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王秀兰

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 掌握全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邹平县2001~2005年麻疹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1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县人口,外来人口集聚的经济开发区发病率高.3~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率占前两位的是农民工、散居儿童.发病成双峰型,<1岁和<15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1.61%.男女发病比例为1.56∶1.结论 邹平县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建议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对外来务工人员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公共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 该文旨在探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为后期人力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学历、学位、职称和年龄等指标,使用TOPSIS法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结果 实现了对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卫生人力素质的综合评价,7个CDC中,第1、2、6、7排序相同,排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该文探询了两种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初步确定了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中的两种研究方法.

    作者:程锦泉;钟文明;宇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5年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 对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报告合格率、漏报率、审核合格率及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对东城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死因报告合格率90.34%,全国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9.10%[4].平均报告天数3.53天,审核合格率为99.62%,漏报率为6.4%,编码错误率为15.94%.结论 死亡病例网上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存在主要问题为医疗机构死因编码质量较低,培训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赵丽英;翟力军;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表述探讨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是卫生行政许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许可项目表述不准确或含义模糊,就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有时可能因许可项目的内涵界定模糊,客观上给少数超越实际卫生条件或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者带来可乘之机.

    作者:柳开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1]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建议将本指南与其它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程序、指南及相关的资源、资产和事件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并相互补充,并不是替代现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及行动计划.

    作者:李克莉;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机制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2年~2005年各样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地区财政支出数据资料,进行各指标间的对比和年度间的分析.结果 显示与地区GDP的稳定增长相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不稳定,平均低于GDP的增长,而只在2003年有短暂的提高.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和地区财政支出比例来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作者: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同渠道经费比例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1~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财政投入、服务收入、上级补助和其他投入等不同渠道的经费情况,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上升,服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比例基本不变.但是,服务收入的比例仍超过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在50%以上,服务收人仍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收入渠道.

    作者: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1~2005年锦州市游泳池水微生物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锦州市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现状,监督指导处理水质,为有效的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抽取市区游泳池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292份水样,总合格率67.12%.其中浅水区合格率60.49%,深水区合格率75.38%.浅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0.29,P<0.01;x2=15.06,P<0.01).深水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9.80,P<0.05;x2=11.23,P<0.01).浅、深水区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7,P<0.05;x2=10.06,P<0.05).结论 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细菌总数超标较大肠菌群严重,深水区微生物污染情况略好于浅水区.

    作者:何永刚;冯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在国家卫生部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理顺和完善了卫生监督体制,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

    作者:张辉;胡小华;李锋;袁正泉;周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业务建设

    面对各种挑战,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业务建设仍是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求的决定因素,是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占主导地位.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业务建设.

    作者:方友春;唐一清;倪晓慧;卜丽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慈溪市2004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以便采取科学防制措施,遏制全市狂犬病疫情上升趋势.方法 收集疫情、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全市共发生狂犬病20例,分布于观海卫、逍林等12个镇(街道),其中观海卫镇发病数高,达5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0%.20例病人中以0~9岁儿童及30~39岁青壮年农民居多,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局部伤口未处理的占多数,占80%,未注射狂犬病疫苗17例,占85%,注射过疫苗的3例,且均未全程注射,也均未联合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要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严格执行养犬规定,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犬伤门诊和疫苗供应.

    作者:叶建杰;施南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天津市2004~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卫生防病信息网络在2004~2005年接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05年接报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8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2004年事件主要发生在市内6区(18起),而2005年则集中在滨海3区(22起),事件时间分布高度分散,规模分布均以累及人数小于5人为多,报告主体分布无显著变化,学校事件报告数增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周萍;张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2~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国债项目投入特征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国债项目投入资料,包括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结果 显示三年间政府通过国债项目向疾病预防控制样本机构投入了16.72亿元的国债资金,投入更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投入方式上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同时由于一定比例的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给地方政府和单位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

    作者: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订正疫情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2001~2005年的性病报告病例数为32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分布:工人和干部职员发病占第一位.结论 邹城市应提高对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强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露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结构现状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人力结构基本资料,从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四个维度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 显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初、中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以预防医学和非预防专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主.

    作者: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宁波市镇海区1 087例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1 087例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镇海区1985~2005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05年宁波市镇海区伤寒的发病率为144.56/10万,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高于中国内陆地区;伤寒发病主要集中在2~5月份,工人发病多,20~39岁发病率高,占全部的65.13%.结论 宁波市镇海区伤寒疫情常年均有发生,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董选军;胡依红;丁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智能化系统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应用

    1 背景2003年,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1.8亿元扩建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并纳入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扩建项目征地29 000m2,新建23 000m2,用于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天津市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扩建后的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总占地面积42 000m2,总建筑面积39 000m2.

    作者:刘军;况丹;冯鹤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创建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职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素质好、效率高的公共卫生队伍,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武汉市卫生局于2006年初下发了《关于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公共卫生科的意见》(武卫[2006]60号),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公共卫生科活动,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到2008年底,完成房屋建设、基本设施齐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保障机制健全的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工作目标.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改进及相关问题之我见

    自2004年1月起全国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因系统设计的先进而带来的报告及时性、正确性的提高有目共睹,这一构想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邮寄卡片、人工录卡、统计而引起统计的滞后,并为及时发现、处理各种传染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以及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本文仅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至今而暴露出的问题或者不足,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王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研究

    目的 提出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权限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基于角色分类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式.结果 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权限管理的需求.结论 基于角色分类的权限管理模式可广泛适用于类似的基于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韩宏;樊秀娥;王京萍;张英杰;杨洋;王松旺;杨功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