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程颖;陈霖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70例孕妇分为GDM组(100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470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组HbA1C (5.35±0.4)%高于对照组(5.03±0.3)%.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78,以HbA1C 5.2%作为诊断GDM的佳切值(cut-off值).结论 HbA1C 5.2%是诊断GDM的佳cut-off值.HbA1C<5.2%可初步排除GDM,或表明GDM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联合HbA1C检测,可更好地对GDM进行筛查和血糖监控.
作者:李云;陈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寻常痤疮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发病规律及合理疗法.方法 选取在南平市疾控中心门诊因皮肤病就诊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问卷调查,分析痤疮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受调查者中1 658例(27.0%)曾患痤疮,其中男946例,女712例,性别比1.3∶1;平均(21.9±5.3)岁.用Pillsbury法分类,轻中度占72.4%,≥重度占27.6%;58.4%患者选择医院治疗;40.3%单纯用外用药物治疗,33.80%外用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4周者占49.5%,4~8周占28.6%;对治疗满意者占49.8%.多因素分析显示,12~19岁、油性皮肤、每天睡眠<8 h、有痤疮家族史、焦虑抑郁、月经及排便不正常、嗜食辛辣者痤疮发生率高.结论 痤疮是由多因素作用引起的面部慢性炎症,临床在规范化分级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健康教育,强调消除影响因素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江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将乐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将乐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将乐县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793例,无重症和死亡.年均发病率144.22/10万,2014年发病率高(543.09/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水南镇年均发病率高(377.55/10万);3~6月(53.9%)和10~12月(31.4%)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182.53/10万)比女性(102.35/10万)高;病例主要在<4儿童(90.9%),1岁组发病率高(3 765.27/10万);报告病例前3位是散居儿童(79.5%)、幼托儿童(18.6%)和学生(1.5%).病原检出率93.5%(130/139),其中EV71占61.5%,CoxA16占23.1%,其它肠道病毒占15.4%.结论 将乐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人群差异,应加强防控,保障儿童健康.
作者:温才金;李祖敏;王中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水中硫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检测结果差异,探讨硝酸根(NO3-)对2种方法的影响.方法 对64个实验室离子色谱法和34个实验室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NO3-进行干扰实验.结果 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酸盐检测结果有差异:均值浓度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浓度较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NO3-的影响,硝酸根使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酸盐的结果偏高.
作者:倪雅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随机抽取5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理念与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在干预活动前分别为29.3%、19.8%和20.8%;干预活动后分别为71.0%、70.5%和69.5%,3个方面均明显提高.结论 在社区流动人口中应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
作者:吴瑾辉;杨盈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丰泽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中过敏性皮疹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2010-2015年丰泽区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丰泽区2010-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29例,报告发生率3.7/10万剂,25例过敏性皮疹终分类为异常反应(86.2%).男女性别比3.83:1;<1岁占48.3%、1岁占17.2%、2岁和3岁各占10.3%.发生在接种后≤1d的占93.1%.报告发生率前3位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8.1/10万剂)、麻疹减毒活疫苗(13.4/10万剂)和水痘疫苗(4.7/10万剂).结论 异常反应多见过敏性皮疹,常发生于接种疫苗后24 h内的小年龄组儿童,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规范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和监测分析.
作者:颜红仪;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南平市城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不良及肥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平市城区2011-2015年中小学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平市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7%、4.7%、5.9%、5.5%、和6.2%,有逐渐上升趋势;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5.5%、13.9%、13.9%、14.7%和14.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7.0%、7.9%、8.4%和7.5%,均处于相对稳定水平;男生营养不良率、肥胖及超重率均高于女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结论 南平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
作者:侯成利;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白带污染尿对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医院门诊女性白带标本100份,正常尿液100份,以10 mL尿液加0.20 mL白带混匀作为白带污染尿,同时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镜检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WBC、EC和BACT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3%、98%和95%.以镜检法为基准,UF-500i尿沉渣分析仅检测WBC的敏感性97.8%,BACT、EC、YLC的敏感性均为100%;但假阳性值:WBC为55.6%,EC为28.6%,BACT为50.0%,YLC为4.5%,SRC为63%,RBC为7%.有95%的白带污染尿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均可发现结果异常,但应注意假阳性问题.结论 白带中的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酵母样真菌等有形成分是造成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假阳性的大干扰因素.
作者:叶启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流行趋势,流行状况有地域差异.近年来福建省丙肝报告发病率虽低于全国水平,但报告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地域分布不均.静脉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探索与分析丙肝流行特征,可为制定本省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福建省丙肝的流行状况、特殊人群的流行状况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
作者:连巧龄;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呼吸内科2012-2014年送检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离的21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12种抗生素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送检标本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17株,其中痰标本占76.0%(165/217),非痰标本占24.0%(52/217).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总体上升.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耐药较严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医院应重视抗生素使用管理,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使用.
