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表述探讨

柳开斌

关键词:卫生许可证, 许可项目, 食品生产经营者, 经营活动, 卫生行政许可, 卫生行政部门, 许可范围, 卫生条件, 内涵界定, 模糊, 活动者, 监督
摘要: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是卫生行政许可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许可项目表述不准确或含义模糊,就不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有时可能因许可项目的内涵界定模糊,客观上给少数超越实际卫生条件或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者带来可乘之机.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车达干酪生产企业HACCP管理体系的建立

    干酪是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1].干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钠、钾、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2].

    作者:李宏海;李瑞松;吴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2~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流动特征分析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流动特征情况.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基本资料,从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四个维度对流动人员构成进行描述,同时借鉴人力素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现有人力和流动人员素质综合得分评价.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人力素质综合得分为5.05,而新进人员和流出人员的素质综合得分分别为5.32、4.67.新进人员以高学历、低职称为主,专业化程度更高.结论 研究表明,2002~2005年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呈现的低素质人员流出,高素质人员流入的良好态势;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流动人员特征也趋于优化.

    作者:汪华;于竞进;苏海军;于明珠;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订正疫情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2001~2005年的性病报告病例数为32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分布:工人和干部职员发病占第一位.结论 邹城市应提高对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强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露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年建设前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规模的比较研究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年在岗人员数量基本资料,进行人力数量不同级别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 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量略有下降,专业站(所)人员数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东部增加,西部减少.

    作者:陆耀良;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天津市2004~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卫生防病信息网络在2004~2005年接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05年接报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8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2004年事件主要发生在市内6区(18起),而2005年则集中在滨海3区(22起),事件时间分布高度分散,规模分布均以累及人数小于5人为多,报告主体分布无显著变化,学校事件报告数增高.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周萍;张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初探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2月28建所以来,着力打造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将其视为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姜堰市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特征;实践和探索出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出适宜的载体;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吴光明;张子平;姜瑞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论食物中毒报告的规范化

    本文从食物中毒报告法律执行情况,食物中毒的报告标准、时限、途径和完整性以及漏报情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食物中毒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食物中毒报告的五点建议:(1)完善食物中毒报告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进行食物中毒报告;(2)明晰责任,各负其职;(3)横向联动,纵向响应,条块结合;(4)进一步规范报告程序,健全常规报告体系;(5)整合资源,网络共享.

    作者:李海麟;樊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同渠道经费比例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1~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财政投入、服务收入、上级补助和其他投入等不同渠道的经费情况,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上升,服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比例基本不变.但是,服务收入的比例仍超过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在50%以上,服务收人仍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收入渠道.

    作者: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研究

    目的 提出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权限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基于角色分类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式.结果 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权限管理的需求.结论 基于角色分类的权限管理模式可广泛适用于类似的基于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韩宏;樊秀娥;王京萍;张英杰;杨洋;王松旺;杨功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杭州市拱墅区区属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拱墅区属传统的工业区,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从业人数迅速增多.同时,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使职业危害因素日益增多,职业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掌握该区职业卫生现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组织开展了这次调查.

    作者:陈卫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青岛开发区企业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推进青岛开发区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消除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隐患,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于2005年8月对青岛开发区32家三资企业的46个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闫香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困境和改革要求

    21世纪初,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困境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公共职能偏废.通过三年体系建设,这一困境有所改善,但公共职能偏废的形成机制仍然尚未阻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作者: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姜庆五;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怀远县2004~2005年19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分析

    为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的工作质量,对19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常觉人;陶跃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 该文旨在探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为后期人力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学历、学位、职称和年龄等指标,使用TOPSIS法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结果 实现了对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卫生人力素质的综合评价,7个CDC中,第1、2、6、7排序相同,排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该文探询了两种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初步确定了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中的两种研究方法.

    作者:程锦泉;钟文明;宇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和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对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系统调查,并汇总、整汇、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有3 018个村级防保机构,防保人员3 065人.每个行政村平均有0.94个防保人员,每个自然村0.6个防保人员;高中以下学历占63.82%,中专学历占32.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75%;无职称占51.35%,初级职称31.42%,中级职称17.0%,高级0.23%;50岁以上占31.8%.结论 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人员整体学历偏低,职称偏低,急需结合体制改革,挖掘现有防保人员潜力,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引进部分紧缺人才;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每个行政村至少配置一名专职防保人员.

    作者:樊江花;李荣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1]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建议将本指南与其它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程序、指南及相关的资源、资产和事件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并相互补充,并不是替代现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及行动计划.

    作者:李克莉;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于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的思考

    卫生监督机构经受了抗击非典与禽流感的考验之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卫生安全形势.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是立足之本.为了增强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及有效性,为了完成艰巨繁重的监督任务,必须要提高卫生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队伍建设,本文就增强卫生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执法能力谈点意见.

    作者:周汉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宁波市镇海区1 087例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1 087例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镇海区1985~2005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05年宁波市镇海区伤寒的发病率为144.56/10万,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高于中国内陆地区;伤寒发病主要集中在2~5月份,工人发病多,20~39岁发病率高,占全部的65.13%.结论 宁波市镇海区伤寒疫情常年均有发生,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董选军;胡依红;丁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预防水痘在托幼机构学校暴发与流行的措施

    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极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暴发与流行,造成学生缺课、落课.北京市东城区在做好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同时,重视水痘预防工作,采取措施使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邹艳杰;黄浑;刘君;闫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