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素芳;刘秀琴
抽样取证是办案人员根据案情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量的物品作为证据的管理活动.目前,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因抽样取证的随意性、不规范、同类违法事实取证标准不统一等导致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确凿、甚至结论错误的情况偶有发生.这种状况使管理相对人在卫生监督执法中受到不平等待遇,这将影响卫生监督公正、严明的执法形象,同时也将增加日后卫生监督执法的难度.
作者:李戈;张帆;周益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柯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GB5750-85采集水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评价,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总体合格率较低,为21.39%,微生物指标超标较严重.结论 应加强农村饮用水监督管理和宣教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和卫生技能,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质量.
作者:聂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国要以世界5.4%的卫生总支出为世界上21%的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不断提高13亿人口的健康水平,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从政府干预的经济原理出发探讨卫生领域中政府的职责与作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进行有关住宅环境卫生学调查检测时,发现有一个家庭父子二代人在间隔较短时期内同患肺癌.为了解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住宅环境卫生学检测和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家族史等情况调查,并到当地医院查阅病历及当地每年有关肿瘤死亡资料.
作者:包建良;徐正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湛江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比例分析.结果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以中专和大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所学专业以医药、卫生为主,人员配备不足,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偏少,而无学历、无职称及行政工勤人员均超标准配置.结论 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今后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人员准入制度,按照有关的要求配置足够的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作者:柯艳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两种方法分离流感病毒的比较,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监测效果.方法 对200份咽拭子标本同时采用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结果 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15株,分离率7.5%;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6株,分离率为3%.共15株病毒株,其中A3型8株,B型7株.结论 在流感病毒分离中,细胞培养法比鸡胚培养法敏感,同时用两种方法培养,可明显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
作者:赵常智;周军;李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均在住院期间经过系统康复治疗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教育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果 社区康复教育组与对照组康复效果各项指标评价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面有效的系统康复教育,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平衡功能,是实施WHO长期康复模式新的尝试.
作者:寇桂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楼房的建造趋向高层发展.同时,生活饮用水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加压供应,其水质的卫生问题关系着广大市民的健康.为进一步提高对二次供水的管理水平,找出整治的重点,清除污染隐患,提高供水水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长宁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唐传喜;夏庆华;庄祖嘉;王屹巍;徐妙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4年6月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首次对常熟疾控中心进行定期监督评审、整改后,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但通过质量监督员日常监督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发现还存在一些不符合项目,针对诸多不符合项,分析原因,采取了有效的纠正以及预防措施,使中心的质量体系正常而有效的运行.
作者:朱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相对人拒不履行卫生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要其履行义务的决定,又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起诉的,由卫生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其履行决定的行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我国卫生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作为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制度,经过16年的运行和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对于保障卫生执法权有效运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使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更好的适应实践,服务于卫生行政执法工作.
作者:杨洋;刘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黑龙江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工的高血糖患病情况,并对高血糖者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聚集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6名学院职工的血糖、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在306名受检人员中,高血糖总检出率为13.4%,其中男性为14.2%,女性为12.5%,男性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60岁之间高血糖检出率出现高峰,女性随年龄增加检出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检出率为9.48%,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高血糖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检出率患病率为6.54%,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明确了高血糖的检出率及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高血糖人中的聚集性比例.
作者:李素洁;赵景波;胡朝晖;王伟阳;尤红;钱学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是为了解宝山区公共场所在创建国家卫生镇前、后的卫生状况.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宾(旅)馆、理发和美容、公共浴室、娱乐共四类场所进行卫生调查和进行公共用品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创建前后卫生状况和公共用具消毒有显著差异,创建后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和知晓率都在96.0%以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公共场所各行业专用公共用品消毒设施的配备率均显著高于创建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公共用品消毒合格率比创建国家卫生镇前显著提高(P<0.001),提高了公共用品消毒质量.结论 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是影响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儿童铅中毒情况.方法 在广州市东山区抽取5间幼儿园2~6岁幼儿395名,在东山区2间医院取婴儿脐带血57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结果 449名儿童血铅值均数为73.46±56.58μg/L,血铅值≥100μg/L占总检测人数的19.38%,血铅值≥200μg/L占4%.0岁组及2岁组血铅水平较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影响婴儿血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的年龄、住宅与马路和主干道的距离;影响2~6岁幼儿血铅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身高、每周吃水果的次数、住宅与主干道的距离和通风情况、咬笔习惯.结论 广州市城区儿童血铅水平依然较高,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
作者:戴丽萍;林国桢;王进援;高永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对治疗疾病、保护健康的需求,致使人类健康事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然而,在医疗技术进步造福人类、促进健康的同时,也会因人类认识的某种局限性、医疗技术发展中的不完善性、个别使用者因违反伦理道德而滥用医疗技术成果等,造成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权力.叙述了医疗技术进步与人类健康的辨证关系,并对如何避免医疗技术进步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作者:郭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辖区农村县(市、区)卫生监督执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农村卫生监督经费匮乏,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不足、学历与职称偏低、专业比例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重发证轻监管等农村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颇多.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闫纯锴;刘玉芬;赵玉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云南省食品安全现状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且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较频繁,食品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作者:孙灿;耿菊敏;袁吉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正在进行,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行动方案,并派出督查组到各地进行了督查.在督查中体会到,经过半年多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初见成效,非法行医现象得到有效遏止,但引起非法行医根本成因仍然存在.
作者:张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河津市结核病发病及治疗现状,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采取措施迅速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结果 河津市2003年~2004年结核病现患率分别为57.59/10万;男女结核病现患率分别为72.90/10万、40.6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9∶1;结核病发病分布区域主要在城区(现患率为164.89/10万)、僧楼镇(现患率为146.18/10万)、阳村乡(现患率为233.13/10万);新发涂阳病人年龄分布主要在55岁、65岁、75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126.94/10万、180.59/10万、309.69/10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4.4%.
作者:周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宁波市启动建设健康城市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技术参数.现将课题内容摘要如下:1 背景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新威胁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战略行动.旨在建设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其定义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可持续统筹发展的整体.
作者:许国章;程志华;马藻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提高微检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水平.方法 建立和运行符合认可准则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现场评审发现认可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这些问题.结果 2005年12月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现场评审.结论 建立起持续符合认可准则的微检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人员能力、生物安全及菌株管理方面达到了认可相应要求.
作者:张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