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谷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与监测情况分析

张立芹;崔德军

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 血清学, 监测, 评价
摘要:目的 为掌握平谷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对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及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2例,临床诊断病例5例,实验室确诊40例,实验室排除7例.45例麻疹分布在全区10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58.52%,发病较多的乡镇为平谷镇、王辛庄镇、峪口镇.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发病重点对象.发病多是免疫史不全、不详或未接种疫苗者,一部分为未到免疫月龄儿童.结论 对青壮年进行麻疹加强免疫,免疫史不全和空白现象说明我区常规免疫仍存在一些问题,要着重提高麻疹的接种率及接种质量.加大血清学诊断力度,提高实验室确诊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艾滋病健康促进:澳大利亚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以所有可能的手段促进健康,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改善自己健康状态的过程(WH0 1986年定义).行政干预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系统的支持[1].

    作者:金巍;朱长林;李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与疫情应急预案研究

    急性传染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与预警是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传染病监测系统整合与统一,综合利用监测信息,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及目的,现将课题内容摘要如下.

    作者:许国章;董红军;水黎明;肖国兵;周爱明;王海波;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宁省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建设及相关问题思考

    目的 分析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状况及其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积极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后,人力资源发展现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思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经验.结果 2000~2006年中心招聘、调入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87人,现共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164人,比疾控中心初建时提高12%,学历结构明显改善.同期疾控中心人员减少1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正高职35人,副高职22人.结论 中心6年来人力资源发展健康;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

    作者:赵卓;杨明;罗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疾病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探讨

    由于疾病控制实验室检测项目多、范围广、专业分类多,样品种类复杂,功能和工作内容各不相同,病原菌的检验工作初往往在这些实验室里进行,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具有高度危险性,同时采集患者的各类标本过程,也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的机会.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其对策

    对于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然而各地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对人民群众身体造成伤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对非法行医的行为,人民群众也是深恶痛绝.非法行医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有效地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李润深;吴雪飞;罗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5年山东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

    2005年山东省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卫生监督机构通过多种监督检查行动和公正严谨的处罚,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为了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工作,现将2005年全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曹江涛;孙效晖;吴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公共卫生运作模式上疾病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和谐关系的探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把原先的卫生防疫站分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卫生监督所(卫监所)两大系统.这种改制意味着卫生监督与监测、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的分离和执行主体的更换,这种新的模式改变了以往卫生部门在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痼疾,受到政府和大众的欢迎.

    作者:吴礼康;王德明;彭巨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舟山海岛渔民感染乙肝病毒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舟山海岛渔民乙肝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渔民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调查舟山海岛渔民的生活习惯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舟山海岛渔民乙型肝炎流行因素.结果 舟山海岛渔民总感染率为61.4%,其中HBsAg阳性率为15.5%,抗-HBs阳性率为32.5%,抗HBc阳性率为45.6%.比较成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者一致的危险因素共8个,分别是:家庭乙肝史、饮生水史、饮黄酒史、同船人数、捕鱼年限、每年出海时间、船上不分舱居住、出国劳务史等.结论 加强对舟山海岛渔民的健康教育,使其懂得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减少感染的发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作者:严剑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在卫生执法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

    行政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适应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

    作者:董常静;刘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卫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研究

    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行政执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承德市某区2002~2006年麻疹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承德市双桥区麻疹疫情动态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制定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双桥区2002年~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主动监测表、月报表、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结果 承德市双桥区2002~2006 年麻疹监测系统灵敏,麻疹发病以婴幼儿和青壮年为主,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他们是不容忽视的群体.结论 应加强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率,提高流动儿童的规范化免疫成功率.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622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通过对辽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5年622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的分析,找出辽源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对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作者:张恽;李欣欣;王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艾滋病传染源管理的探讨

    艾滋病从1985年叩开国门后,至今全国各省都报告了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虽然我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艾滋病仍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面对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反思既往政策的正确性与防治策略的科学性,笔者拟从传染病的角度探讨艾滋病传染源的管理.

    作者:易剑飞;翁弟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源市26家医院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

    为了加强疫情管理工作,了解辽源市各县(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情况,提高疫情报告质量,于2006年8月4日至8月30日对全市26家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向东;王丽珍;张恽;张兴文;董改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疾控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展望

    目前,我国对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开发、生产、教学、诊断和检测等活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来说,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生物安全各类法规的具体体现,具体地讲就是经编写<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类标准操作程序>、<作业指导书>、<生物安全的的各类规章制度>和各类<记录表格>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监督、检查和执行.

    作者:孙惠乐;卢建华;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公共卫生信息相关群体责任分析

    本文根据卫生信息来源及影响的不同,对公共卫生信息相关人群在信息产生与传播中的责任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公共卫生信息传播与利用更清晰的视角.

    作者:杨正夫;江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实验室国家认可、计量认证通过后检测能力维持的探讨

    目的 探讨检测机构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简称认可)、计量认证(简称认证)后,体系如何持续优化,检测能力如何维持和不断提升.方法 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检测能力维持的不同做法,尤其是回顾本单位在通过认可、认证后,体系运行的整个过程.结果 领导重视,实验室的管理者工作得力,所建立起来的体系运行时间越长,体系的维持和优化就做得越好.善于利用体系的内部审核(简称内审)、管理评审这一完善体系运行的有利机会,体系运行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通过认可、认证每一检验检测项目必要的检验工作量是维持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础.结论 体系运行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和能力是检测能力得以维持的基础.全员的宣贯、员工对体系要素的理解和自觉遵守程度是体系得以维持和优化的必备条件.

    作者:向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谈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信息资料管理与利用

    1 职业健康监护为及时发现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损伤,根据劳动者职业接触史,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其健康状况,从而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间的关系称为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涉及政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相关部门.

    作者:宋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测实验室日常监督机制的控制点

    日常监督是实验室控制检测活动及结果质量环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的一种补充,作为实验室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是通过质量网络监督系统,把握检测活动或各种服务诸多要素和环节控制点,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其运行中的问题,达到满足内外环境变化时的适应性,进而以一体化的形式实现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和改进,确保检测活动及结果的质量.

    作者:朱晨光;黄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通过对全省涉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的57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对策,以提高全省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水平.

    作者:杨智民;李玉兰;卢建凌;高锦辉;张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