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仁;李长远;潘洪润;吴丹;王碧艳;阳素琼;刘思洋;史玉清;王芳
目的 分析一起皮肤炭疽病疫情暴发的原因,查明传播链,制定防治措施,为类似疫情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点消毒、培训宣传以及控制传染源等综合措施.结果 本次暴发炭疽病疫情的传染源是病死黄牛,患者因宰杀和剖剐病牛感染.参与宰杀和剖剐的村民12人中,4人出现典型炭疽样皮肤病变,2例皮损物涂片镜检均检出典型的炭疽芽胞杆菌,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加工和食用牛肉的密切接触者528人,医学观察14 d后无新发病例.疫情发生后按相关处置原则要求展开现场紧急处置,清查并收缴病牛肉和牛皮,统一消毒销毁;对牛圈、病家环境、污染器皿和宰剖地等消毒处置,疫情未发生扩散.结论 对炭疽疫情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可有效控制流行.
作者:李文鹏;陈斌;刘颖;沈青;沈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隆回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县CDC连续抗病毒治疗>12个月的115例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CD4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与治疗前基线比较,治疗6个月或12个月的CD4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但组间CD4细胞计数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毒完全抑制者占72.2%(83/115),不同治疗时间病毒完全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改变、恶心呕吐、疲倦、眩晕和皮疹等,经及时处理,大多在治疗3个月内减轻或消除,治疗1年后极少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隆回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
作者:曾宪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用修订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中山市成年居民膳食质量,为其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2015年对984名18~65岁居民进行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计算食物的人均每日摄入量,用DBI-07评分法和A、B、D、E模式评价居民膳食质量.结果 居民膳食质量整体处于低度失衡状态(DQD=20.5±6.4),主要问题是低度摄入不足(LBS=16.4±7.3);膳食质量男性、≥硕士学历、月收入≥6 000元者较好,≥50岁组膳食质量较差.在A、B、D、E4种膳食模式中,以较优模式A(64.7%)为主,B模式(31.2%)次之.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膳食低度失衡.总体上蔬菜、水果和奶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摄入过量.应加强宣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
作者:陈夏威;郭艳;蔡春生;何伦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乡级接种门诊服务能力,调查接种率,改善规范环境下可及性乡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方法 对全省所有乡级接种门诊服务能力进行普查及LQAS法接种率调查,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1 114家接种门诊专职接种人员平均2.7人,有36%接种门诊的接种人员配置不足.除麻风疫苗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大年龄组加强免疫剂次外,其余各疫苗以乡为单位接种率≥90%的乡镇数占比均≥9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常住人口和流动儿童数多、专职接种人员少、门诊面积不达标、接种室未配备空调是漏种的危险因素;服务半径大、专职接种人员少、补助加班费低、门诊面积不达标和接种室未配备空调是不及时接种的危险因素.结论 目前规范环境下福建省接种服务可及性良好.强化门诊服务建设是提高乡级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的核心,提高接种人员主观能动性是可及性乡级接种门诊服务的建设重点.
作者:周勇;倪倩钰;林岩;潘伟毅;蔡志坤;张山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鹿城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评估疫苗接种率水平.方法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辖区30个居委会(村)适龄儿童420人开展接种率调查.结果 调查适龄儿童420人,建证、建卡率及卡证相符率均为100.0%.“五苗”基础免疫单苗接种率均>90.0%,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3.3%,“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89.8%;新增流脑和乙脑疫苗合格接种率分别≥95.0%和>90%;“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9.3%.2013年出生儿童共208人,甲肝疫苗合格接种率91.4%.本地户籍儿童的HepB、DTP合格接种率、“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MenA第2剂合格接种率与“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结论 鹿城区适龄儿童总体合格接种率水平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对传统“五苗”和新增流脑、乙脑疫苗的接种,加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查漏补种.
作者:叶晓丹;赵东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来台就学正式学制的大陆研究生来台后生活适应状况,探讨社会人口学变量、生活压力、复原力及学习满意度对生活适应的影响.方法 以结构式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立意取样,以2011学年大学正式学制的大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果 共发出问卷156份,有效问卷110份(70.5%).问卷得分由高到低: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学校课业压力、未来发展压力、家庭影响、人际关系压力);学习满意度(行政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环境、教师教学、学习效果、课程内容);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日常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分析发现,女性、在台有亲友协助处理紧急事件、无经济压力者复原力、生活压力、学习满意度与生活适应性更高;生活压力与生活适应呈负相关.结论 建议在大陆学生就学相关政策尚未改变前,学校成立大陆学生奖学金、制定实习就业方案、定期举办课业座谈会及组织文化交流体验活动等,协助其早日适应来台生活.
