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将乐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温才金;李祖敏;王中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将乐县
摘要:目的 了解将乐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将乐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将乐县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793例,无重症和死亡.年均发病率144.22/10万,2014年发病率高(543.09/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水南镇年均发病率高(377.55/10万);3~6月(53.9%)和10~12月(31.4%)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182.53/10万)比女性(102.35/10万)高;病例主要在<4儿童(90.9%),1岁组发病率高(3 765.27/10万);报告病例前3位是散居儿童(79.5%)、幼托儿童(18.6%)和学生(1.5%).病原检出率93.5%(130/139),其中EV71占61.5%,CoxA16占23.1%,其它肠道病毒占15.4%.结论 将乐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人群差异,应加强防控,保障儿童健康.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市2010-2015年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性病流行病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2010-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性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间东莞市共报告5种性病共91 139例,年均发病率184.54/10万,2013年高208.46/10万,2015年162.09/10万;5病种发病率依次为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病种构成:淋病40.3%、梅毒30.9%、尖锐湿疣18.0%、生殖器疱疹6.0%、沙眼衣原体感染4.9%.患者男女性别比0.89:1,20~39岁组高发(55.2%);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主(36.5%);34个镇(区)中,年均发病率高为厚街镇(283.01/10万).报告病例实验室诊断占77.8%,报告准确度99.8%.结论 东莞市性病疫情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应加强政府在性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邓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建省4市2014年丙肝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报告的存在问题,为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福建省丙肝网络报告数较多的4市10家医疗机构,核查2014年1~3月丙肝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10家医疗机构1~3月共检出抗-HCV或HCV-RNA阳性360例,网络报告213例,报告率59.2%;抗-HCV阳性353例,报告239例,报告率67.7%;HCV-RNA阳性183例,报告147例,报告率80.3%.有134例报告了诊断分类,分类正确率50.0%;有134例报告了急慢性分类,分类正确率51.1%.结论 福建省丙肝病例报告存在漏报且分类正确率低等问题,建议出台网络直报工作指南,修订和完善诊断标准,加强丙肝诊断报告培训.

    作者:吴韶彬;张明雅;林丽;连巧龄;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昌市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随机抽取5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理念与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在干预活动前分别为29.3%、19.8%和20.8%;干预活动后分别为71.0%、70.5%和69.5%,3个方面均明显提高.结论 在社区流动人口中应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

    作者:吴瑾辉;杨盈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比较产后糖代谢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产后6~8周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行糖耐量检查的GDM孕妇888例,分析其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临床资料.结果 888例中,产后糖代谢正常687例(77.4%),异常201例(22.6%),其中糖尿病24例(2.7%)、空腹血糖受损4例(0.5%)、糖耐量受损142例(16.0%).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年龄、孕次、孕早期空 腹血糖、甘油三酯、孕期(24~28周)糖耐量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正常组高;两组孕妇的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早期胆固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6~8周,有22.6%的产妇仍存在糖代谢异常;孕早期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孕期糖耐量较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等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组的主要特征.

    作者:林娟;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1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呼吸内科2012-2014年送检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离的21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12种抗生素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送检标本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17株,其中痰标本占76.0%(165/217),非痰标本占24.0%(52/217).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总体上升.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耐药较严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医院应重视抗生素使用管理,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使用.

    作者:肖秀飞;郭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明市三元区2010-2015年公共场所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三明市三元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情况,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具及室内空气的物理因素、细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三元区2010-2015年公共场所检测合格率依次是:2011年92.9%、2014年86.3%、2015年85.0%、2012年84.1%、2010年79.2%、2013年78.7%;公共用具合格率依次是:毛巾98.0%、床上卧具95.4%、恭桶86.6%、洗浴盆85.7%、杯具72.0%.房间内空气风速、CO2%及CO含量合格率每年均为100.0%;细菌总数(79.8%)、气湿(72.2%)、噪声(64.0%)、照度(49.3%)、温度(26.4%)合格率间差异显著,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科学管理,提高公共用具、室内物理因素及细菌总数合格率.

