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西明
大型公立医院资源点多、面广,容易造成管理的滞后,若能对现有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将对缓解资源紧张有一定的意义.文章探讨了成立公立资源中心这一管理模式,并以研究公共病区、内镜中心等为出发点,分析了重点、难点和缺点,得出结论,认为建立公共资源平台对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和规范管理均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磊磊;孙林辉;李铁军;陈兵;董自西;周文宝;尹跟旭;魏家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开展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通过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的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实施有效管理,降低药品生产流通成本,同时取消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加成,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实施基本药物的医疗机构由于药费费用的下降,导致需求增加,将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有利于患者从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进而缓解“看病难”问题.但另一方面部分患者由于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的限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而流向二三级医院,部分医生由于收入降低而失去了工作积极性,更多的甚至将门诊患者转至上级医院.这些原因却又可能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药物实施后门诊量明显下降.
作者:陈丽;杨洪伟;梁小云;李珍;李佳;金承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程江,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新疆医学会常务理事,自治区感染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医院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者服务委员会常务理事,自治区医院后勤管理学会委员,昌吉州医学会会长,昌吉州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华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他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医院管理工作,在传染病诊治、医院管理方面得到新疆医疗专业领域的高度认可.多年来,他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荣获“中国百位杰出优秀医院院长”、“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百位杰出功勋人物”、“新疆天山英才”、优秀共产党员、昌吉州“十佳”支持关心红会的好领导、昌吉州无偿献血优秀组织者、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等称号.他本人先后撰写医学论文20余篇,完成昌吉州科研成果5项,荣获昌吉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作者:孟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享有“南湘雅”美誉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建于1906年,是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的唯一的西医院,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也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南大学的附属医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临床医技科室和亚专科81个,编制床位3 500张,员工近5 000人,年门急诊量超过2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0万人次,年大中型手术6万台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数量居全国医院第四位).
作者:伍西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作为首批原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自2009年10月开展临床路径.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声带息肉或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3个病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药费用、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入径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药费用均下降,医疗安全与质量指标显著上升.
作者:曾勇;王跃建;章成国;陈露诗;廖珊;于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和管理现状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加强管理,保障洁净手术部有效运行.方法 回顾性分析洁净手术部检查资料,了解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 洁净手术部的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定期监测.结论 洁净手术部的管理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挑战.需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运行和管理的措施,以保障洁净手术部的安全运行.
作者:李清;刘玮;张俊;卫燕;李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对运输人员进行工作量分析和运送人力分析,以满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的药品配送需求.方法 根据自身硬件和软件条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运输工作量和运输人员的人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再利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对药品配送中的硬件准备和路径选择拟定PIVAS所配药品的运送需求.结果 从硬件准备到路径选择,同时结合统计学计算运输工作量和运输人员的人力分析,从实际出发使医院内部物流能满足PIVAS所配药品的运送需求.结论 PIVAS配置长期医嘱,同时也能承接临时医嘱的配置,完善的物流配送是保证其正常动作的基础.
作者:焦亚萍;叶华;王锦珠;陈慧;张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指导医院应急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凯撒模型的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面临的各种潜在危害加以识别,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明确应对重点.结果 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医院目前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确定医院需要优先应对的突发风险事件,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结论 灾害脆弱性分析是医院识别风险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依据,是将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威胁和伤害降到低程度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作者:姚瑶;刘瑞林;李妙;袁方;陈浩;吴潇潇;张梅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介绍了一个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安全的模型——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及该模型的设计理念、具体实施方法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对我国的患者安全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周山;朱智明;刘震宇;陈汝雪;张伟;王光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住院日指标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还能够降低患者负担,同时,帮助医院在不降低诊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是用来评价医院床位使用效率的工具.文章复习了近30年文献,介绍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总结经验,为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未来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研究支持.
