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应急能力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李清;卫燕

关键词:应急能力, 医院, 医疗质量
摘要:为帮助所属医院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应急能力管理,从2009年开始,我们对所属医院进行了每年2次的病房应急能力专项检查.该专项检查涉及到内科、外科、麻醉科等重点科室,包括急会诊医师到达时间、抢救车物品情况、病房突发事件流程、护士应变能力、总值班现场协调情况等内容.本文仅就急会诊医师到达时间、病房突发事件流程及护士应变能力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的总体设计

    激发医院核心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是医院长期关注的一个方面.从医院绩效管理实际出发,介绍了医院实施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考核原则和考核步骤.

    作者:熊占路;姚尚龙;孟浦;杨华平;胡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院病床安排合理性的评价与优化模型

    评价某医院病床安排的合理性需要设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病床的合理安排,对于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平均工作日、入院满意度和出院满意度这几个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这5个指标建立了病床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方案.后,设立和计算出了每个病人的优先级,建立一种动态控制排队模型,再用效益函数进行了评价.1 评价方案的建立1.1 评价指标的确定从医院的角度来说,病床安排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病床的使用效率,病床使用效率通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平均工作次数这3个指标来衡量.从病人的角度来说,病床安排的合理性取决于病人的感受,即入院满意度和出院满意度,这里病人的感受只考虑排队时间和逗留时间,忽略医院的服务质量.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以上述5个指标构成指标体系.

    作者:邹长福;李炳照;陈海燕;范森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3年来,在各个改革领域都有所探索并形成初步思路.有的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锐意创新、大胆探索,有的在便民惠民措施方面真抓实干、亮点频出,有的围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鼓励多元化办医等方面认真履行、扎实推进.总体来说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获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改革中仍存在不少困惑,体制机制改革未形成统一趋势、调动和保障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机制亟待建立、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仍不明显,这些都为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挑战.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将从明确公立医院定位、制度机制设计等方向上寻求突破点.

    作者:方鹏骞;李璐;李文敏;罗桢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研究进展

    外科手术已成为构成全球卫生保健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为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工作质量,应加强外科手术分级管理,推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及手术权限分级授予管理工作.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介绍了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的相关概念、内涵,外科手术管理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相磁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展望.

    作者:马金红;姚华;付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国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审查制度研究

    医疗保险在成为医疗服务的主要付费者后,为避免医务工作者因道德风险产生过度医疗,确保医疗服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建立了医疗服务审查制度,以达到费用控制和质量保障两大作用.但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是一对矛盾体,加上审查标准不一致、相关规范不全面、审核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使得台湾医疗服务审查制度饱受医疗机构的不满和诟病,尽管如此台湾在此方面还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解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审查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大陆相关制度的制订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张智国;张群;赵颖旭;江芹;于丽华;张振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在准入后管理中的定位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专题组的讨论,发现目前对于医师定期考核存在将工作走过场、将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理解为考试或者是一种“运动式”的管理等几种认识上偏差.医师定期考核制度的定位应该明确为行业管理职能,并进一步明确了医师定期考核制度的重点对象应该为考核周期内或存在一些不当行为的医师,或未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医师.

    作者:谢洪彬;贝文;邓志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抓住电子病历应用共享核心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

    国家卫生部对电子病历应用水平验收主要是对医院、区域电子病历共享进行验收,意在促进区域协同医疗和全民健康管理.长安医院紧紧抓住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这一契机,努力建设数字化医院,获得国家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考核全国第一,医院建设获得全面推进.

    作者:王景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师定期考核制度操作流程的再设计

    针对目前医师定期考核制度操作流程中的8种缺陷,提出制度操作流程改造的策略,并明确流程改造后应该建立《执业医师专业守则》,接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完善医师重新注册制度.

    作者:谢洪彬;贝文;黄锐;王跃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日间手术治疗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

    1 日间手术治疗模式的发晨趋势日间手术(day surgery)亦称非住院手术( ambulatory surgery)、当日归宅手术,是指手术病人在入院前做完术前检查、麻醉评估,然后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24小时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1].此种模式先由苏格兰儿外科医生Nicoll于1909年报道,由于当时医学界对这种模式未予肯定和支持,使之发展缓慢,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Nicoll的观点才被慢慢接受,并不断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间手术模式在欧美国家得以迅猛发展,这主要是得益于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同时与1995年由12个国家和地区的日间手术协会共同组建的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的大力推广不可分割.20多年来,日间手术量在欧美国家稳步增长,近期很多国家已然占其择期手术的60%以上.在丹麦、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分别达到89%、87%和80%[2].

