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分析

陈建翠;郑锦文;戴丽玉;薛慧丰

关键词:宫颈疾病, 宫颈环切术,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因CINⅢ级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患者的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38例患者中,术前与术后病理一致312例(71.2%),外院诊断符合率54.4%(86/158)低于院内诊断符合率80.7%;术后规范随访380例(86.8%),无病变残留及复发者371例(97.6%),病变残留7例,病变进展2例;1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受孕11例,足月分娩10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CINⅢ级安全、有效,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LEEP术后的随访至关重要.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德市蕉城区2006-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蕉城区恶性肿瘤死亡分布和特征,分析变化趋势,为制订防治规划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蕉城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12.8/10万,标化率103.5/10万,为第2位死因,占全死因的21.1%;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9.3%;前3位死因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2.4%;沿海死亡率高于山区;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1倍,恶性肿瘤谱较女性更集中;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5岁以上占80.8%;PYLL为36865.0人年,占全死因的30.5%,居减寿之首;与1973-1975年相比,死因顺位从第4位上升为第2位,死亡率上升了94.8%.结论 恶性肿瘤是危害蕉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卓水生;郭捷;刘和华;张伦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莱州市医院科室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同科室消毒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定期抽样法对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不同科室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医疗用品、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和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样本1 110份,合格率94.3%;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94.5%,室内空气合格率96.7%(其中口腔科89.5%低),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6.0%(其中口腔科79.2%低),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医疗用品、紫外线灯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0%.手术室、胃镜室合格率100.0%,其余科室合格率依次为:供应室无菌间(98.3%)、重症监护室(94.4%)、治疗室(89.9%)、口腔科(87.9%).结论 检测项目总体质量较好,但不同科室室内空气质量、医护人员手消毒质量和样品的总体合格率差异显著.应重点加强口腔科、治疗室室内空气消毒管理及口腔科、治疗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医护人员手消毒培训和督导检查.

    作者:刘宗东;杨新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氨甲喋呤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MTX)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07至2012年局部注射MTX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16例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均为Ⅰ型CSP,妊娠物凸向宫腔,入院后口服米非司酮及局部注射MTX后,择期行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手术时间20~40 min,失血量20~150 mL,无输血及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Ⅰ型CSP患者,特别是病灶凸向宫腔者,局部注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不仅能达到治愈目的,而且能有效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丽;王彦龙;骆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07-2011年住院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常住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肿瘤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2011年住院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确诊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727例,前3位依次为宫颈癌61.5%,卵巢癌17.2%,子宫内膜癌16.8%,合计占95.5%.恶性肿瘤年患病数有逐年递增趋势.病例数占比40~49岁快速升高(29.2%),≥50岁多(51.7%).结论 应重点防控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特别要重视50岁以上女性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期诊治,但宫颈癌的筛查不能侧重于50岁以上女性.

    作者:杨宏毅;陈忠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去死因寿命表在SPSS中的实现

    目的 利用SPSS程序实现对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方法 通过录入年龄组(x)、平均人口数(p)、全死因死亡数(d)、某种疾病死亡数(d1),运行所编制的SPSS程序语句.结果 输出的去死因寿命表结果与参考文献一致.结论 所编制的程序能顺利运行,输出去死因寿命表;且有录入数据量小、输出结果快速、稳定、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小海;林在生;王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福建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烟草控制项目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对福建省开展县级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干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方法 对烟草控制项目单位进行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干预,干预前后以问卷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率从17.9%下降到12.5%,近一周无被动吸烟经历从33.5%上升到59.4%;医务人员对烟草的认知率以及吸烟/被动吸烟引起疾病的知晓率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无烟医疗机构创建的干预方法是有效的.

    作者:卞坚强;陈锦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流县2004-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双流县2004-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居民伤害死因监测资料,对伤害死因别死亡率、性别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双流县伤害死亡率60.48/10万,标化死亡率57.28/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运输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死亡的85.3%.8年间伤害死亡率总体未见明显趋势,但意外跌落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淹死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运输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死亡以40~64岁为主,意外跌落以65岁以上为主,淹死以0~14岁为主.主要伤害死亡的减寿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2004-2011年双流县居民伤害死亡率未见下降,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之首,意外跌落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不同年龄段首位伤害死亡类型不同,应针对其分布特征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胡容;罗丹;唐爽;黄岚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召陵区2005-2012年麻疹流行特征及防制措施

