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鹰;赵颖南
预约门诊服务相对于即时门诊而言,指患者通过电话或网络等形式,选择预约专家,选择就诊时间,完成门诊号的预约.这种形式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挂号难的问题,为患者合理安排看病时间提供了方便.
作者:刘玉来;田继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文章通过对沈阳、金华和武汉市部分医院的调研,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SFA)比较转制医院、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效率,对我国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邱亭林;石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疗欠费是病人接受医疗服务,即占有医护人员的劳动及消耗医疗物化劳动时,未能及时支付相应费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1].
作者:李红岑;王继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急救护理学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但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急诊也是矛盾的多发地带,为确保急诊病房的护理质量,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作者:金贞玉;梁娥;黄国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中国医疗行业的种种问题是由于面对医疗市场失灵而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规制制度体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政府规制失灵.因此,中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在推进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改进和优化政府规制制度,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机制的有机结合.
作者:王丙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归根结底是要体现在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上,而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是一个的的确确存在却又不大好判定的指标.因为在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这些显而易见又便于控制的外在表象,但对能力和水平这些内涵性建设的衡量却难以准确把握.
作者:武秀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体制与模式是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中由来已久的问题,可以说从急诊学科诞生那天起这个问题就争论不休,在历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交流会或较大的急救学术活动中都要将此列为一个单独的征文题目,并在会上分组讨论.
作者:武秀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状况,为临床应用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第一季度癌症患者的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哌替啶用量呈减少趋势,吗啡用置呈增长趋势,口服制剂用量呈增长趋势,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结论 在麻醉药品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进一步推广规范三阶梯治疗原则.
作者:于晓晖;杨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真正做好医院感染的预警工作.方法 在原第3版医院感染病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更新并增加了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计算机管理系统、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调查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医院感染监测预警系统.结果 该软件现已在江苏省内1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推广使用.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该软件开展相应的医院感染综合性及目标性监测、特殊耐药菌株监测及医院感染的预警系统监测.结论 医院感染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医院感染动态信息,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前瞻性地开展监控工作,避免资金的盲目投入,节省开支.
作者:茅一平;任玲;周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舒春明,一位儒雅沉稳中透着自信的医院掌舵人.4年前,从荆门市卫生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调任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任院长.笔者前往该院时,这位据说是4年来很少面对媒体的院长刚刚前往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
作者:陈双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医疗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等措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田滏明;韩晨光;付茂峰;王佐妤;李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作为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必须与时俱进.在政府拨款不足和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医院财务管理的理念、内容、目标、方法和手段,以求医院财务管理实现预算战略化、决策理性化、投资多样化、成本低化、效益优化、服务人性化、知识经济化、分析自动化、管理目标化、运行程序化、人员智能化、评价系统化和分配个性化.
作者:王鸿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结合北京同仁医院研究生教育的实际,介绍临床医学院如何针对扩招后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与提高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邵晶晶;魏永祥;潘志强;刘焕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以质量促效益,以质量求发展,是摆在各级医院面前的艰巨任务[1].我院在贯彻医院管理年活动过程中,下大力气狠抓医疗质量的监控与管理,使医疗服务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胡平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的构建目前在许多医院建成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ers,PIVAs),如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成了摆在医院面前的新的课题.
作者:潘登;杨晓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当前医院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1.1 信访数量增加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也越来越明显,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加强.一旦患者的某些医疗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患者就可能采取信访的方式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陈龙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美国每年因医疗错误而死亡的人数高达98 000人,居10大死亡原因的第8位[1].WHO也报道过住院病人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比例为3.5%~16.6%.为此,21世纪的新健康系统把保证病人安全作为首要工作目标.
作者:蒋银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要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建设是首要因素[1].研究生是医院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立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靠创新谋求发展,合理调整资源结构,完善灵活的保障机制[1]1.1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医院发展的人才流现代医学领域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知识、技术、信息的竞争,而知识、技术、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是其重要的载体.
作者:杨金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是我国医院管理专业颇有影响的卫生管理专业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报道和反映了国内医院改革、卫生机构管理、医德医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及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牛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