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河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吕向春;吕婧;李冰

关键词:黑河市, 流行性出血热, 发病现状, 自然疫源性疾病, 汉坦病毒, 合征出血热, 工农业生产, 世界各国, 人民群众, 旅游事业, 经济建设, 健康危害, 黑龙江省, 多种途径, 外贸, 宿主, 传播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EHF)目前世界各国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由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全国广泛流行,黑龙江省是全国高发省,本市是全国全省持续高发市.本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危害极大.严重地威胁着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外贸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及运输车辆实行卫生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对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和运输车辆,在15年内发生的345起食品运输污染事件的原因、性质、种类进行分析,提出制定铁路食品货物承运站场和运输车辆卫生标准,开展卫生监督,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维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运输污染事件发生的需要.

    作者:杨永杰;奚伟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略论肠道传染病的卫生监督管理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甲类传染病霍乱;乙类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还有近年来新出现的危害严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这些肠道传染病者是易于暴发流行,扩散蔓延较快,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

    作者:王晓平;裴迎新;王华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面临着各类危害健康因素的挑战.传染病暴发流行、中毒事件、化学性污染、自然灾害及恐怖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

    作者:甄尚敏;孟友;侯延文;张殿鸿;孟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黑河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流行性出血热(EHF)目前世界各国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由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全国广泛流行,黑龙江省是全国高发省,本市是全国全省持续高发市.本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危害极大.严重地威胁着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外贸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作者:吕向春;吕婧;李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选拔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科学公正地选拔和评价卫生监督人员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而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是做好人员考评和选拔工作的基础.本文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指标筛选法和权重线性赋值法等,建立了卫生监督人员考评指标体系,并测算出了各指标在相应层级的指标权重.

    作者:安建民;王凤茹;张忠;徐玮;司英翔;董海民;顾士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生活饮用水四项卫生规范(GMP)实施途径的探讨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一直是政府重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于1997年7月1日颁布实行,生活饮用水纳入了法制化监督管理的轨道.

    作者:于青;于国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桂林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1.1桂林市食品卫生管理的组织结构桂林市食品卫生管理的行政部门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规定为桂林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

    作者:李文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法经营预防用生物制品案例分析与执法探讨

    赣榆县卫生防疫站从1999年以来共查处14起非法经营预防用生物制品案件.为提高我们的依法监督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疫苗,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这14起违法案例进行分析.

    作者:徐岷田;孙曰快;李永超;吴德林;刘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陆良县2000~2001年风疹发病率对照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学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要求,已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大自然气候反常,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病原体变异,感染发病的规律被打乱.

    作者:保金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社会需要与环境卫生学的发展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的有利因素,消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立法、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平稳、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个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作者:杨曦伟;刘延丽;万丽葵;范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面对新形势,努力开创新局面1.1 2002年是宁波市全面完成卫生监督与预防保健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和职能,拓展工作内涵,提高工作效益,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新模式的关键一年.

    作者:鲍建国;程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福州市城区应届高中毕业生5年健康监测结果

    目的:为了解福州城区应届高中毕业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在普通高招中专业选择受限等变化趋势.方法:整群抽取1996~2000年城区高中毕业生健康体检资料,用SPSS软件包处理.结果:5年来,学生健康体检完全合格率波动在9.85%~6.73%之间;不合格率波动在0~0.12%之间;合格专限率波动在93.27%~90.15%之间.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传染病所致;合格专限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视力不良,身高不足、HBV感染和色觉异常.完全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合格专限率女生高于男生.结论:体检完全合格率呈平稳略降趋势,合格专限率呈平稳略升趋势,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福州高中毕业生亚健康状况应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作者:罗斌;林艳;高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食品保质期与保存期的不同概念及其法律意义

    食品保质期和食品保存期分别是食品卫生法试行期间和正式实施期间食品标签及定型包装食品标志的重要内容,是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信息要素,也是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关食品商品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契约凭证;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分别是各级监督机构在前、后两个不同执法阶段据此作出相关卫生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作者:陶力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昌平区1980~2001年肺癌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肺癌死亡特点和变化趋势,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80~2001年昌平区肺癌死亡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PDCA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体检质量.方法:采用质量教育配合PDCA循环法.结果:利用继教等形式收集到的质量因素或整改方案(涉及管理、技术及服务)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通过PDCA质管活动,改善了体检服务环境,增强职工服务意识,克服了重号、错号及从业人员替代体检现象;实验结果更加稳定、准确.结论:PDCA循环法结合质量教育的继教活动,适用于从业人员体检等涉及多环节项目的质量控制.

    作者:桂勇;张超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论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给予当场处罚的程序.

    作者:徐智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超级市场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庭购买的食品已从农贸市场转到大中型综合超级市场.为进一步了解此类超市中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卫生状况,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减少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于2002年对市内7大连锁超市中的22间内各生产经营单位所销售的散装直接入口食品进行季度监测,对超市所销售的散装直接人口食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林晓华;丛黎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中美艾滋病防治管理中的差异与对策

    1美国开展艾滋病防治情况1.1概况据美国洛杉矶县卫生局官员介绍,自1981年在洛杉矶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人至今,有纪录的艾滋病人共计42 000人(其中存活的尚有17 000人).

    作者:徐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脱离接铅环境后ZPP增高者的代谢时限

    长期从事铅作业的工人,由于有害物质铅的影响,会造成该环境中特别是直接接触的一线工人机体内ZPP的含量高出非接触铅健康成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作者:郝晔波;刘艳茹;邢补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秩和比法在食品卫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为探讨科学准确、客观合理的综合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卫生监督工作.方法:应用秩和比[1]法对远安县1994~2000年食品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995~1996年食品卫生质量差,1994、1998年次之,而1997、1999、2000年食品卫生质量好,经统计学处理(F=74.00,P<0.01)三组食品卫生质量有极显著性差异,这与远安县实际情况相符.结论:秩和比法具有客观、科学、准确、全面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综合评价的方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食品卫生质量.

    作者:刘泽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