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祥;廖传丽
目的:提出简便可行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并使计算结果尽可能合理、准确.方法:通过对医疗业务活动特点及医院服务产品的分析,结合医院成本核算的层次,研究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结果:提出在科室成本核算基础上基于成本当量的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并区别情况,对不同科室使用不同的技术方法.
作者:胡守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当前我国医改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非营利组织监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从理论上探讨并构建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监管体系.
作者:田文华;段光锋;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结合当前医改背景分析了股份制与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特点与关系;针对二者的矛盾,从资产处理和投资效益角度进行探讨;得出了公立医院股份制和非营利性的矛盾不仅可以控制,实行股份制还可以坚持和强化公立医院的非营利的结论.
作者:林枫;吴宝林;周绿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利用2009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在青海藏区的调查资料,对西部贫困地区小苏莽诊所实行的免费医疗模式之下医生的行医及用药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诊所提供的服务对当地人口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免费医疗模式下医生的治疗方式和用药行为与乡镇卫生院不同,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上有借鉴意义.
作者:谈玲芳;黄成礼;杨存;丘明峰;石孟卿;古丽青;郑晓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产业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运用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几个常用指标,来测度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中药产业的各个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文章把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日本和韩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我国在世界中药市场中的位置,以及主要的竞争对手.
作者:郝刚;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通过对公立医院利用银行务种金融工吴带来财务收益的可行性分析和比较,以期在促进医院增强理财意识,提高医院资金管理效益方面有所贡献.
作者:陈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通过对天津市医疗卫生供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天津市医疗卫生的公共投入仍存在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过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过大、医疗供给乏力、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政府对于医疗卫生公共投入应在理念、机制、基层服务模式、管理职能等方面谋求创新.
作者:王琳;王岚;周淑玲;饶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从“精” “细”“全”“严”“新”5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及成效,旨在为公立医院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辉;樊俊芝;王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疗服务公益性是我国卫生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由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要存在诸多特点和矛盾,公益性医疗服务供给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一个制度体系来加以克服,以政府宏观控制与医院运行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逻辑源于对医疗服务公益性内涵和问题实质的探讨.
作者:宁德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措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对基本药物的限制性价格管制,把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导致了经济福利的净损失.现实世界中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是为了应对一定程度的基本药物市场失灵和政府对基本药物消费者剩余的评价高于对生产者剩余的评价.限制性价格管制对降低基本药物价格和增加其有效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基本药物供给短缺压力和加强公共财政责任的必要性.在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基本药物制度应该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帕累托改进.
作者:贾洪波;刘玮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江西省不同经济状况乡镇的大病统筹基金需方使用的公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了5个样本县,并对其乡镇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补偿情况进行了普查,用集中指数反映公平性.结果:不同经济状况的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住院总费用和实际报销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37 8和0.040 7,经济状况好组的参合率与实际补偿比低,而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补偿费用高.结论:不同经济状况的乡镇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使用上较为公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在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的公平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钟捷;付建华;周小军;袁兆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将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畴,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的门诊医疗服务:将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基金按年度划转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改革后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回归公益性,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全面、便捷、实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杨道祥;廖传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门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的社区健康中心为试点干预组,临近的松岗街道社区健康中心为非随机对照组,形成非随机对照前后测量的类实验设计.利用试点组和对照组从电子信息系统导出试点开展一年前及一年后的社康门诊电子数据,采取双差法(Double Differences)的评估设计和数据分析.结果: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付费类型的影响和两组基线差异和其他外部因素后,通过中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试点改革使门诊费用下降3.21元(P<0.001).结论:深圳市宝安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使得门诊费用得到了下降,促进基本医疗功能充分发挥.
作者:陈金嘉;胡晓霞;何振彬;夏挺松;李佳;陈丽;梁小云;金承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利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进行经济监管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重点从财务状况、经济运营、收益处置三个方面评价其非营利性质,并对指标体系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作者:田文华;段光锋;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结合非营利组织监管理论和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现状,从监管组织体系、信息平台、公正透明的监管模式、多方参与的全程监管体系、内部治理结构和法规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经济监管的对策建议.
作者:段光锋;田文华;金春林;吴扬;夏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改革向纵深推进,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费用持续增长,这使得社保部门按病种付费成为趋势.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改革的关键部分,要在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积极努力探索病种成本核算的新思路,为下一步按病种付费提供依据.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客观反映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社区卫生机构绩效评估组利用“服务金三角模型”分析了2010年度社区健康服务整体管理评估的结果.结论是深圳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策略多样化极大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逐步适应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服务组织的规范化有效提高了社区健康服务质量与安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建议坚持社区卫生机构的院办院管,健全管理架构,加强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和规范全科医学临床技能训练为手段,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和推动居民健康卡工程,继续提高社区居民的服务满意度.
作者:陈皞璘;赖光强;张校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以及新农合基金筹集、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总结出目前3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乡个体筹资差距明显;待遇水平不平衡;管理模式不统一.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典型地区的经验,提出相关策略.
作者:李策;周令;任苒;孙向军;李同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中的黑龙江省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以参合农民为处理组,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2006年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门诊实行家庭账户补偿形式,有利于发挥制度作用,减少了参合农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作者:张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合约到期后是否能足额收回本金主要取决于医药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从宏观及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管理与战略、财务致策及指标等四个方面分析医药企业偿债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使对医药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更加科学可靠.
作者:陈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