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廖丽娜;李鑫;黄菲;陶霞;陈万生;邬蓉

关键词:处方前置审核, 合理用药, 合格率
摘要:目的 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处方超剂量用药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7.10%降到0.14%,药物相互作用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0.49%降到0.06%,窗口不合理处方干预流转单平均降低了84%,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16年的79.31%上升到2017的97.79%.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够做到从源头上对医生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大公立医院均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内部控制制度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各家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陈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目的 检验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1.54%.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谦卑型领导均值为(5.00±0.96)分,工作投入的均值为(4.40±1.35)分.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β=0.64,P<0.01)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结论 护理管理者的谦卑程度水平较高,工作投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谦卑的护理管理者可以显著提升下属的工作投入度.

    作者:徐紫薇;董永欣;刘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DRGs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疾病负担评价

    目的 基于DRGs评价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全部老年住院患者的DRGs信息及医院感染信息,比较医院感染病例与非医院感染病例的时间消耗指数及费用消耗指数,分析老年医院感染病例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老年患者共计21 486例,其中院感病例578例,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B)、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E)、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F)3个主要诊断类别组中.以上3组中医院感染病例组的时间消耗指数分别为1.31、1.42及1.88,均高于非院感病例组,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中院感病例组的时间消耗指数为非院感组的1.86倍,差异为显著;医院感染病例组的费用消耗指数分别为1.96、2.02及1.96,同样明显高于非院感病例组,其中神经系统疾病院感病例组的费用消耗指数为非院感病例组的2.11倍,差异为显著.结论 医院感染显著增加老年患者的疾病负担,应进一步加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

    作者:韩叙;王力红;李小莹;仇叶龙;赵霞;张京利;马文晖;赵会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过劳状态及其影响分析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经常加班,过劳的现象已成为常态.基于工作时间视角分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过劳状态及其影响,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5个省的10家三级医院2 0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和岗位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显著差异,在三级医疗机构81.5%的医务人员都存在加班的现象,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对离职倾向有显著性影响等.

    作者:王黔艳;唐昌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目的 以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探讨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的成本管理策略.方法 通过成本管控范围的界定、成本的分类,运用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成本单元控制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在建立全成本管控体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科室在矩阵中的定位分别给予资源投放和使用的效益性、合理性、高效性评价,提出了个性化战略成本管控策略.结论 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建立较为完善的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个性化战略成本管控策略.

    作者:刘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集聚度的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描述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差异性与公平性,为合理制定护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2012-2016年全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关数据,采用集聚度方法计算区域内与区域间护理人力资源集聚度.结果 东、中、西部护理人力资源集聚度存在差异,区域内与区域间存在配置差异,且近5年差异未见缩小.结论 我国各省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差距明显,省际间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合理发展规划,科学引导护理人力资源流动方向,缩小各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内与区域间护理人力资源和谐发展.

    作者:程立辉;柏亚妹;宋玉磊;浦亚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深圳市市属三级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对比分析——基于DRGs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

    目的 使用DRGs和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从医疗质量、工作效率、费用控制多个维度对住院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两种方法的区别,为医院持续改进提供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精细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深圳市市属8家三级医院2015年的出院患者进行DRGs分组后,建立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再利用模型对2016年出院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预测和评价,并利用DRGs相关评价指数分析同期数据.结果 DRGs相关评价指数与DMIAES结果有所不同,后者经过疾病风险调整后,得到8家医院的ACMI值以及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O/E值,提示各家医院在住院医疗质量方面均有所改进,但大部分医院在费用控制和住院日管理方面尚有提高空间.结论 DMIAES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出院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更为公平、合理,更有利于医院的持续改进.

    作者:吴晓云;徐勇;刘莉;郭志武;陈霞;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HQMS数据库的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品牌学科动态监测模型构建

    为引导市属医院看大病、解难症,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借助HQMS数据库资源基于《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综合医院)》建立一套以疑难重症诊治、关键医疗技术、品牌学科例数多前10种手术与操作、疾病4个维度的品牌学科动态监测模型,以华南区域前五名医院和全国前五名医院为标杆在医疗服务能力、资源消耗、服务效率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纵向比较,有助于市属医院清楚了解品牌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在华南乃至全国的态势和市属医院自身发展不足与潜力.

    作者:尹丽荣;徐勇;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区域性医疗中心对医疗费用变动的作用及其决策价值

    目的 分析东部某省区域性医疗中心对区域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某省财务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贡献率指标分析其对全省费用变动的贡献度.结果 区域性医疗中心是区域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内涵式”扩张的非预期效应对区域医疗费用水平影响很大.结论 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的当务之急是切实有效地控制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水平和优化大型医疗机构的收费结构.

