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文化建设助推医院发展的实践探索

夏友良;陆妹娟

关键词:文化, 医院, 发展
摘要:我院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改革制度、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医院文明服务形象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1 “改革制度”篇1.1 主要方法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把医院文化融人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去,逐步形成富有医院文化特色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对行为规范的主导作用,促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1].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黑龙江省县级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适用于黑龙江省县级医院的绩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县级医院开展绩效评价、改善绩效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应用文献分析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评价模型和初始指标库,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运用关键绩效指标理念构建了以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医疗费用、综合管理及满意度评价为核心维度的县级医院绩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结论 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能有效反映县级医院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作者:赵苗苗;吴群红;郝艳华;常程;王赟;康正;高力军;宁宁;崔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目的 通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进行基线调查后,进行多手段干预,用SPSS1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从干预前的2.06种降到干预后的1.78种,抗菌药物治疗的平均费用从干预前的1 038.26元降到干预后的696.21元,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从干预前的6.99天下降到干预后的5.81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从干预前的13天下降到干预后的10天,其他多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效果显著,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朱君荣;陶宜富;刘军;赵太宏;朱余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与分析

    目的 根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补充指标调研,分析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补充指标,对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3.0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82%,注射剂使用率为22.11%,通用名使用率为98.47%,抗菌药物的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为28.81%,处方平均金额为47.65元.结论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医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吴萍;赵艳侠;强敞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2011年,中共大庆市委提出了提前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于卫生行政部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谋划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实施“14561”(即1个中心、4个基础、5个创新、6个对接、1个转变)发展战略.

    作者:康立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前后医保拒付费用处理对比研究

    医院财务应如何处理才能正确反映医院真实的经营情况,避免明盈实亏等现象,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通过对当前医院医保病人医疗费用及拒付费用核算方法进行回顾,与2010年12月国家财政部下发、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做对比,指出前者之缺陷,肯定后者在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提高医院会计效用、完善医院会计制度以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甘培艳;戴春勤;李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以文化建设助推医院发展的实践探索

    我院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改革制度、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医院文明服务形象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1 “改革制度”篇1.1 主要方法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把医院文化融人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去,逐步形成富有医院文化特色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对行为规范的主导作用,促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1].

    作者:夏友良;陆妹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

    卫生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对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实现了与企业会计准则部分接轨.与此相对应的是,已经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医院,需要根据新的制度对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与细节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相关规定非常笼统,只是初步提出了医院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对象的划分不够科学,对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缺乏现实指导意义.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充实了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内容.通过分析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所涉及的变化与调整,结合成本核算的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韦健;王晓飞;蔡晓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国公立医院多元监督模式的构建

    为保证公立医院服务质量,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完善和重建我国公立医院监督模式.基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双重角度,基于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针对我国公立医院监督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公立医院多元监督的模式.

    作者:邹婧睿;方鹏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医师薪酬分配与绩效实证研究

    目的 研究基于绩效的临床医师薪酬分配办法和适当拉开薪酬差距是否能有效提升医院的绩效水平.方法 采用变异系数衡量临床医师的薪酬差距,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医院的绩效提升水平.结果 外科医师薪酬差距拉开幅度大,其余依次为儿科、内科和医技科,2006-2010年医院绩效优于对照医院.结论 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基于绩效适当拉开薪酬差距,激发临床医师的积极性,增强医疗团队活力,提高绩效水平,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作者:顾松涛;徐卫国;是俊凤;蒋颖轶;李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公立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的研究综述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等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药事服务费的相关研究随之出现,但由于对药事服务费的定义存有不同理解.目前对药事服务成本的测算尚未有统一的方法.通过对药事服务费的概念及存在的争议、药事服务费的测算现况及存在问题的综述,有助于在总结现有不足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思路.

    作者:张辽;潘梁军;蒋丽娣;郭喜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美国医师薪酬支付方式改革的几种模式探析

    通过对美国在联邦医疗保险体系中实行的不同薪酬支付方式(按绩效支付、按治疗事件支付、责任性医疗组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及美国薪酬体系改革几种模式的介绍,了解各种支付方法改革的目的、形式和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冉利梅;冯友梅;刘智勇;姚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国台湾地区医院信息化管理考察报告

    作为全民健保政策(相当于国内的医保制度)的预热前奏,我国台湾地区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90%以上的医院使用计算机管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1].在数字化方面,台湾地区医院努力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架构、无片化的看片系统、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化照护系统、U化(无所不在)的信息系统,通过资料挖掘(Data Mining)、在线及时分析(OLAP),强化临床研究及教学工作,将数字化科技手段融入全体员工的工作中,以提升效率,节省成本.台湾地区的医疗流程和管理模式与大陆有诸多相似之处,借鉴他们的经验,对研发和优化大陆HIS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作者:包黎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安全核对表的实施与应用分析

    如何降低外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尤其是如何避免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事件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8年发起了“安全手术确保病人安全”活动,明确了安全手术的10个基本目标,并制定了手术安全核对表.安全核对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外科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后病人离室前进行,强调了对病人安全细节的核对和专业问题的交流.简洁、高效的手术安全核对制度不仅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开始使用该核对表.

    作者:朱斌;黄宇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图书馆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实践探讨

    1 医院图书馆开展“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1.1 “以人为本”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1].而个性化服务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把整理信息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即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需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

    作者:金鸥;王剑华;张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于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的探讨

    目的 探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提高医院手术病人的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与前一年度院平均值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手术责任心,预防再手术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管工作.

    作者:陆叶珍;余华;杨燕;马戈;赵百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国医疗纠纷调处第三方援助机制现状及效果分析

    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不能很好地满足医患双方的需要,促使各地探查一种高效低廉的解决途径.第三方介入解决医患纠纷,即医疗纠纷调处第三方援助机制在我国为数不少的地方进行了探索.作为原有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补充,这种机制在化解医患纠纷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医患双方和社会的肯定,符合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时代要求.

    作者:李婧;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纠纷协商方法探讨

    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发生转变.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受到社会与法律的制约,病人及其家属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期望值和医疗需求不断提高.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场所,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日益增大.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素质偏低[1],其妇产科、儿科、门诊输液室都是高风险科室,更易引发医疗纠纷.特别是2010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发生患者家属刺伤主持处理医疗纠纷的副院长事件,使如何正确处置医疗纠纷成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关注的焦点.

    作者:肖波涛;梅进华;邹晓倩;饶永红;陶磊;吴素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做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近70年来给人类防治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同时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一方面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造成了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致使一些有效的抗菌药物不断减效甚至失效,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安全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立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职业性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职业性暴露和职业性伤害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管理对策.方法 整群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共7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种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以锐器伤(49.61%)高:各种职业性暴露的发生率以长期接触消毒灭菌剂(70.31%)高:针刺伤发生人次占锐器伤的70.82%: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吸药、配药、加药和回套针帽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职业性伤害与工龄、性格特征、工作紧张、经常性不规范操作、防护意识等有关.结论 医院管理层应提高对职业性伤害的重视程度,建立职业性伤害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完善防护设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作者:许珊丹;程光文;曾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思考

    医疗鉴定是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官确认医方是否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关键环节,其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法官能否公正裁判案件、合理化解医疗纠纷.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两个方面分析,提出对我国医疗鉴定制度的相关建议和设想.

    作者:孟晶秋;姚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