经14天留院观察,排除他们感染人禽流感,无续发病例报告,也没有找到感染的真正来源.结论 死者是广州市和广东省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死亡病例,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助、信息共享、跨区域性合作的经验对今后的传染病溯源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张瑞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人力结构基本资料,从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四个维度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 显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初、中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以预防医学和非预防专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主.
作者: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流动特征情况.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基本资料,从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四个维度对流动人员构成进行描述,同时借鉴人力素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现有人力和流动人员素质综合得分评价.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人力素质综合得分为5.05,而新进人员和流出人员的素质综合得分分别为5.32、4.67.新进人员以高学历、低职称为主,专业化程度更高.结论 研究表明,2002~2005年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呈现的低素质人员流出,高素质人员流入的良好态势;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流动人员特征也趋于优化.
作者:汪华;于竞进;苏海军;于明珠;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1]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建议将本指南与其它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程序、指南及相关的资源、资产和事件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并相互补充,并不是替代现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及行动计划.
作者:李克莉;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卫生防病信息网络在2004~2005年接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05年接报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8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2004年事件主要发生在市内6区(18起),而2005年则集中在滨海3区(22起),事件时间分布高度分散,规模分布均以累及人数小于5人为多,报告主体分布无显著变化,学校事件报告数增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周萍;张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年在岗人员数量基本资料,进行人力数量不同级别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 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量略有下降,专业站(所)人员数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东部增加,西部减少.
作者:陆耀良;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南汇区2000~2005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及流行状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全区该段时间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及重点人群监测结果.结果 2000~2005年南汇区共监测101 729人份血清,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例,其中经性传播及血液传播者均占45.5%(5/11).结论 南汇区处在艾滋病的低感染阶段,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尤其是共用注射器吸毒,同时应加强控制性传播,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许磊;黄星;朱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在国家卫生部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理顺和完善了卫生监督体制,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
作者:张辉;胡小华;李锋;袁正泉;周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国目前寄生虫病专业的科研、防治与教学人才是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从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才问题等方面论述寄生虫病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张敏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是卫生行政许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许可项目表述不准确或含义模糊,就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有时可能因许可项目的内涵界定模糊,客观上给少数超越实际卫生条件或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者带来可乘之机.
作者:柳开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用工方式的多样化,职业病危害呈现出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趋势.为全面掌握辖区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健康监护工作现状,于2005年9月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赵连;姜红梅;于瑾珊;郑成彬;刘金英;薛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送快餐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用餐方式,特别是在外资企业和学校中已占有相当比例.目前,无锡市外送快餐的日供应量已超过20万份,具有一定规模的外送快餐生产经营企业已逾150余家,且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作者: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特征及其效应.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投入基本资料,从专项经费、房屋设施投入、仪器设备投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经费等方面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及效应.结果 与2002年相比,2005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各项投入中,专项防治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增长率分别为121.7%、440.0%、724.0%,年度间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而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增长率为43.3%、35.3%,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占机构正常经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48.3%下降到2005年的39.4%.结论 2002~2005年,政府投入更侧重专项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而对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相对薄弱.
作者: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核事故和放射性突发事件作为比较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核事故和放射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脆弱性分析,将有助于建立健全核事故和放射性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对核事故、放射源事故及其它放射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展核事故和放射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徐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出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权限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基于角色分类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式.结果 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权限管理的需求.结论 基于角色分类的权限管理模式可广泛适用于类似的基于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韩宏;樊秀娥;王京萍;张英杰;杨洋;王松旺;杨功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2年~2005年各样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财政支出数据资料,进行各指标间的对比和年度间的分析.结果 显示与地区GDP的稳定增长相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不稳定,平均低于GDP的增长,而只在2003年有短暂的提高.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和地区财政支出比例来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作者: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推进青岛开发区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消除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隐患,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于2005年8月对青岛开发区32家三资企业的46个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闫香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锦州市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现状,监督指导处理水质,为有效的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抽取市区游泳池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292份水样,总合格率67.12%.其中浅水区合格率60.49%,深水区合格率75.38%.浅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0.29,P<0.01;x2=15.06,P<0.01).深水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9.80,P<0.05;x2=11.23,P<0.01).浅、深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7,P<0.05;x2=10.06,P<0.05).结论 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细菌总数超标较大肠菌群严重,深水区微生物污染情况略好于浅水区.
作者:何永刚;冯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根据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评审标准要求,获证实验室必须接受管理机构组织的监督评审及复评审.由于这项工作覆盖面广、要求高,关于评审前的准备工作[1]及现场评审应注意的问题[2]等方面文章也时有出现,而编制好迎接评审的准备计划对实验室日常管理及顺利通过现场评审更为重要,现以实验室复评审为例讨论如何编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现场评审准备计划.
作者:夏铁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从食物中毒报告法律执行情况,食物中毒的报告标准、时限、途径和完整性以及漏报情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食物中毒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食物中毒报告的五点建议:(1)完善食物中毒报告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进行食物中毒报告;(2)明晰责任,各负其职;(3)横向联动,纵向响应,条块结合;(4)进一步规范报告程序,健全常规报告体系;(5)整合资源,网络共享.
作者:李海麟;樊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