作者:张文婷;王蕾;赵辉;李军;邢红娟;刘爽;韩优莉;毛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系统阐述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人才树”工程构建的背景和内涵,即建立人才“基底—树干—树冠”三级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介绍了医院推行“人才树”工程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并就推行医院“人才树”工程在符合医学人才个体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律、符合医院群体人才共同进步的客观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作者:易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整体医疗管理是在整体论和医学整体观启发下产生的医院医疗管理新理论.医院整体医疗管理弥补了传统医院医疗管理模式的不足,对促进医院服务由医疗救治模式向院前、院内、院后全程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实行医院整体医疗管理的必要性,讨论了整体医疗管理的思想基础、变革目标以及基本运作模式.
作者:向月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九江、株洲和武汉三市为例,分析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现状和问题.方法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问卷调查44家医院160名院长,访谈10位卫生管理知情人,对院长的教育和专业情况、选拔方式和专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院长学历较高但以学医为主;绝大多数存在一肩多挑的现象,专职程度较差;半数以上院长由上级委派,公开招聘虽被看好但难以实施.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程度较低,应从卫生管理教育、选拔任用、绩效考核与和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快改革.
作者:谢金亮;姚洪武;邹俐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建立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评估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在充分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咨询的基础上设计评估量表,调查对象为江苏省13家三级医院专兼职管理人员,共收回有效问卷507份.结果 评估量表的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84,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00;因子分析结果提取5个公因子,其中3个基本与预设纬度“职业基本道德”、“职业态度与意识”、“职业行为与习惯”相吻合,另两个公因子分别对应“职业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两部分,可以考虑将评估量表分为5个纬度.结论 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评估条目较为合理,结构效度较好,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冯玉波;哈维超;沈昊;宋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介绍了实施医疗质量常态化监管长效机制具体方法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建立分级常态化医疗质量巡查制度,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监控,落实核心制度的执行力,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叶舟;马金红;付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深化家庭医生首诊职能的实施.方法 设立激励机制,赋予家庭医生使用三级医疗机构资源的权限,对通过家庭医生首诊的患者给予优先处理措施,向家庭医生反馈患者就诊信息.结果 接受家庭医生首诊的55名患者对服务的评价较为积极.结论 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通过家庭医生首诊的实施获益.
作者:宓轶群;陈珮;李晖;周剑锋;秦逸;刘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负荷.方法 选择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并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6例,统计每位患者每日直接护理项目工作频次、操作时间以及间接护理工作时间.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直接护理工作时间为(295.38±64.74)分钟/病人,间接护理工作时间为45.51分钟/病人/24小时,每位患者的平均护理工作时间为(623.60±140.09)分钟.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负荷以手术日大,其后逐步递减;提示护理管理者在配备护理人力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作者:马玉霞;韩琳;闫慧婷;刘美玲;张菊霞;范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德国医院非常重视质量管理.政府推动、法律保障、质量评审认证机构、医疗保险公司等社会监督体系、专业的领导决策层和科室管理人、专职的质量管理专员、质量管理委员会等,构成了德国医院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基础,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践BSC、KVP、CIRS和PDCA等管理新思维,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路振宇;郭传骥;郭启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公立医院以调整收入分配为主要目的,在缺乏工作分析的条件下进行了岗位设置,设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这3类岗位.由于工作目标局限于眼前现实, “身份管理”的历史问题不能一时解决,管理水平难以快速提升,岗位设置在设岗、定级和考评等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未达到满意效果.岗位设置实施至今,面临续聘和岗位说明书更新调整,公立医院需要围绕岗位设置做好人员准入、培训和考核,需要推进人才队伍的团队建设、进行人员配备,也需要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及时审查和调整岗位设置内容,还需要辩证地运用因人设岗和因岗设人,努力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能,由此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岗位设置的成效,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作者:蒋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分析了医学生医疗职业风险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加强医学生医疗职业风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职业道德的学习、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构建医学生医疗职业风险教育体系等建议.
作者:钱瑜;徐瑛;王金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