    目的 分析召陵区2005-2012年麻疹疫情,评价防制措施效果,为持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系统、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等措施进行评价.结果 2005-2012年累计报告144例,年均发病率3.84/10万年;2012年无病例发生,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以青年乡发病率高(8.26/10万);2~6月多发(86.8%);以散居儿童为主(45.1%),主要集中在1~9岁(54.2%);0剂次免疫者41.0%;麻疹排除病例年均报告率12.69/100万;除2006年外,2005-2012年麻疹发病率与疫苗接种率呈负相关.结论 召陵区基本实现了消除麻疹目标,但仍需提高疫苗接种率及接种及时率、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

    作者:郑素云;任东洋;宋殿文;胡华南;周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铁岭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铁岭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情况,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警示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1]要求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检测样品114份,检出副溶血弧菌47株(41.2%),以虾蟹类检出率高(61.1%),海蜇类低(7.7%),海蜇类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产品类.47株脲酶试验均阴性;神奈川试验(KP)阳性34株(72.3%).不同海产品检出副溶血弧菌的KP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铁岭地区海产品受副溶血弧菌污染较严重,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海产品从运输到销售加工各环节的监测,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作者:杨赤旗;姚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福建铁路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质现状调查

    目的 对福建铁路境内始发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质卫生状况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改善水质建议.方法 对列车自备水箱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并对影响水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水样374份,9项指标均合格304份,总合格率81.3%.2011年合格率低(40.3%),其次为2010年(68.6%),其他年度合格率均为100.0%;单项指标菌落总数合格率低(81.8%),其次为大肠菌群(86.1%)、浑浊度(98.7%)、肉眼可见物(99.5%),色度、臭和味、耗氧量、pH值和游离余氯合格率均100.0%;福州、厦门、泉州3个始发站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质总合格率>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车(81.4%)与餐车合格率(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旅客列车二次供水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应采取改良列车自备水箱设计和定期水箱清垢、消毒等相关技术措施,配合卫生专业指导、监督管理,强化加水作业规范化,改善水质卫生状况.

    作者:林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泉州市50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泉州市5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63-2012年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年间,泉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甲乙类传染病种类构成由60~70年代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和80年和90年代早期的肠道传染病为主逐步转化成近期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构成比亦高的格局;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已成为当前防控的重点传染病.结论 泉州市传染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但防治任务仍艰巨,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必须进一步完善免疫规划工作,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黄亚兰;洪思让;吕文辉;李锋平;龚苍涛;王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汕头市病毒性腹泻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汕头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监测,了解其发病情况及病原组成.方法 粪便标本由哨点医院采集,汕头市疾控中心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用Real-time PCR检测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的核酸.结果 共检测719例腹泻病例标本,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轮状病毒22.7%,诺如病毒11.3%,腺病毒1.0%,星状病毒0.6%,其中重叠感染1.3%;<16岁组病原检出率(44.4%)比≥16岁组(21.4%)高;<16岁组以轮状病毒为主(70.3%),≥16岁组以诺如病毒为主(51.7%);症状除100.0%腹泻外,发热和呕吐占50.0%左右;每年的8月至次年2月是高发期.结论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汕头市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加强防控.

    作者:郭川;林洁敏;陈敬鸿;纪琳莹;陈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厦门市海沧区2006-2012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海沧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 收集2006-2012年海沧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海沧区2006-2012年新发涂阳病人359例,涂阳登记率为25.98/10万.登记率2008年高.发病率男(69.1%)多于女(30.9%),25~44岁占48.8%,以青壮年为主,工人占36.5%;夏秋季发病占58.2%,地域间差异明显;新发涂阳病人发现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85.8%),初治涂阳患者6个月免费治疗并全程督导管理,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检阴转率为92.6%,完成6个月疗程后治愈率为94.6%.结论 海沧区涂阳肺结核疫情仍较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工人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的防治,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王秀芹;林珍娣;卢学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长乐市艾滋病258例分析及随访结果

    目的 分析长乐市艾滋病流行特点和病例随访管理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下载HIV/AIDS病人数据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报告258例感染者和病人,2002年后报告病例开始上升,2012年高(43例).已死亡76人,失访26人,现存156人.患者性别比2.31∶1,20~50岁青壮年占66.2%,性传播占90.3%(配偶间传播占12.1%);1999年及之前以境外感染为主,2000年及之后以境内感染为主.失访原因主要是患者怕歧视而未提供真实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和搬迁.结论 长乐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失访人数较多,为有效控制传播与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提高随访成功率.