作者:肖秀飞;郭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南安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采集南安市41家游泳池水样191份、浸脚池水样22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南安市2013-2015年游泳池水总合格率38.2%,3年合格率分别为19.3%、62.3%和46.0%;成人与儿童游泳池水总合格率分别为42.3%和29.5%;检测项目合格率低的是游离性余氯(63.9%).结论 游泳池水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游离性余氯,应强制各游泳场所配备余氯检测仪或试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毒剂的投放.
作者:吕雅玲;黄清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腹泻儿童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9-2014年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RT-PCR法确定基因型别.对G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的VP7基因全长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 福州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高峰期在10~12月,呈单峰流行态势.G9轮状病毒在2011年后成为福州地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VP7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2.5%~100%,毒株间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分析都属于G9第3亚型.结论 G9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流行强度逐渐加强,目前已成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同源性高,属G9型3亚型.
作者:吴冰珊;翁育伟;陈凤钦;张云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比较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死胎、胎儿畸形、计划外怀孕等特殊情况下的引产方式,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引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引产的方式分为两组:A组29例首先接受双侧UAE,UAE后2h内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B组25例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2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 A组出血量<B组;A组分娩时间>B组;A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均高于B组;两组月经恢复时间类似.结论 UAE可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过程中的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琳;刘照贞;刘达宾;林晟;黄丽萍;郑亮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学校结核病疫情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厦门市湖里区2007-2014年学校结核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里区2007-2014年共报告学校结核病病例154例,学生137例,教师17例;无聚集性疫情报告,以散发病例为主;学生病例中,外地与本地比值为1.7:1,多集中在17~19岁高中阶段(47.4%);3月和7月报告病例数较多,患者来自健康检查、因症就诊、转诊和追踪环节,诊断以涂阴肺结核为主(65.0%),涂阳肺结核占31.4%,治疗成功率为86.9%.结论 学校结核病报告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发病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教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洪小冰;李学来;张峙纬;王珊珊;陈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三明市三元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情况,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具及室内空气的物理因素、细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三元区2010-2015年公共场所检测合格率依次是:2011年92.9%、2014年86.3%、2015年85.0%、2012年84.1%、2010年79.2%、2013年78.7%;公共用具合格率依次是:毛巾98.0%、床上卧具95.4%、恭桶86.6%、洗浴盆85.7%、杯具72.0%.房间内空气风速、CO2%及CO含量合格率每年均为100.0%;细菌总数(79.8%)、气湿(72.2%)、噪声(64.0%)、照度(49.3%)、温度(26.4%)合格率间差异显著,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科学管理,提高公共用具、室内物理因素及细菌总数合格率.
作者:肖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从业人员甲肝和戊肝感染状况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到泉州市疾控中心办理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抗HAV-IgM)、戊肝病毒抗体(抗HEV-IgM);用氧化酶法检测ALT.结果 泉州市2015年共检测各类从业人员19 857人,抗HAV-IgM检出率0.04%,抗HEV-IgM检出率0.11%,抗HEV-IgM检出率较高;阳性者ALT均<40 IU/L,ALT异常率1.8%.结论 2015年泉州市各类从业人员的甲肝和戊肝感染率较低.对ALT异常者应及时治疗,以降低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风险.
作者:龚彩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压输变线的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人群血清中微量元素变化.方法 选择某地500 kV超高压输变线廊途经的3个村为调查点,以高压输变电网垂直线水平距离≤20 m区域内人群259人为实验组,水平距离>100 m人群148人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体内的钙、镁、铜、铁、锌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室内电场和磁场强度均未超过国家相关环境评价标准,两组人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工频电磁场对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影响,与暴露强度、时间、距离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明小燕;余青;杨勇;杨财平;李燕;李有军;裴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18例AFLP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在诊断或高度怀疑AFLP的24 h内终止妊娠(剖宫产16例,顺娩2例),经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同时采取孕期预防、立即终止妊娠、出血护理、DIC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护理、肝性脑病护理、预防感染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娩出胎儿存活率100%.结论 AFLP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且凶险,应重视早期诊治,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并采取各项救护措施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潘子立;林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2015年部分新发现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为AIDS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2015年在3个月内确证HIV抗体阳性的HIV/AIDS患者11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后采集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相对和绝对数量,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456±232个/μL,其中<200个/μL 18例(16.4%),200~349个/μL 17例(15.5%),350~499个/μL 27例(24.6%);CD4+≥500个/μL 48例(43.6%).结论 我市HIV感染者发现较早,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较高,免疫功能损伤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早期发现感染者、及时随访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把握治疗时机,延缓AIDS进展,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琪;李欣;张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子宫内翻的识别和临床处理,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05-2015年收治的子宫内翻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分型、处理方法和预后.结果 10年共收治4例;患者26~31岁;初产3例,经产1例;4例产后均出现剧烈腹痛伴产后出血,均为急性子宫内翻Ⅲ度;2例行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另2例盐酸哌替啶注射后手法复位,4例均复位成功;3例痊愈出院,1例并发希汉综合征.结论 早诊断、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及时手法复位、积极抗休克,可减少子宫内翻严重并发症.
作者:郑亮慧;刘照贞;张宇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