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岛市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现状与问题探讨

胡义瑛;高汝钦;程显凯;杨九龙;刘可夫

关键词:青岛市,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卫生监督所, 执法体系, 良性运转, 卫生局, 实践, 城市
摘要:青岛市是全国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较早的城市之一.1999年6月完成了市一级体制改革,组建了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1年前完成了县一级体制改革,所辖12个区、市均组建了卫生监督所,经过近五年的运转实践,新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已形成并步入良性运转.同样,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福州市食品委托生产加工卫生监督若干体会

    委托生产是指经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单位委托经工商部门批准的、具有生产条件的单位生产、加工产品的行为.其生产、加工产品的原料、配方、工艺流程等与被委托单位的产品基本一致,但品牌不同.目前,福州市食品行业中桶装水、保健食品、糕点(主要是中秋月饼)、粮油制品等行业均存在大量的委托生产、加工现象.

    作者:董懿德;陈伟;方黎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波市星级宾馆餐饮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宁波市星级宾馆餐饮业的卫生状况.方法:对宁波市19家三星级以上宾馆进行卫生状况调查.结果:部分卫生设施不全或形同虚设,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入口食品与待加工食品混放;消毒餐具未能有效保洁;食品原副料采购未索证;操作间环境欠整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等.结论:经营者要提高卫生意识,加强自身管理,剔除不良卫生隐患;卫生部门转变监督管理模式,推进量化分级、长效管理的卫生监督机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作者:洪亦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山东省卫生防疫工作五十周年的回顾与思考

    日月交替,星转斗移,山东省卫生防疫工作已整整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山东省卫生防疫几代人,在党和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保护全省人民身体健康为天职,努力奋斗,不辱使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用智慧和勇敢降伏了病魔的肆虐,用知识和汗水铸就了山东省卫生防疫工作五十年的辉煌:五十年来,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有了极大提高.

    作者:于国防;王守仓;李仁鹏;巩怀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验室认可工作中的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在实验室认可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程序来确保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管理,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的完好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申报实验室认可工作中,结合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特点,按照ISO/IEC17025:1999要求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作者:朱忆;范家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环境卫生监督的几点思考

    环境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环境卫生监督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也是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经验表明,搞好环境卫生监督前提是有一个合适的机构和完善的立法.下面根据作者的一点体会,探讨卫生监督所如何开展环境卫生监督.

    作者:申屠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都市新都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深入了解新都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方法:对新都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厂矿企业进行调查、检测、评价.结果:调查的223家厂矿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共检测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1 844个,合格点803个;对1 090名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17.16%,检出职业禁忌人员63人,检出率5.78%,检出1例疑似职业病病人.结论: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必须加强对工人的个人防护,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罚.

    作者:刘林;刘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卫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卫生监督信息主要由卫生行政审批过程及管理信息、卫生行政处罚过程及管理信息和法律、法规、政策、要闻动态、卫生标准等组成.根据信息的活跃程度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如何收集过程信息和有效的控制管理信息对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1].

    作者:周自新;王宁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卫生行政执法的因素及对策

    1影响卫生行政执法的因素1.1政府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认识不够各级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划内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职能.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方面,就其人员编制、财政预算与拨款等方面具有决定性权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彻底与否,与各级地方政府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否有深刻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石福增;乔建超;路宾;王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深圳市健康服务社区化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深圳市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服务的模式和措施.方法:对创办深圳城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工作进行总结分种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创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经费不足、三级网络不健全、人员培训不足和准入把关不严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结论:健康服务社区化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康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调查分析

    2003年3月,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武术学校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局部爆发流行,共发现较典型流脑病例3例,罹患率为0.67%,无死亡病例,疫点监测健康人群流脑A群带菌率达26.76%.

    作者:徐翔;吕跃民;方春福;王炜;余樟有;张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保德县1992~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保德县麻疹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保德县1992~2002年报告麻疹病例3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2/10万,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5月,发病趋势1992~1997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共发生病例99例,发病年龄以≥15岁对象为主,≥15岁发病例占该阶段病例的54.5%,而1992~2002年发病率明显回升,共发生病例230例,发病年龄以≤14岁儿童为主,占该阶段病例数的94.3%.结论: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高低是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莉;高建国;孙效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征询全国各地18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意见,98.0%的认为,公共职能缺位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能错位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扭转公共职能缺位是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首要任务.具体表现为整个社会重医轻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重收益多服务轻收益少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产品完成程度平均仅为42.0%,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社会形象降低、疾病预防控制人力流失、服务能力降低.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领导、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认为,导致公共职能缺位的根源是政府的筹资职能缺位、政府的管理职能缺位.并讨论了解决我国疾病防制体系面临首要问题的基本策略、措施.

    作者:陈政;于竞进;郝模;汪华;于明珠;施培武;龚向光;罗力;岳建宁;罗实;杨峰;梁占凯;王敦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美国CDC的改革计划--未来的行动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是保护美国本土及海外人群健康和安全的联邦领导机构.CDC位于美国乔治亚洲亚特兰大,是健康与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DHHS)下属机构之一.现任中心主任为Julie L. Gerberding.CDC的任务为预防、控制疾病、伤害和残疾,促进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2000年,美国CDC包括170个部门8 500名员工.除在亚特兰大CDC总部工作的5 600员工外,其余2000余名遍布全国各地,包括47个州的卫生部门.还有约120名员工在海外45个国家工作.

    作者:吕筠;李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波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可行性研究

    宁波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是根据卫生部国家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网络资源的实际情况,基于公网的公共卫生信息专用网络,也是宁波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网络.

    作者:鲍建国;张荣祥;程志华;张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时期个体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个体餐饮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就餐的机会越来越多,由此带动了个体餐饮业的迅猛发展,从业不断增多.但由于一些个体餐饮从业人员不重视自身卫生管理,使其经营的食品、餐具清洗消毒、环境卫生很难达到卫生要求,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不但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也给自身发展带来阻碍.

    作者:董艳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岱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特征

    岱山县地处海岛,国外渔业劳务输出较多,国内西南边远地区(艾滋病高感染区)人口流动频繁,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为了解岱山县艾滋病流行特点,提供科学的防治对策,对岱山县艾滋病监测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胡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二起因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2年秋季,金华市接连发生二起因食用蟾蜍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事故,造成4人中毒,2人死亡,中毒者年龄小9个月,大36岁,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作者:周沭仁;王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类综合指标判定有毒有害作业监管级别的设想

    为有效控制职业危害,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对有毒有害作业实施分级管理的理论,并先后出台了粉尘、噪声等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此后,国内大多职防机构套用此类标准对辖区内的有毒有害作业进行分级,根据所分级别实施分级管理.20年来,此种分级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职业危害防控水平.但从现状来看,我国的职业危害仍十分严重,急性职业中毒时有发生,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作者:王本进;孙学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要根据违法的具体情况在法定裁量权限内,自行判断、自行确定是否处罚、处罚内容、处罚幅度等,从而作出处罚决定,实施处罚.因此,通过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作的法律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等程序方面的问题,是控制其不被滥用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方法.

    作者:吕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指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在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的根本措施,也是卫生部门全面参与经济活动、保障经济健康发展职能的重要体现.<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张家港市卫生监督所开展了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探索,已对40多个建设项目实施了职业病危害评价,受到了建设单位和上级卫生部门的肯定.

    作者:王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