作者:陈昭蓉;李思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监测农村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寄生虫污染水平,为防控污染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16年按照监测方案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南平市建阳区和邵武市抽取20个不同的行政村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1份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土壤蛔虫卵和重金属铅、镉、铬,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污染水平.结果 4年共检测农田土壤160份,活蛔虫卵检出率55.0%,中位数200个/kg,大值15 000个/kg.本研究农田土壤属Ⅱ类,按二级标准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镉0.47、铅0.18、铬0.21,内梅罗污染指数0.55.结论 南平市农田土壤蛔虫卵处于中重度污染水平,应采取改水改厕等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土壤总体上未受镉、铅、铬污染,但仍应加强监测,防患未然.
作者:杨铭建;黄信有;李佳进;高建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控制性超排卵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PCOS患者,促排卵方案分别为长方案A组(56例)、超长方案B组(42例)、改良超长方案C组(54例)及拮抗剂方案D组(64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资料.结果 4组患者一般情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H CG日)血清激素水平和获卵数类似;D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均低于B组和C组;D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及优质囊胚数均高于A组和C组.结论 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简单灵活,方便患者,可提高卵子和胚胎质量,减少并发症,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是PCOS患者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慧灵;郑备红;邱淑敏;陈晓菁;康跃凡;朱素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产后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宫缩痛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顺产经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法由护士进行产后健康教育;实验组由专职健教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产后宫缩痛健康宣教.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宫缩痛程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宫缩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开始泌乳较早、母乳喂养次数较多,能做到按需哺乳.结论 由专职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减轻产妇产后宫缩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吴梅吟;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收集病理确诊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例资料,分析胎盘血管瘤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送检、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95例的病理特征、临床症状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95例中微小血管瘤6例(6.3%),大血管瘤19例(20.0%)、多发血管瘤11例(11.6%)、普通血管瘤59例(62.1%).微小血管瘤患者无临床症状,普通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61.0%(36/59),大血管瘤及多发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100.0%(30/30).非微小瘤(89例)患者的症状≥2种占74.2%.孕产妇伴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子痫、胎盘早剥和胎盘前置等.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胎儿生长发育受限(35.8%)、胎儿宫内窘迫(31.6%)及胎盘脐血流S/D值增大、脐带绕颈、畸形儿、低蛋白血症、心肌损伤、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 胎盘血管瘤与妊娠过程及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异常的发生密切关联.应注重孕期超声检查,对确诊患者应严密监护,有严重并发症者应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许淑霞;林建松;吴荔香;罗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动态,为疾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省疾控中心2011-2015年人员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中在编在岗人数逐年增加,但人员编制均未满,2015年高为90.1%.在编在岗人员以中青年为主(2015年65.1%),本科学历占比高(2015年48.9%),研究生占比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14.1%增至2015年23.4%).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占比:2015年高级32.1%、中级31.6%、初级31.8%,符合高级≤35%、中级≤40%、初级≥25%的岗位设置要求;人员流入流出比1.1∶1,除退休外,人员流出多为<30岁、工作年限<3年的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结论 某省疾控中心在编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职称晋升出现扎推现象;应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人才“招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保证疾控事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少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洞口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特征,评价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洞口县2012-2015年AEFI监测数据.结果 洞口县2012-2015年共报告AEFI病例202例,其中一般反应占95.0%、异常反应占3.0%、偶合症占1.5%、心因性反应占0.5%;AEFI发生率19.63/10万剂.接种的23种疫苗均涉及,其中一类疫苗占78.2%、二类疫苗占21.8%;报告数占比前3位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1.8%)、麻风疫苗(13.4%)和乙脑减毒活疫苗(12.9%);发生率前3位是麻风疫苗(47.28/10万剂)、乙脑减毒活疫苗(33.72/10万剂)和麻腮风疫苗(26.20/10万剂).报告病例覆盖82.6%的乡镇,75.7%的发生在<3岁的儿童,82.2%发生在接种24 h内,53.0%在接种第1剂次.结论 洞口县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但仍需加强督导和培训,提高监测覆盖率.
作者:覃精华;曾纪梅;肖美华;曾文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重庆市某幼儿园儿童双下肢紫癜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通过随访病例和幼儿园老师,收集园内环境、饮食及饮水等信息,采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寻找事件原因.结果 共搜索到117例儿童病例,罹患率30.8%(117/380).病例均为该幼儿园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皮肤紫癜117例(100%),3例(2.6%)伴鼻衄,2例(1.7%)伴牙龈出血.病例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有93.3%(14/15)病例的血或尿标本检出抗凝血类杀鼠剂(溴敌隆、溴鼠灵).卫生学调查采集的食品等标本均未检出抗凝血类杀鼠剂.计算每天在校和缺勤儿童罹患率和相对危险度(RR),提示3月28日可能为共同暴露日期,且暴露地点在学校.结论 此事件为一起群体性双下肢紫癜暴发,系一起抗凝血类杀鼠剂(溴鼠灵和溴敌隆)引起的中毒事件.