    作者:肖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调查和HIV抗体监测结果

    目的 监测和评价保山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流行状况,为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保山市2012-2014年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0%、98.0%和70.0%.安全套使用率:过去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率66.3%,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为66.4%;异性性行为以“在婚”者占比高60.0%(66/110).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63.3%;HIV感染率平均为6.7%,重阳率75.0%.结论 2012-2014年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不稳定,知晓与行为有差距;坚持使用安全套占比和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占比总体不高,需加大干预力度,提升干预效果,促进行为改变.

    作者:段生朝;杨家芳;刘丽;丁英;徐正翠;胡安艳;赵彩佐;董贤雅;李正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明市新发现麻风病54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目的 分析三明市2003-2015年新发现麻风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畸残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发现的54例麻风病例资料.结果 三明市麻风病例数逐年下降,疫情较稳定.54例中,少菌型25例(46.3%),多菌型29例(53.7%),25.9%有明确的家族史;病例性别比为5∶1,农民占88.9%.病例发现方式:皮肤科门诊占68.5%、线索调查占29.6%、病人家属体检发现占1.9%;首诊为麻风病占27.8%,误诊为其它皮肤病占7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神经损害为主,特别是多菌型皮损严重,Ⅱ级畸残率18.5%.77.8%(42例)的病例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典型,有临床诊断意义.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麻风病知识培训,特别是对麻风病皮肤和神经损害特征的认识,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减少误诊,避免发生麻风畸残.

    作者:张云;伍显明;张良;张群英;熊斌;范垂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惠州市2011-2015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惠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和变化趋势,保障消毒管理有效持续开展.方法 依据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结果 2011-2015年共监测各类样品46 840份,检测总合格率93.6%.各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消毒液(96.9%)、反渗水(96.6%)、物体表面(94.7%)、医疗器材(92.5%)、内镜(92.3%)、医护人员手(92.2%)和手术室空气(82.7%),致病菌未检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市级及以上>县(区)级>镇级.结论 惠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整体水平较好,但空气合格率较低.应提高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质量,采用新消毒方式如空气循环消毒机、洁净技术等,并加强专人维护.

    作者:罗茜;包敏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州地区2009-2014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特征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腹泻儿童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9-2014年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RT-PCR法确定基因型别.对G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的VP7基因全长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 福州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高峰期在10~12月,呈单峰流行态势.G9轮状病毒在2011年后成为福州地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VP7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2.5%~100%,毒株间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分析都属于G9第3亚型.结论 G9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流行强度逐渐加强,目前已成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同源性高,属G9型3亚型.

    作者:吴冰珊;翁育伟;陈凤钦;张云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杭县2013年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上杭县2013年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法(PPS法),对上杭县监测点3个样本乡镇6个村的15~69岁的常住人口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率99.6% (269/270),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8.2%,其中学历大专/本科者高(23.3%),不识字/少识字者低(4.8%);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者的高(17.4%),农民低(3.6%).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业是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上杭县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低及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对象.

    作者:马斌;李德星;戴雪红;曾素平;赖秀连;李根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龙岩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龙岩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发病情况及感染来源进行分析,应用血培养、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和RT-PCR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共发现5例布鲁氏菌病例,血清抗体滴度均≥1:800;对5例可疑病例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分离到2株羊种布鲁氏菌;对4例可疑病例血浆样本及血液增菌培养物进行RT-PCR检测,1例布鲁氏菌阳性.结论 2015年龙岩市5例布鲁氏菌病疫情,因养殖户接触病羊导致感染.