    作者:游建旺;李强妹;林峰;吴逸海;张巧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尘肺病早期小气道功能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尘肺病早期小气道功能异常情况.方法 对某矿84例Ⅰ期尘肺病患者与对照组53人常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尘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尘肺患者常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41.7%;小气道功能异常率64.3%;接触作业工龄越长,肺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也越高;吸烟的尘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率高于非吸烟者患者.结论 尘肺患者早期肺常规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常规肺通气功能正常的尘肺早期患者中,小气道功能异常率已较高,更能反映尘肺病早期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尘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吸烟可加重小气道功能损伤.应对接尘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及健康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还要对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进行自我约束.

    作者:刘月红;潘宝忠;相葵;唐学平;蔡文焰;黄占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福建省龙岩市农村居民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调查

    目的 了解龙岩市农村居民碘营养水平和甲状腺功能,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和饮用水碘含量,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含量,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总、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FT3),总、游离甲状腺素(T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 居民饮用水碘含量0~2.7 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2/129);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100% (85/85);儿童、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43.6、353.1、178.5和174.4 μg/L;儿童、成人存在碘摄入过量;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处于适宜水平;儿童TT3、FT3、TT4、FT4,成人FT3、TT4、FT4,孕妇TT3、FT3、TT4异常比例都超过10%,这4类人群TGA、TPOAb高于正常的比率分别为1.9%(5/265)、7.9%(24/305).结论 龙岩市部分农村地区儿童、成人碘摄入过量,食用盐碘浓度有下调空间;建议将甲状腺功能监测列入常规监测内容.

    作者:陈建安;陈志辉;陈庆平;王木华;吴佳妮;华卫平;陈建东;阮雪玲;周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综合评价

    目的 构建营养评价综合模型,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方法 用SPSS 17.0软件,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因子分析确定了4个公因子F1、F2、F3、F4.结果 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为:F=0.485 F1十0.236 F2+0.164 F3+0.115 F4.将患者综合评分按四分位数分为4类: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营养不良.结论 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的营养综合评价模型,能更全面反映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及时给予营养干预.

    作者:袁平;陈仲武;阙少聪;林仲;张纬建;洪金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33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及偷吸毒品原因调查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偷吸毒品情况及原因,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3个MMT门诊治疗满1个月的33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吗啡定性尿检.结果 患者每天平均服药量为44.4 mg;3个月内有67.0%偷吸海洛因,偷吸原因以打发无聊时间/排忧解愁、有事外出无法按时服用美沙酮、心瘾难戒为主;10.3%治疗期间使用过冰毒、安定等非阿片类物质.结论 MMT患者偷吸现象较普遍,应针对偷吸原因采取针对性心理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郑武雄;陈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镜湖区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镜湖区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现状,为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81家幼儿园食堂进行调查.结果 辖区内共有幼儿园81所,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75.3%,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81.5%,两证持有率公办(均100.0%)>民办(100.0%、90.8%)>个体(60.8%、68.7%)>农村(30.8%、34.8%);食堂布局与卫生设施合格率公办100.0%,民办87.2%次之,个体48.7%,主要问题是功能间不全、布局流程不合理、卫生设施缺乏等;食品安全制度落实合格率公办93.5%,民办86.8%,个体39.5%,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公办97.0%、民办79.8%、个体54.6%;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公办95.5%、民办86.8%、个体46.1%(农村26.1%).结论 个体及民办,尤其是农村幼儿园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应加强监管、指导和培训,保障饮食安全.

    作者:谭德湘;王婕;储成林;王宇;韦敏;张鲁融;郭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泉州市20年人体重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泉州市人体重要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20年间感染率变化,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1991年调查27个行政村所有常驻人口;2011年调查15个乡镇3岁以上常驻人口.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线虫卵(钩、蛔、鞭).结果 1991年总感染率65.7%(9 217/14 029)高于2011年的1.0%(52/5 147). 1991年沿海县市感染率高(72.0%),中心城区低(39.7%);2011年山区县高(2.0%),沿海县市低(0.7%). 1991年男性总感染率(63.7%)低于女性(67.7%);其中女性钩虫和鞭虫感染率(26.8%和23.8%)高于男性(23.6%和21.7%);2011年不同性别、虫种感染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1991年蛔虫感染率高,2011年钩虫感染率高.1991年以10~14岁感染率高(78.8%),2011年以40~49岁高(2.6%),均以0~4岁低.结论 泉州市2011年重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1991年相比明显下降,年龄感染率高峰后移.

    作者:陈海燕;范桂生;吕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