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樊秀娥;王京萍;张英杰;杨洋;王松旺;杨功焕
卫生监督机构经受了抗击非典与禽流感的考验之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卫生安全形势.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是立足之本.为了增强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及有效性,为了完成艰巨繁重的监督任务,必须要提高卫生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队伍建设,本文就增强卫生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执法能力谈点意见.
作者:周汉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1~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财政投入、服务收入、上级补助和其他投入等不同渠道的经费情况,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上升,服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比例基本不变.但是,服务收入的比例仍超过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在50%以上,服务收人仍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收入渠道.
作者: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订正疫情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2001~2005年的性病报告病例数为32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分布:工人和干部职员发病占第一位.结论 邹城市应提高对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强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露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从食物中毒报告法律执行情况,食物中毒的报告标准、时限、途径和完整性以及漏报情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食物中毒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食物中毒报告的五点建议:(1)完善食物中毒报告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进行食物中毒报告;(2)明晰责任,各负其职;(3)横向联动,纵向响应,条块结合;(4)进一步规范报告程序,健全常规报告体系;(5)整合资源,网络共享.
作者:李海麟;樊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职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素质好、效率高的公共卫生队伍,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武汉市卫生局于2006年初下发了《关于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公共卫生科的意见》(武卫[2006]60号),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公共卫生科活动,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到2008年底,完成房屋建设、基本设施齐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保障机制健全的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工作目标.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血压治疗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其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新发高血压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2],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且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3],其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险的目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武虹;李凯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1世纪初,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困境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公共职能偏废.通过三年体系建设,这一困境有所改善,但公共职能偏废的形成机制仍然尚未阻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作者: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姜庆五;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是卫生行政许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许可项目表述不准确或含义模糊,就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有时可能因许可项目的内涵界定模糊,客观上给少数超越实际卫生条件或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者带来可乘之机.
作者:柳开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国债项目投入资料,包括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结果 显示三年间政府通过国债项目向疾病预防控制样本机构投入了16.72亿元的国债资金,投入更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投入方式上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同时由于一定比例的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给地方政府和单位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
作者: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固定资产因其有形和价值不菲一直在管理者的关注范围,又因其固定且变化缓慢而不常为管理者津津乐道.然而,较之环境、技术、信息、市场和制度诸因素,固定资产因其长期运转和服务稳定,在管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固定资产与看不见、摸不着、有影无形、有道无痕的企业文化等并驾齐驱,成为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行内已经是一致的共识.
作者:万青华;梁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2年~2005年各样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财政支出数据资料,进行各指标间的对比和年度间的分析.结果 显示与地区GDP的稳定增长相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不稳定,平均低于GDP的增长,而只在2003年有短暂的提高.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和地区财政支出比例来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作者: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特征及其效应.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投入基本资料,从专项经费、房屋设施投入、仪器设备投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经费等方面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及效应.结果 与2002年相比,2005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各项投入中,专项防治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增长率分别为121.7%、440.0%、724.0%,年度间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而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增长率为43.3%、35.3%,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占机构正常经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48.3%下降到2005年的39.4%.结论 2002~2005年,政府投入更侧重专项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而对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相对薄弱.
作者: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的工作质量,对19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常觉人;陶跃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以便采取科学防制措施,遏制全市狂犬病疫情上升趋势.方法 收集疫情、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全市共发生狂犬病20例,分布于观海卫、逍林等12个镇(街道),其中观海卫镇发病数高,达5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0%.20例病人中以0~9岁儿童及30~39岁青壮年农民居多,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局部伤口未处理的占多数,占80%,未注射狂犬病疫苗17例,占85%,注射过疫苗的3例,且均未全程注射,也均未联合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要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严格执行养犬规定,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犬伤门诊和疫苗供应.
作者:叶建杰;施南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国目前寄生虫病专业的科研、防治与教学人才是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从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才问题等方面论述寄生虫病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张敏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全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1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县人口,外来人口集聚的经济开发区发病率高.3~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率占前两位的是农民工、散居儿童.发病成双峰型,<1岁和<15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1.61%.男女发病比例为1.56∶1.结论 邹平县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建议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对外来务工人员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锦州市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现状,监督指导处理水质,为有效的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抽取市区游泳池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292份水样,总合格率67.12%.其中浅水区合格率60.49%,深水区合格率75.38%.浅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0.29,P<0.01;x2=15.06,P<0.01).深水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9.80,P<0.05;x2=11.23,P<0.01).浅、深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7,P<0.05;x2=10.06,P<0.05).结论 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细菌总数超标较大肠菌群严重,深水区微生物污染情况略好于浅水区.
作者:何永刚;冯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报告合格率、漏报率、审核合格率及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对东城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死因报告合格率90.34%,全国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9.10%[4].平均报告天数3.53天,审核合格率为99.62%,漏报率为6.4%,编码错误率为15.94%.结论 死亡病例网上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存在主要问题为医疗机构死因编码质量较低,培训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赵丽英;翟力军;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面对各种挑战,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业务建设仍是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求的决定因素,是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占主导地位.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业务建设.
作者:方友春;唐一清;倪晓慧;卜丽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