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县级卫生监督实行区域综合性管理的探讨

庞中全

关键词:县级, 卫生监督所, 区域, 卫生监督工作, 医疗卫生工作, 财政拨款单位, 社会生产力, 依法行政, 县卫生局, 卫生法律, 身体健康, 人员编制, 人民群众, 科室设置, 工作特点, 地方经济, 单位性质, 编制方案, 政策性, 县政府
摘要:县级卫生监督工作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特点是面广、量大、点多、政策性强.其工作性质是依据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行政,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县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由县卫生监督所承担.赣榆县卫生监督所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12月24日宣布成立并于当日对外挂牌和开展工作.在组建县卫生监督所的方案中,参照省、市卫生监督所的内部科室编制方案,由县编委下文成立县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35人,内部科室设置为四科一室,即生产卫生监督科、市场卫生监督科、场所卫生监督科、医疗卫生监督科和所办公室.单位性质为全民事业地方全额财政拨款单位,直属县卫生局领导.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特点浅析

    新修改的<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新<规范>)由卫生部颁布,并于200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1992年颁布的<卫生监督文书>和1998年颁布的<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规范>(旧<规范>)同时废止.新<规范>在总结旧<规范>实施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考虑其长远性,旨在加强卫生监督统一执法,使卫生监督文书规范化.它吸收了旧<规范>实施的经验,保留了其中行之有效的文书;同时针对新情况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我国的执法文书更加完备,有其显著的特点.

    作者:王运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城区基层疾控中心应对非典的实践与思考

    2003年,非典疫病肆虐南粤大地,东山区地处广州市城区中心,面积17.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60万人,辖区内机团单位众多,是省、市政府、军区、邮电、铁道、航运部门的驻地区.东山区区内有中小学、幼儿园100多所,在校学生近十万人.

    作者:许斌;王进援;高永堂;肖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消毒剂配制和保存过程有效含量变化

    在通常的消毒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分子式C2H4O3,用前按比例由甲液和乙液配制成原液(二元装)稀释作用,或者购买过氧乙酸原液(一元装)稀释使用.过氧乙酸具易挥发、易分解的特性,为了解它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变化情况,使消毒剂发挥大效能,做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关于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03年5月3日下午4时许,接到疫情报告:通化市某机关组团到海南省海口市的董某等3人,在4月23日由海口市到桂林市途中,乘坐HU7736航班(海口-桂林-太原)时,与到太原市的崔某(山西省人)同机,崔某到达太原市以后,出现发热症状,于4月24日住进太原市人民医院检查,5月1日确诊为SARS病例.董某等3人为同机乘客,视为SARS密切接触者.他们于5月3日乘坐K673次特快,由大连返回通化市.通化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领导,指挥流行病学调查组,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5月4日早5:38准时接到董某3人.立刻给每个人戴上一个十二层医用口罩.然后用医院救护专用车直接送到SARS留验站.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作者:任彬;李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

    本文拟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规则,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角度,对危机种类、发生的原因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作者:康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县级卫生监督实行区域综合性管理的探讨

    县级卫生监督工作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特点是面广、量大、点多、政策性强.其工作性质是依据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行政,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县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由县卫生监督所承担.赣榆县卫生监督所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12月24日宣布成立并于当日对外挂牌和开展工作.在组建县卫生监督所的方案中,参照省、市卫生监督所的内部科室编制方案,由县编委下文成立县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35人,内部科室设置为四科一室,即生产卫生监督科、市场卫生监督科、场所卫生监督科、医疗卫生监督科和所办公室.单位性质为全民事业地方全额财政拨款单位,直属县卫生局领导.