作者:张皓;李勤;夏宇;顾万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流动注射方法.方法 采用FIA-6000+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AS-90F自动进样器,将仪器工作条件调整至测定氰化物的佳状态,生活饮用水样品无需预处理,在线蒸馏,直接检测.结果 该法检出限为0.30 μg/L,高、中、低3种浓度混合水样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0.35%、0.24%;3个浓度氰化物标准溶液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97.5%~104%;与国标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注射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在线蒸馏,操作简便,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作者:王志婷;杜静;陈玉姗;陈泓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龙岩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为提高水质卫生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龙岩市2013-2015年4个监测县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水样1 412份,总合格率为35.3%;年合格率依次为45.2%,26.4%和33.8%.枯、丰两期水样总合格率类似;出厂、末梢水样总合格率类似.监测结果以微生物指标超标为主.结论 龙岩市4个监测县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需建全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体系,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安全宣传和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
作者:陈丽琼;张景平;段丽芳;张志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减少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频率,提高上课的专注度和学业成绩.方法 以某科大学生为对象,以应用理性行为论为指导,于2015年10月26日开始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活动,探讨学生对减少上课时使用手机频率的态度、对学校规定上课不得使用手机的尊重度、愿意减少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意向和实际减少上课时使用手机的频率.结果 在参与研究的学生30人中,上课使用手机频率由干预前21节/周,降至干预后15节/周;有59.9%的学生能认同学校规定上课不可使用手机;有78.0%的学生愿遵从学校规定上课不用手机,手机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8.0%降至干预后的48.0%.结论 研究显示干预效果较好,且有再提升的空间.
作者:张倩萍;林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危险性评估,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市1 392例符合“ICD-10”编码的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性别、病种、年龄进行危险性评估,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性别比1.9∶1,男女社会危险性类似;患者的社会危险性与疾病种类(病例数)及年龄有关联(列联系数C为0.306、0.169);各病种(病例数)的社会危险性比较以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高,癫痫伴发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次,双相情感障碍低;各年龄组比较以30~44岁高,45~59岁及≥60岁次之,<30岁低.结论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及30~45岁组的社会危险性较高,社区管理上应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及监管,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作者:郑家仁;李长远;潘洪润;吴丹;王碧艳;阳素琼;刘思洋;史玉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4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0.58/10万,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分别报告27例、27例、19例、17例和15例,共105例.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比2.3∶1;年龄以40~59岁组多(35.2%);职业以农民为主(73.3%).在100例网络报告的本地病例中,除6例暴露史不详外,暴露后未处理伤口占63.8%,自行处理伤口占27.7%;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82例Ⅲ度暴露的病例中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8%;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3.7%.结论 加强对重点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提高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并强化犬只管理等措施,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
作者:张义明;罗涛;邓茂铭;杨彰平;白明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三明市在实施碘盐新标准后小学生碘营养和甲状腺肿患病状况,为落实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6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要求,选择4个调查点抽取5所小学8~10岁儿童共200人进行尿碘、甲状腺肿大和盐碘含量监测.结果 共采集829份学生家中食用盐,碘盐覆盖率99.8%,碘盐合格率98.8%,合格碘盐食用率98.6%,非碘盐率0.2%,盐碘23.8 mg/kg;新标准实施前后尿碘分别为237.1 μg/L和233.5 μ g/L,差异不大;8~10岁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5.8 μ g/L、238.4 μ g/L和237.7μg/L,男生较高;甲状腺肿大率为4.3%,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7.6%,其中混合型甲状腺肿患病率为2.2%;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碘营养水平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类似;除8岁有结节组尿碘水平较低外,9岁、10岁组的有结节组和无结节组尿碘水平类似.结论 三明市自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以来,消除碘缺乏病长效机制稳固运行;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大于需要量”水平,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与碘营养水平关系不大,建议将人群碘营养水平控制在WHO提出的适宜水平.
作者:黄国良;邱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时获取与疫情相关的数据,是影响疾病防控效果的关键.本文从3个方面讨论在大数据背景下,探讨大数据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提出与全球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合作,利用其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对疾病传播进行更先进的监测和控制,以弥补传统疾控方式实时性上的不足.
作者:钟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