    作者:马洪升;戴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在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20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科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盲点调查成绩和现场督查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比室间质评能更客观地反映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影响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成绩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室内质控专业数和室间质评专业数.结论 建立健全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制度,完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伟灵;张伟胜;叶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训为政——医院管理应倡导的方向

    1 医院管理引入“以训为政”的理念1.1 以训为政释义笔者将以训为政定义为以培训带管理.《说文》中说:“训,说教也.”其本义为教育、教导.即对管理者晓之以管理之义、管理之术,促其悟管理之本,得管理之法,终丰硕其管理之果,也就是说培训提高一名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使其管理行为变成自觉且高效的行动,达到政通令行的目的,培训的过程和结果即为高效的管理.1.2 以训为政是提高医院管理效能的重要方略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内有些管理者尤其是个别专业科室科室主任暴露出的执行力不足、管理能力低下等问题困扰着决策者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难题,提出“以训为政”这一理念并付诸实施,对主任们补上管理这一堂课,当是务实之举.这是一种在管理上授人以渔的方略,是对医疗机构内各级各类管理干部实施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促使其管理素质不断提高,进而提升全院管理效能的一种施政理念.2 实施以调为政的“三合”、“三重”和“三忌”综观目前各医疗机构管理现状和我们的经验,要达到以训施政的目的,笔者认为要做到“三合”、“三重”和“三忌”.

    作者:赵业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国医院后勤服务协同的现实障碍分析

    医院后勤服务的运营不仅涉及与医院医疗服务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而且也涉及各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问题.尽管医院后勤服务运营中存在着很多协同的机会,但在现实中却存在很多阻碍.从市场、制度、人力资源方面探讨了阻碍协同达成和协同效益发挥的原因,对医院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及行业的发展,推进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正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上海地区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旨在通过对我院岗前培训8年经验的总结,摸索出一套在医院文化背景下的岗前培训体系.方法 采用问卷方法对2007-2009年新员工岗前培训效果进行匿名调查,并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结果 调查对象中76.63%的员工对师资配置情况及课程设置情况表示满意,54.08%的员工对培训时间与进度表示很合适,69.47%的员工对培训保障措施表示满意,69.42%和80.08%的员工分别对授课形式和培训受益情况表示满意.结论 医院文化及人文医学培训是医院人力资源处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这对每个从医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岗前培训中培训师的授课技巧、专业知识及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不断完善内部培训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作者:陈玮;费健;姜昌斌;袁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妇产科住院总医师培训模式的探讨

    住院总医师制度是医院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住院总医师培训过程中,实行主动申报和严格遴选,进行岗前培训: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强化考核,进行规范化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晓薇;王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追踪方法学(TM)在医院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医院评价方法的缺陷要求在新一轮医院评价中创新医院评价方法.研究对追踪方法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海南省应用追踪方法学开展医院评价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后提出了对我国医院评价工作的建议.

    作者:梁铭会;董四平;刘庭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院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之个人考核

    介绍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中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以及各指标的具体内涵及计算方法,并且引入了管床系数、手术系数、手术权重和标准手术量等概念.后,采用区分度对2010年某内科的个人绩效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科室2010年度个人绩效值的区分度很高.

    作者:熊占路;孟浦;齐磊;付新巧;张义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随机系数模型衡量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成本管理绩效

    使用随机系数模型估计医疗组织成员的学习率,衡量组织学习的绩效,并且实证性地采用中国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数据库,比较台湾医学中心医院对内视镜胆囊切除手术成本控制的学习绩效.通过研究的理论性与实证性,组织管理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到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力与不同团体和组织之间的学习率差异.

    作者:陈柏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及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医学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医学信息技术正引发一场临床技术革命.笔者对广州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电子病历建设和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了解广州地区电子病历建设和使用的现状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广州地区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信息中心主管.1.2 调查方法对广州地区总共28家三级甲等医院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东山和白云共6个行政区域内各以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0%进行抽样,共抽取22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22家医院中建立并已使用电子病历的医院有19家,对这19家医院的信息中心主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应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调查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答卷,现场收回.问卷收回后对数据进行审核并编码.全部数据的录入与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作者:周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应急能力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为帮助所属医院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应急能力管理,从2009年开始,我们对所属医院进行了每年2次的病房应急能力专项检查.该专项检查涉及到内科、外科、麻醉科等重点科室,包括急会诊医师到达时间、抢救车物品情况、病房突发事件流程、护士应变能力、总值班现场协调情况等内容.本文仅就急会诊医师到达时间、病房突发事件流程及护士应变能力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李清;卫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实验室关键过程的质量指标和规范

    以国外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新经验为基础,提出一种识别实验室关键过程质量指标,并制定不同医疗环境下其所对应的质量规范的方法.要求参与实验室每2个月提供1次其实验窒当期的质量指标数据,并以中位数为初步规范.共识别了12项关键过程质量指标,其中包括分析前3项,分析中4项,分析后5项,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应给予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指标更多的关注.

    作者:曾蓉;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