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年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杨智民;李玉兰;卢建凌;高锦辉;张泽平

关键词:医疗机构, 放射卫生监督, 结果与分析
摘要:通过对全省涉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的57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对策,以提高全省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水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06年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通过对全省涉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的57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对策,以提高全省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水平.

    作者:杨智民;李玉兰;卢建凌;高锦辉;张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卫生监督中的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是卫生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权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对于行政强制没有形成较一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规范.在卫生行政法律法规中对行政强制权设置不够明确,执行时发现没有可遵循的强制执行程序,这就迫使执法人员只能通过摸索来执行行政强制,这就会造成一定负面效果:一方面,执法人员为了避免违法执法而畏首畏尾,进而减弱了行政强制的强制力,降低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执法人员过于追求行政强制效果,势必会造成对相对人合法利益的侵犯,行政强制执行的合法性也没有保障.

    作者:陈雄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疾病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探讨

    由于疾病控制实验室检测项目多、范围广、专业分类多,样品种类复杂,功能和工作内容各不相同,病原菌的检验工作初往往在这些实验室里进行,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具有高度危险性,同时采集患者的各类标本过程,也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的机会.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与疫情应急预案研究

    急性传染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与预警是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传染病监测系统整合与统一,综合利用监测信息,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及目的,现将课题内容摘要如下.

    作者:许国章;董红军;水黎明;肖国兵;周爱明;王海波;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卫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研究

    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行政执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测实验室日常监督机制的控制点

    日常监督是实验室控制检测活动及结果质量环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的一种补充,作为实验室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是通过质量网络监督系统,把握检测活动或各种服务诸多要素和环节控制点,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其运行中的问题,达到满足内外环境变化时的适应性,进而以一体化的形式实现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和改进,确保检测活动及结果的质量.

    作者:朱晨光;黄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青岛市1956~2005年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对策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对青岛市1956~2005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导致学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及其规律,为预防和控制发生学生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作者:于维青;董淑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622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通过对辽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5年622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的分析,找出辽源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对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作者:张恽;李欣欣;王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闵行区建设健康城区和安全社区工作探讨

    2006年~2008年闵行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中把安全社区的创建作为定向建设项目,虹桥镇、梅陇镇、古美街道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的实践.通过健康城区和安全社区工作开展的理论比较,安全社区创建的政策支持,闵行区伤害发生情况的分析及目前开展工作的介绍等,得出安全社区创建和健康城区的管理同步实施,使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安全社区的创建应该是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文小舟;陈景龙;白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5年赣榆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及对策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是由汉坦病毒(以下简称H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1972年赣榆县首次发现并报告EHF后,EHF流行强度不断增高,疫区范围不断扩大,高流行年份1986年曾达到100.42/10万,赣榆县已成为江苏省高发地区.

    作者:李大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卫生部在总结国内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基础上,从有利于食品卫生安全、有利于调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管理的积极性和规范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行为,根据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现状推出的一种全新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

    作者:顾聪;闫建民;李雨;牛芗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也谈非法行医和非法行医罪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06年第22卷第3期刊登了林伟先生所著<谈非法行医违法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一文,该文对非法行医违法、犯罪等概念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该文混淆了违法和犯罪的本质区别,扩大了非法行医罪的犯罪圈,而且和文中所述案件处理过程中怠于履行法定职责,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冯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卫生行政执法中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分析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责任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作者:石福增;梁淑英;王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提高卫生预防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已逐步被广大预防工作者所接受,继续教育是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加快对在职或成年人进行以知识更新为目的的再教育,就目前继续教育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重视文凭而轻教育质量,我们应该在知识竞争年代制定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走出误区.

    作者:彭清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督导评估分析及对策

    第三轮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启动于2004年9月1日,项目覆盖山西省省本级、稷山、芮城、夏县、新绛、绛县五县,总目标是为了减轻艾滋病在中原7省资源贫困县造成的影响并控制传播.项目启动以来,山西省项目办及各县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开展了督导评估,对确保项目规范、有序进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三桃;穆生财;赵建国;刘雁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谈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信息资料管理与利用

    1 职业健康监护为及时发现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损伤,根据劳动者职业接触史,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其健康状况,从而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间的关系称为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涉及政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相关部门.

    作者:宋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艾滋病传染源管理的探讨

    艾滋病从1985年叩开国门后,至今全国各省都报告了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虽然我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艾滋病仍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面对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反思既往政策的正确性与防治策略的科学性,笔者拟从传染病的角度探讨艾滋病传染源的管理.

    作者:易剑飞;翁弟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现代流行病学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双重疾病负担的加剧,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03年的SARS流行以及之后相继出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持,改善中国人群健康的目标很难实现.

    作者:吕筠;李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艾滋病健康促进:澳大利亚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以所有可能的手段促进健康,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改善自己健康状态的过程(WH0 1986年定义).行政干预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系统的支持[1].

    作者:金巍;朱长林;李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2005年初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职能的转变,卫生监督的重点之一转为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经过近一年的监管,公共场所的卫生面貌有了飞跃,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共场所的法律法规、卫生标准严重滞后,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制约了公共场所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作者:顾怡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