    作者:庞中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激励理论对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根本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战略资源.如何充分调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就成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管理者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对职工的激励,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作者:赵忠厚;孙凤文;刘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转变观念走创新之路--对公共卫生教育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SARS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对公共卫生教育带来问题,留给我们许多思考.SARS过后,对公共卫生教育要反思,为我们应培养什么样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卫生教育担负着培养公共卫生事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有全球--社区的国际型思维、方法和技术,有广泛的流行病学、环境卫生科学、新现场实验室技术才能满足公共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作者:王维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防范SARS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在某企业的建立、实施与评估

    运用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学原理,根据SARS疫情发生情况以及传播机理,以上海市政府有关文件为依据,指导上海市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建立防范SARS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并对预案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郭凤霞;崔红伟;张鲁南;王继伟;鲍国良;徐松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综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优劣水平.方法:对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资料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优劣水平为:以2002年为优,2001年次之,随后依次为1999年和2000年,以1998年食品卫生工作质量为差.结论: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工作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这与本市近年来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和队伍建设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等密切相关,从而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政策制定及措施实施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防治SARS的措施中,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各地流调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流调中有关询问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做一些探讨.

    作者:应晓诗;韩业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现状和对策

    1基层公共场所的现状1.1公共场所经营存在多种性质,彼此间的卫生状况差距甚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已经颁布16年之久,条例实施细则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也已经颁布12年.在各种法律法规颁布初期开始经营的公共场所多是个体旅馆、理发店等,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经营面积小,卫生设施简陋,无专用消毒间,房屋条件差(有些甚至为自盖房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低等.但近2年新兴起的一些公共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高层次消费人群,因此消毒设施完备,卫生条件好,有专职消毒人员.但前者的为数不少,虽然在每2年一次的卫生许可证换(验)工作中要求他们进行改造,但也难从根本上改观,因此给执法监督工作带来困难.

    作者:陈屏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的特点及对策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系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本文就一般性突发事件及调查处理的特点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汪永良;鲁秀娟;张路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菜城区冷冻饮品批发部卫生现状及管理对策

    为进一步了解莱城区冷冻饮品的卫生现状,探讨相关的管理对策.2002年7月对莱城区36家冷冻饮品批发部(即生产厂家直接送入批发部存入冷库再批发零售商销售)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金国;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污水中CODcr、BOD5影响的观察

    目的:了解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污水中CODcr,BOD5浓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在生物氧化池(1)及生物氧化池(2)处理医院污水、生活污水的前后,分别取水样测定水中CODcr,BOD5的含量,后进行各组间浓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结果:使用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3.20~99.45%,BOD5去除率为98.63~98.68%.结论: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医院污水及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均有非常好的去除作用.

    作者:黄广文;李永浩;杨正焱;王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品卫生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的提高,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卫生监督已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不但通过保护公众的健康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间接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还直接对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起到了规范、促进的作用.例如:通过严格发放卫生许可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规范企业(业主)的行为;通过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手段纠正和整治不法经营者;通过没收和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直接发挥治理市场的作用;通过打击卫生违法活动和控制某些疾病流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进而改善外部环境;通过监督检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促成名牌产品的出现,促进市场经济贸易等等.所以搞好卫生监督对有效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纪华;宁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由SARS的启示看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ARS的流行给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将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秋菊;马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谈实验室新项目评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对新项目的评审,其目标是保证开展新工作(特别是新开展的检验项目)有足够的设施和资源,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认可准则>5.4条款也明确要求,实验室的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文件应包括开展新工作项目的评审程序.现就目前一些实验室新项目的评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双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由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2年9月13日晚上7时,增城市卫生防疫站接到荔城镇医院某一中学学生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电话报告,立即组织6名食品卫生监督员赶赴荔城医院及某中学进行调查采样,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变形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何碧玉;黄李河;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建立公众健康突发事件紧急应对机制的思考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面临着各类危害健康因素的挑战.传染病爆发流行、中毒事件、化学性污染、自然灾害及恐怖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追溯历史,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等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危害.1991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数十万人感染甲肝病毒.1999年夏,我国苏皖地区发生的O157:H7的爆发流行,感染人数超过两万人.2003年4月份开始由我国广东首先发现的非典型性肺炎的迅速传播和蔓延.2004年元月,广东又发现了一例非典病例和一例非典疑似病例,都说明建立公众健康突发事件紧急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作者:胡志;冯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