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风防治机构的效率研究

侯士红;韩存连;张元杰

关键词:麻风, 防治机构, 影响效率的因素, 卫生资源, 提供信息, 服务, 评价, 管理, 成本
摘要:麻防服务的效率对麻防工作的成本有较大的影响.评价麻防服务的效率,发现影响效率的因素,能够为麻防工作的管理提供信息,以便更好的利用卫生资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市售保健食品标识调查与分析

    保健食品标识指印刷于保健食品销售包装上的标签和产品说明书等一系列信息,是沟通购买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和科学食用保健食品的重要媒介.如果传达错误信息,将导致消费者误用或滥用保健食品.因此,对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十分重要.为了解市售保健食品标识标注情况,为今后保健食品监督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1月对市售保健食品标签产品说明书及宣传材料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吴涛;孙英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对一起食用河豚鱼引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2000年4月7日下午1时30分,江都市卫生防疫站接到上级情况通报,4月6日晚江都市一单位在某饭店宴请相关人员,食用了河豚鱼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3人死亡,指示防疫站进行调查.经过认真调查分析,确定为一起食用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进餐人数18人,中毒人数5人,死亡人数3人.

    作者:杨慧;尤跃俊;姜海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当前公共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近,我们对294名企业员工、185名卫生监督人员和152名群众的有关卫生监督知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作者:高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矿区中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增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等因素也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很大冲击,这一点在矿区中表现尤为突出.下面就鸡西市矿区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做一探讨,以此寻求矿区计划免疫工作走出困境的途径.

    作者:杨月;杨雅斌;金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德州市化妆品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方法由专业人员按统一的调查表对商场、美容院、旅店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进行有效卫生批件抽查(包括抽查进口和特殊用途化妆品有效卫生批件,普通化妆品有效《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以及化妆品的法定标识),同时,对所调查化妆品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检验方法按GB7918-87及GB7917-87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作者:周淑玲;李以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试论村级防保人员的集中聘用制

    村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基础,是直接、具体、现实的防保服务,也是三级卫生防疫网的关键环节.村级防保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防保工作的开展.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防保服务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村医疗站为主体的村级防保机构基本趋于解体,如何保证农村防保队伍的稳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探索新的农村经济形式下,农村防保服务模式,稳定防保队伍,根据平罗县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了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级防保人员的集中聘用制.

    作者:蔡占林;马玉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防疫站站长的工作艺术

    基层防疫站站长,既是上级主管部门意志的执行者,又是本单位的领导者,其周围关系涉及领导、站内职工、社会各界人士.一名出色的基层防疫站站长,除具备党政干部普遍应有的政治、业务、心理、身体素质和领导能力外,还应根据防疫站的性质和基层的特殊性,讲求工作的艺术性.

    作者:杭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题目要做新文章--关于疫情报告的认识深化与工作强化

    目前,有些领导、临床医生,即便是防疫人员和疫情管理者,对疫情报告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能发挥其作用,忽视其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深层次认识疫情报告工作的意义,以高标准要求疫情报告质量,全方位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唐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制品卫生管理中存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解本市乳制品生产情况,于1998年1~9月份对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本市乳制品生产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卫生规范化程度急待提高.现就当前乳制品企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纪玉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运用保偿方式提高成人甲肝疫苗接种质量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自从甲肝疫苗问世后,甲肝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江苏省盐城市属沿海地区,辖9个县(市区),人口780万,为甲肝高流行区.自1960年以来,曾先后出现4次周期性流行,1988年起的第4次周期性流行持续了近5年,其中1992年甲肝发病率高达335.15/10万.

    作者:姜仁杰;陈胤忠;丁昌慧;李承惠;俞文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伊金霍洛旗卫生防疫站1989年至1999年经费资源情况分析

    1十年收支活动情况伊金霍洛旗卫生防疫站10年来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拔款和业务收入,财政拔款逐年有所增长,从1989年的9、10万元增至1999年的21.50万元.但人员经费的增幅较大,从1989年的6.30万元增至1999年的23.40万元.说明财政拔款的增长远远低于人员经费的增长,到1999年已经连人员经费都不能得到保证.而业务收入的增幅较大,从1989年的5.10万元增至1999年的27.00万元.

    作者:田美成;陈丽梅;王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麻风防治机构的效率研究

    麻防服务的效率对麻防工作的成本有较大的影响.评价麻防服务的效率,发现影响效率的因素,能够为麻防工作的管理提供信息,以便更好的利用卫生资源.

    作者:侯士红;韩存连;张元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宁波市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三系检测结果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9年1月1日~12月31日,由本站负责体检的从事食品及公共场所人员14 337人,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BsAg检测,阳性者进一步做乙肝三系检查.

    作者:安东明;姚漫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牡丹江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前,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已进入后关键阶段,为研究牡丹江市1993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以来取得的流行病学进展,并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1993~1999年AFP监测系统的资料,对7年来本市AFP病例监测情况与流行状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孙波;郑仁淑;申丹玫;邓牡林;孙兴勃;于世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议卫生监督中的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存在的一种行政法学范畴,是指行政主体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申请,应当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应法定职责,但却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形式.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一种侵权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腐败行为.行政不作为现象虽然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大量存在,但由于其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它所造成的后果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本人认为,行政不作为不仅严重影响卫生监督的行为效率,而且也对卫生监督主体的形象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必须认真加以对待,深入进行研究.在此,本人结合卫生监督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作者:程兵;龚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绥滨县1996年至1999年酱油卫生质量监测

    1材料与方法绝大多数样品到生产厂家直接采样,少数由厂家送样,按GB478912-84检测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按GB2117-81进行评价,有一种指标不合格者即为不合格样品.

    作者:栾春英;吴建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闵行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探讨

    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城乡结合部,面积370平方公里,60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登记在册12万,现有卫生监督员153名,承担着全区公共卫生管理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法制建设新的形势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执法队伍已迫在眉睫,本文就闵行区卫生监督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一肤浅分析.

    作者:汤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荆门市1984~1998年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荆门市位于湖北中部,地处秦岭大巴山余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12 404km2,市辖3个县(市),人口292万,均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县,流行镇(乡)56个,流行村1 533个.防治前原荆门市、钟祥市、凉山县丝虫病平均微丝蚴率分别为22.50%、2.94%、5.44%,经过30多年的防治,于1983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从198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的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李少华;郑宏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赣榆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与效果研究

    为评价本县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为指导今后脊灰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消灭脊灰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日快;李永超;李大罕;刘圣;徐岷田;王昌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论卫生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权及适用

    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是指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卫生行政机关或其它卫生监督执法主体依法对违反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而又尚未构成犯罪的管理相对人实施的行政制裁.在处罚过程中,由于被监督主体范围广阔,违法情节及相关事实依据往往比立法时所考虑、预测的要复杂得多,法律法规难以准确整齐地划一界限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往往只原则规定或只规定一定的范围的幅度,给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员提供了多项选择的余地,这种行为就称为自由裁量权[1].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