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间医疗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张强;王丽亚;杨恒一;江志斌

关键词:医疗管理, 信息共享, 实证研究,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目前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医院间的医疗信息共享意愿.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半结构化访谈得出潜在影响因素,提出假设模型;而后通过基于试验设计的情景角色扮演实验,以问卷为载体进行实验,并采用自助重抽样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修正和解释.结果 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一风险比、外部强制力均对医院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具有显著作用;技术能力、信任因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果表明,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风险比、外部强制力的提高均能有效提高医院的信息共享意愿.因此,对应的措施包括增强政府针对医院信息共享工作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监督,建立完善政府对医院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医疗信息共享的定点示范和普及工作.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从优化门诊布局、预约诊疗、便民服务、信息技术、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等六大举措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并深入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作者:蔡培铭;刘昌明;林成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集聚度的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描述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差异性与公平性,为合理制定护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2012-2016年全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关数据,采用集聚度方法计算区域内与区域间护理人力资源集聚度.结果 东、中、西部护理人力资源集聚度存在差异,区域内与区域间存在配置差异,且近5年差异未见缩小.结论 我国各省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差距明显,省际间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合理发展规划,科学引导护理人力资源流动方向,缩小各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内与区域间护理人力资源和谐发展.

    作者:程立辉;柏亚妹;宋玉磊;浦亚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DRGs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疾病负担评价

    目的 基于DRGs评价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全部老年住院患者的DRGs信息及医院感染信息,比较医院感染病例与非医院感染病例的时间消耗指数及费用消耗指数,分析老年医院感染病例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老年患者共计21 486例,其中院感病例578例,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B)、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E)、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MDCF)3个主要诊断类别组中.以上3组中医院感染病例组的时间消耗指数分别为1.31、1.42及1.88,均高于非院感病例组,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中院感病例组的时间消耗指数为非院感组的1.86倍,差异为显著;医院感染病例组的费用消耗指数分别为1.96、2.02及1.96,同样明显高于非院感病例组,其中神经系统疾病院感病例组的费用消耗指数为非院感病例组的2.11倍,差异为显著.结论 医院感染显著增加老年患者的疾病负担,应进一步加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

    作者:韩叙;王力红;李小莹;仇叶龙;赵霞;张京利;马文晖;赵会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目的 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处方超剂量用药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7.10%降到0.14%,药物相互作用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0.49%降到0.06%,窗口不合理处方干预流转单平均降低了84%,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16年的79.31%上升到2017的97.79%.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够做到从源头上对医生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廖丽娜;李鑫;黄菲;陶霞;陈万生;邬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级诊疗制度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分级诊疗制度下公立医院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会给公立医院带来众多挑战,如总诊疗量下降、业务收入降低、医务人员流动性增加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高新技术发展、运用DRGs重建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主动参与分级诊疗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路径参考.

    作者:方鹏骞;陈江芸;刘胜林;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患者参与价值共创对医患双方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患者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和经验,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在缩小,患者能够参与疾病诊疗过程,与医务人员一起商讨治疗方案,甚至可以大胆质疑对其施加治疗的医生.文章在阐述价值共创内涵、患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患者参与价值共创对医患双方产生的影响,了解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阻碍,促进价值共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倡导患者参与、医患共同合作提高疾病诊疗效果.

    作者:麦舒敏;王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深圳市建立市属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为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转变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医院运营绩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圳市市属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运行管理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公立医院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作者:胡鹏飞;尹丽荣;徐勇;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目的 以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探讨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的成本管理策略.方法 通过成本管控范围的界定、成本的分类,运用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成本单元控制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在建立全成本管控体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科室在矩阵中的定位分别给予资源投放和使用的效益性、合理性、高效性评价,提出了个性化战略成本管控策略.结论 补偿机制改革背景下,建立较为完善的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个性化战略成本管控策略.

    作者:刘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电子病历作为诉讼证据应用困境及完善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系统中电子病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是作为证据时,在认定电子病历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上存在问题.有鉴于此,对电子病历的证据三性确有研究必要.从电子病历内涵界定入手,发现电子病历在诉讼中的应用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加强对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以期对电子病例在医疗损害诉讼中应用的理论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张赫楠;司令;冷滨;瞿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间医疗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目的 研究目前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医院间的医疗信息共享意愿.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半结构化访谈得出潜在影响因素,提出假设模型;而后通过基于试验设计的情景角色扮演实验,以问卷为载体进行实验,并采用自助重抽样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修正和解释.结果 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一风险比、外部强制力均对医院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具有显著作用;技术能力、信任因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果表明,认可与认识因素水平、效益-风险比、外部强制力的提高均能有效提高医院的信息共享意愿.因此,对应的措施包括增强政府针对医院信息共享工作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监督,建立完善政府对医院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医疗信息共享的定点示范和普及工作.

    作者:张强;王丽亚;杨恒一;江志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能部门岗位评价的实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积极探索人事管理体制变革的新思路,实施了职能管理部门的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经过岗位梳理、模型建立、封闭评价、结果分析等各项步骤,得出全院职能管理部门227个岗位的分级分档情况,为绩效、薪酬管理、组织架构合理性奠定基础.

