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俐爱;许崇伟
结合当前医改背景分析了股份制与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特点与关系;针对二者的矛盾,从资产处理和投资效益角度进行探讨;得出了公立医院股份制和非营利性的矛盾不仅可以控制,实行股份制还可以坚持和强化公立医院的非营利的结论.
作者:林枫;吴宝林;周绿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当前我国医改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非营利组织监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从理论上探讨并构建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监管体系.
作者:田文华;段光锋;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改革向纵深推进,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费用持续增长,这使得社保部门按病种付费成为趋势.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改革的关键部分,要在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积极努力探索病种成本核算的新思路,为下一步按病种付费提供依据.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耿仁文,男,1952年12月出生,汉族,安徽六安人.1969年12月参军入伍,硕士学历.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全国医院优秀院长.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先后就读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和中山大学医药卫生管理EMBA学位项目.原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1981年2月开始从事管理工作至今.历任北京军区坦克基地医院院长,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教务部副教务长,训练部副部长,分校党委书记,附属珠江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
作者:院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中的黑龙江省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以参合农民为处理组,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2006年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门诊实行家庭账户补偿形式,有利于发挥制度作用,减少了参合农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作者:张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云南白药胶囊在围手术期出血方面的作用开展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和多中心设计,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临床试验.样本病例选自10个临床试验中心,共有276例颈推椎管减压术患者接受试验(试验组140例,对照组136例).选择术中单位时间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等作为效果指标;选择颈椎推管减压术治疗的直接医疗成本作为成本指标.选择成本效果分析作为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单位对间出血量及术中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主要临床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直接医疗总费用方面,试验组中位数为31 913.63元,对照组中位数为31 375.42元,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的费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2.89元/ml,即少出血1.00ml需要多花12.89元.结论:与安慰剂相比,云南白药胶囊在临床方面对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具有显著意义,在药物经济学方面具有成本—效果.
作者:何江江;张崖冰;彭颖;胡善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疗服务公益性是我国卫生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由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要存在诸多特点和矛盾,公益性医疗服务供给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一个制度体系来加以克服,以政府宏观控制与医院运行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逻辑源于对医疗服务公益性内涵和问题实质的探讨.
作者:宁德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措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对基本药物的限制性价格管制,把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导致了经济福利的净损失.现实世界中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是为了应对一定程度的基本药物市场失灵和政府对基本药物消费者剩余的评价高于对生产者剩余的评价.限制性价格管制对降低基本药物价格和增加其有效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基本药物供给短缺压力和加强公共财政责任的必要性.在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基本药物制度应该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帕累托改进.
作者:贾洪波;刘玮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长期以来伤残调整生命年一直被应用于全球疾病负担的测算.文章将对这一指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和沛森;吴群红;郝艳华;滕百军;和培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产业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运用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几个常用指标,来测度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中药产业的各个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文章把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日本和韩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我国在世界中药市场中的位置,以及主要的竞争对手.
作者:郝刚;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提出简便可行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并使计算结果尽可能合理、准确.方法:通过对医疗业务活动特点及医院服务产品的分析,结合医院成本核算的层次,研究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结果:提出在科室成本核算基础上基于成本当量的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并区别情况,对不同科室使用不同的技术方法.
作者:胡守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通过对天津市医疗卫生供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天津市医疗卫生的公共投入仍存在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过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过大、医疗供给乏力、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政府对于医疗卫生公共投入应在理念、机制、基层服务模式、管理职能等方面谋求创新.
作者:王琳;王岚;周淑玲;饶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通过对公立医院利用银行务种金融工吴带来财务收益的可行性分析和比较,以期在促进医院增强理财意识,提高医院资金管理效益方面有所贡献.
作者:陈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建立卫生总费用的快速推算方法,有效缩短我国卫生总费用报告的滞后时间.方法:分析我国政府办综合医院经济收支数据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变化趋势,根据政府办综合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数据来快速推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结果:政府办综合医院的经济收支数据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比较稳定,推算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已经达到2.1万亿元.结论:快速推算方法具有简便易用可靠易推广的特点,优于其他预测预报方法,可有效缩短我国卫生总费用统计报告的滞后时间.建议:健全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统计发布制度,数据发布可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推算数、初步核实数、终核实数.此外,要定期修订卫生总费用的历史数据,逐步探索建立季度卫生总费用的统计发布制度.
作者:雷海潮;肖龙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将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畴,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的门诊医疗服务:将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基金按年度划转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改革后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回归公益性,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全面、便捷、实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杨道祥;廖传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根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性质,文章归纳总结了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营利行为,并对其愿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防范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行为的对策,以确保其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作者:段光锋;田文华;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客观反映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社区卫生机构绩效评估组利用“服务金三角模型”分析了2010年度社区健康服务整体管理评估的结果.结论是深圳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策略多样化极大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逐步适应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服务组织的规范化有效提高了社区健康服务质量与安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建议坚持社区卫生机构的院办院管,健全管理架构,加强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和规范全科医学临床技能训练为手段,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和推动居民健康卡工程,继续提高社区居民的服务满意度.
作者:陈皞璘;赖光强;张校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利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进行经济监管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重点从财务状况、经济运营、收益处置三个方面评价其非营利性质,并对指标体系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作者:田文华;段光锋;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结合非营利组织监管理论和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现状,从监管组织体系、信息平台、公正透明的监管模式、多方参与的全程监管体系、内部治理结构和法规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经济监管的对策建议.
作者:段光锋;田文华;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从“精” “细”“全”“严”“新”5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及成效,旨在为公立医院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辉;樊俊芝;王阶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