    作者:邓公满;宋杨;马子华;吴华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核心病种诊疗绩效分析及其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基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诊疗复杂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校正的核心病种评价专科水平及服务能力的方法.方法 使用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DMIAES)对深圳市市属12家公立医院2015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针对死亡率、住院天数、费用分别建模,在此基础上,再对2016年出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评价,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2个专业学科的评价为例,通过对核心病种及关键技术的ACMI、ACMP,死亡O/E,住院天数O/E,总费用O/E综合分析,来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水平及技术能力,并与深圳市品牌学科对比.结果 通过对疾病风险调整后的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评价的评价结果比较,对22个专业24个品牌学科进行了评价,专业排名第一位的品牌学科10个,占比41.67%,排名第二位的7个,占比29.17%;排名第三位的3个,占比12.5%;排名低于前三位的4个,占比16.67%.结论 使用基于核心病种的绩效评价系统,能可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并建议推广.

    作者:刘莉;徐勇;吴晓云;郭志武;陈霞;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级诊疗制度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分级诊疗制度下公立医院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会给公立医院带来众多挑战,如总诊疗量下降、业务收入降低、医务人员流动性增加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高新技术发展、运用DRGs重建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主动参与分级诊疗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路径参考.

    作者:方鹏骞;陈江芸;刘胜林;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目的 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处方超剂量用药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7.10%降到0.14%,药物相互作用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0.49%降到0.06%,窗口不合理处方干预流转单平均降低了84%,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16年的79.31%上升到2017的97.79%.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够做到从源头上对医生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廖丽娜;李鑫;黄菲;陶霞;陈万生;邬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间医疗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目的 研究目前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医院间的医疗信息共享意愿.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半结构化访谈得出潜在影响因素,提出假设模型;而后通过基于试验设计的情景角色扮演实验,以问卷为载体进行实验,并采用自助重抽样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修正和解释.结果 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一风险比、外部强制力均对医院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具有显著作用;技术能力、信任因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果表明,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风险比、外部强制力的提高均能有效提高医院的信息共享意愿.因此,对应的措施包括增强政府针对医院信息共享工作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监督,建立完善政府对医院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医疗信息共享的定点示范和普及工作.

    作者:张强;王丽亚;杨恒一;江志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深圳市建立市属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为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转变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医院运营绩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圳市市属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运行管理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公立医院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作者:胡鹏飞;尹丽荣;徐勇;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400例住院患者资料,对照组由200例未发生感染患者组成,感染组由20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组成.对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形成风险评估量表,对2017年6-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抗菌药物大量应用、年龄> 75岁、使用呼吸机、出现昏迷、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或动静脉置管、合并糖尿病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后的医院感染率为1.13%,低于评估量表建立前的2.80% (P< 0.01).结论 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作出分类预防,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关心;任慧;潘宇;李妍;王国华;王红韶;肖蓉儿;姚源;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施行现状与建议

    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诊疗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为病人提供一体化服务.目前主要在江苏省施行,实践表明,此模式可以有效破解现存的“看病难、看病繁、看病贵”问题.通过梳理文献,对近年来多专业一体化在我国的施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李诗麒;黄烈雨;徐阅;白冰楠;鄢锴灵;洪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医改形势下平均住院日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综合性的医院管理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效率.通过开展择日手术和日间病房、缩短医技检查及等待时间、实施临床路径等举措,合理、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作者:苏智军;林家荣;王友羲;郭孟玲;孙允宗;郑娟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在门诊失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将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相结合,对门诊预约失约患者的特征进行鉴别和归纳,以期为减少患者失约行为的发生,提高门诊预约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联合应用,鉴别出对失约行为具有显著效应的特征,并将其作为分类节点,构建决策树,终获得失约患者的特征组合.结果 在样本医院的妇科门诊中,预约提前时间≤1天的患者,预约提前时间>1天且≤2天并且预约新院区就诊的外地患者及预约提前时间> 20天的外地患者更容易发生失约行为.结论 可利用该模型,对预约患者的失约率进行预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失约行为的发生.

    作者:吴越;徐丛剑;程子桐;李斌;苏毓;李梦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国大型医院门诊流程优化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综述

    总结我国大型医院已实施的门诊流程优化措施以及其效果,分析可能影响实施效果的具体措施内容,为今后改善大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刘欣婷;阮崧;孙晓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深化医院学科建设的探讨

    为深化医院学科建设、践行精准化医疗,医院通过借鉴多学科协作诊疗实施经验,以优势学科为主导,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医院发展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通过对多学科协作诊疗开展形式、管理机制进行总结,并从患者满意度、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内涵建设等多方面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会会;韩玲;刘琴;连鸿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