    作者:王慧卿;杜圣普;汪大伟;李琛;黄维;金昌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目的 检验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1.54%.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谦卑型领导均值为(5.00±0.96)分,工作投入的均值为(4.40±1.35)分.谦卑型领导对护士工作投入(β=0.64,P<0.01)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结论 护理管理者的谦卑程度水平较高,工作投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谦卑的护理管理者可以显著提升下属的工作投入度.

    作者:徐紫薇;董永欣;刘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国大型医院门诊流程优化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综述

    总结我国大型医院已实施的门诊流程优化措施以及其效果,分析可能影响实施效果的具体措施内容,为今后改善大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刘欣婷;阮崧;孙晓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核心病种诊疗绩效分析及其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基于DMIAES疾病风险调整模型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诊疗复杂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校正的核心病种评价专科水平及服务能力的方法.方法 使用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Diseas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Analytic and Evaluation System,DMIAES)对深圳市市属12家公立医院2015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针对死亡率、住院天数、费用分别建模,在此基础上,再对2016年出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评价,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2个专业学科的评价为例,通过对核心病种及关键技术的ACMI、ACMP,死亡O/E,住院天数O/E,总费用O/E综合分析,来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水平及技术能力,并与深圳市品牌学科对比.结果 通过对疾病风险调整后的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评价的评价结果比较,对22个专业24个品牌学科进行了评价,专业排名第一位的品牌学科10个,占比41.67%,排名第二位的7个,占比29.17%;排名第三位的3个,占比12.5%;排名低于前三位的4个,占比16.67%.结论 使用基于核心病种的绩效评价系统,能可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科的临床服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并建议推广.

    作者:刘莉;徐勇;吴晓云;郭志武;陈霞;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医院新型供应链SPD管理模式的绩效考核指标研究

    医院新型供应链SPD物资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但是新管理模式的采用也会带来新的风险,这就要求医院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关键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对合作方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设计了SPD物资管理模式下绩效考核指标,以便更好地监督和控制SPD第三方公司的配送工作.

    作者:夏培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区域性医疗中心对医疗费用变动的作用及其决策价值

    目的 分析东部某省区域性医疗中心对区域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某省财务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贡献率指标分析其对全省费用变动的贡献度.结果 区域性医疗中心是区域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内涵式”扩张的非预期效应对区域医疗费用水平影响很大.结论 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的当务之急是切实有效地控制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水平和优化大型医疗机构的收费结构.

    作者:邓公满;宋杨;马子华;吴华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HQMS数据库的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品牌学科动态监测模型构建

    为引导市属医院看大病、解难症,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借助HQMS数据库资源基于《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综合医院)》建立一套以疑难重症诊治、关键医疗技术、品牌学科例数多前10种手术与操作、疾病4个维度的品牌学科动态监测模型,以华南区域前五名医院和全国前五名医院为标杆在医疗服务能力、资源消耗、服务效率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纵向比较,有助于市属医院清楚了解品牌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在华南乃至全国的态势和市属医院自身发展不足与潜力.

    作者:尹丽荣;徐勇;林汉城;王大平;罗乐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真因验证”评析

    目的 分析在第五届全国品管圈大赛“三级医院综合组”中,“真因验证”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对大赛现场评审意见及参赛资料进行案例讨论、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各参赛队在真因验证环节存在“特性要因项目来源不正确”“要因分析不全面、不透彻”“要因圈选不合理、不准确”“真因验证方法不正确”“真因在对策拟定中的运用不正确”等问题.结论在未来品管圈活动开展过程中,需“结合临床实际,正确应用解析方法查找要因”“加强逻辑检查,进行圈选要因之间的整合”“加强真因验证指标的量化处理”“尝试利用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等方式进行真因验证”“正确应用真因指导对策拟定和实施”.

    作者:余波;王棪;曾艺鹏;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深化医院学科建设的探讨

    为深化医院学科建设、践行精准化医疗,医院通过借鉴多学科协作诊疗实施经验,以优势学科为主导,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医院发展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通过对多学科协作诊疗开展形式、管理机制进行总结,并从患者满意度、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内涵建设等多方面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会会;韩玲;刘琴;连鸿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在门诊失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将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相结合,对门诊预约失约患者的特征进行鉴别和归纳,以期为减少患者失约行为的发生,提高门诊预约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二值响应模型与决策树联合应用,鉴别出对失约行为具有显著效应的特征,并将其作为分类节点,构建决策树,终获得失约患者的特征组合.结果 在样本医院的妇科门诊中,预约提前时间≤1天的患者,预约提前时间>1天且≤2天并且预约新院区就诊的外地患者及预约提前时间> 20天的外地患者更容易发生失约行为.结论 可利用该模型,对预约患者的失约率进行预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失约行为的发生.

    作者:吴越;徐丛剑;程子桐;李斌;苏毓;李梦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