    作者:罗招福;吴水新;何春荣;曹春远;陈前进;陈海滨;廖琳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症状体验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体验的特点,为老年科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福州及泉州市2家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用MSAS症状评估量表,调查患者的症状体验特点.结果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主要症状是缺乏活力、食欲消失、恶心、体重下降、脱发、口干、呕吐、疼痛和悲伤感,症状发生率均>60%,其频繁及严重程度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MSAS症状评估量表评分:生理症状(0.94±0.39),心理症状(0.57±0.38)、总困扰指数(0.74±0.35),MSAS总分(0.69±0.25).结论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症状体验,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临床上可采取相应措施对症状进行干预改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心阳;肖娓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与预警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健全泉州市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和预警平台,早期发现、控制和消除饮用水不安全因素,提高水安全水平.方法 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开展公共卫生策略研究,探明泉州区域内城乡饮用水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 科学构建了饮用水风险评估与预测-信息报告与反馈-信息利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集成体系.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从35项提高到102项.结论 实现泉州市城乡饮用水影响因素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用于指导制定水源保护、饮水安全规划、城市供水网络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为饮水安全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郭庆奋;洪思让;陈小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维超声联合彩超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产前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像图特征和表现.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对该类孕妇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纳入209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病理确诊胎盘植入38例,其中产前二维联合彩超诊断有31例,7例超声未确诊,2例产前二维联合彩超诊断胎盘植入,但是病理未确诊.二维超声联合彩超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8.8%、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6.0%.诊断符合率为95.7%.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对产前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筛查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杨珉珉;刘敏;陈艳;何甦晖;曾丽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70例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70例孕妇分为GDM组(100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470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组HbA1C (5.35±0.4)%高于对照组(5.03±0.3)%.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78,以HbA1C 5.2%作为诊断GDM的佳切值(cut-off值).结论 HbA1C 5.2%是诊断GDM的佳cut-off值.HbA1C<5.2%可初步排除GDM,或表明GDM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联合HbA1C检测,可更好地对GDM进行筛查和血糖监控.

    作者:李云;陈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为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 将11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法(观察组)和传统方法穿刺(对照组)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按压止血时间、患者疼痛度和血管瘤生成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8.9%)较对照组(92.0%)高;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0.03%)、按压止血时间(10.1 min)、患者疼痛度(1.1)、血管瘤形成(0)较对照组(2.96%、21.6 min、1.6、62.5%)较对照组低.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处渗血,缩短拔针后止血时间,减少血管瘤的形成,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丽华;程颖;陈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漳州市45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探索应对方法.方法 对漳州市2014年1~6月份发现的454例初治涂阳治疗满1年的病历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后退法),观察性别、年龄组、职业、户籍、地区和药品类型等因素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454例患者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0.3%,其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1.7%.肝功损害率较高的为男性、35~49岁者和沿海患者.结论 防止和减少沿海地区中年男性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是减少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初治涂阳肺结核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智清;汤锦文;张添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58例寻常痤疮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调查

    目的 了解寻常痤疮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发病规律及合理疗法.方法 选取在南平市疾控中心门诊因皮肤病就诊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问卷调查,分析痤疮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受调查者中1 658例(27.0%)曾患痤疮,其中男946例,女712例,性别比1.3∶1;平均(21.9±5.3)岁.用Pillsbury法分类,轻中度占72.4%,≥重度占27.6%;58.4%患者选择医院治疗;40.3%单纯用外用药物治疗,33.80%外用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4周者占49.5%,4~8周占28.6%;对治疗满意者占49.8%.多因素分析显示,12~19岁、油性皮肤、每天睡眠<8 h、有痤疮家族史、焦虑抑郁、月经及排便不正常、嗜食辛辣者痤疮发生率高.结论 痤疮是由多因素作用引起的面部慢性炎症,临床在规范化分级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健康教育,强调消除影响因素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江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带污染尿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白带污染尿对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医院门诊女性白带标本100份,正常尿液100份,以10 mL尿液加0.20 mL白带混匀作为白带污染尿,同时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镜检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WBC、EC和BACT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3%、98%和95%.以镜检法为基准,UF-500i尿沉渣分析仅检测WBC的敏感性97.8%,BACT、EC、YLC的敏感性均为100%;但假阳性值:WBC为55.6%,EC为28.6%,BACT为50.0%,YLC为4.5%,SRC为63%,RBC为7%.有95%的白带污染尿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均可发现结果异常,但应注意假阳性问题.结论 白带中的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酵母样真菌等有形成分是造成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假阳性的大干扰因素.

    作者:叶启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