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平市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建议

周迅燕

关键词:职业卫生, 职业病, 疾病控制
摘要:针对地方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患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分析原因有个别地方政府领导重经济发展轻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难开展,监督人员和设备不足,现场检测能力低下等.建议把现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转到安监部门,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入职业卫生工作服务领域,在职业病多发县市选择综合性医院开设职业病房,加强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使《职业病防治法》落到实处,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100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对照组行常规缝合法.比较两组切口的疼痛、肿胀、裂开及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会阴切口疼痛、肿胀、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临床愈合结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可减轻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与不适,提高愈合效果.

    作者:郭胜斌;洪锦绣;刘秀武;俞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苯醚甲环唑复合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某苯醚甲环唑复合农药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了解样品的安全性.方法 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用大鼠和新西兰白兔及豚鼠分别对该样品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和吸入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致敏试验及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 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试验期间未见动物死亡.急性皮刺和眼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结果.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阴性.结论 该样品大鼠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结果均属低毒,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阴性.

    作者:赵康涛;杨少敏;吴心勤;陈明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评价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方法 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铜烟、二氧化锡、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电焊烟尘、电焊弧光、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和木粉尘等,经检测木工房锯木工作位等效声级和木粉尘超标,其余均合格.在生产过程中戴防尘口罩,使用防噪声耳塞等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危害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可达到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作者:胡文兰;厉志玉;王芬;金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德市2001-2010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及DOTS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对宁德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结核病月报、季报、年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宁德市9年来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11 095例,其中新涂阳病人9 526例,涂阳病人和新涂阳病人发现数均达到指标要求;涂阳病人治愈9 989例,治愈率90.0%,其中初治治愈率91.7%,复治治愈率80.2%.避免99 890~149 835人感染肺结核病,避免4 995~7 492人发病,挽回1 417个健康生命,节约医疗费用约2 400万元,挽回DALY 105 274年,减少GDP损失128 434.18万元.结论 宁德市实施规划以来,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孙彬彬;薛朝红;陈志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铁岭市78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分析

    目的 分析铁岭市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特征及分型鉴定.方法 采集78例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 92.3%检测出为肠道病毒,其中EV71阳性占55.6%,CoxA16阳性占40.3%,两者混合感染占4.2%.结论 铁岭市2010年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并检测出3例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应加强对幼托机构和学校的定期消毒,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及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和消除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李婵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测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

    目的 探讨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强度和发病趋势.方法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将HFRS各年发病率(Y)为因变量,平均鼠密度(X1)、总鼠带病毒率(X2)、带病毒鼠密度(X3)、带病毒鼠指数(X4)、8~9月降水量(X5)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后选入X1、X5建立的“优”回归方程为y=11.789899+0.594954 X1-0.338844 X5.Y与X1、X5均有线性相关,决定系数R2=0.9526,意味着Y的变异中有95.26%能被X1、X5所决定,可通过控制X1、X5而消除.结论 在流行高峰期(周宁县为11~12月)前的10月,根据8~9月降水量的高低进行科学灭鼠,同时搞好防鼠和疫苗接种等工作,以控制HFRS流行.提示该预测模型对HFRS的监测和疫情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昌浩;徐庆文;刘景荣;汤宝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致病菌: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文章总结了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的定义、生物特性及在世界范围内人和动物宿主中的流行状况、分子流行病学等,对于深入认识该致病菌的危害及致病因子,可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陈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晋江市消毒服务机构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消毒服务机构的种类与数量,加强卫生监管,引导消毒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听取介绍、查阅资料、现场询问、现场察看、实物考证、技术监测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结果 晋江市消毒服务机构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经营规模较小,消毒模式单一,服务范畴较泛、收费标准较低,无证经营严重,消毒效果质量不容乐观.结论 当前消毒服务机构管理不规范,急待采取综合措施规范管理.

    作者:陈文扬;周鼎祥;柳曦;孙宛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桂林市2005-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

    目的 研究桂林市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桂林学校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桂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起,涉及人数60 472人,发病2 293例,无死亡;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染病疫情占94.4%,食物中毒占5.6%;乡村中小学占69.5%除2月外,全年均有报告,5月和11月有2个高峰.结论 2005-2009年桂林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乡村中小学是今后防控工作重点.

    作者:李革莉;刘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档案管理对促进疾病防控的意义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档案管理内容系统、形式多样,在疾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档案管理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的双套制或双轨制管理模式,并加强疾控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逐步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网络化管理轨道,能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

    作者:彭建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结扎治疗前置胎盘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技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常规使用催产素和局部缝扎后仍不能控制出血者施行子宫动脉结扎术,结扎后仍宫缩不佳,子宫持续出血则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 μg宫肌注射.结果 共有45例进入观察组,术中止血均获成功,全部病例均保留了子宫,无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42 d随访所有病例子宫复旧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必要时配合欣母沛能取得更好的临康结局.

    作者:林金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突发性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对一起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导致学生中毒事件进行报告,探讨类似事件的预防控制.方法 通过对23名中毒学生的临床诊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调查分析中毒事件的原因.结果 中毒学生在发病前2h内均食用过同一厂家生产的冰淇淋,在多个冰淇淋样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高为2 576 μg/kg.结论 这是一起因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张思华;董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透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该文总结了血透室护士可能遭受的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物理性、化学性、身心紧张与疲劳、意外伤害等.针对各种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是预防职业损伤、保护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关键,同时,血透室护士平和健康的心态、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正确对待工作也是有效防护的关键.

    作者:高东方;杨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称重的静电影响及消除方法

    目的 探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时无纺布带静电对称重的影响,并提出一种简单消除静电影响的方法.方法 采用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用电源未接地电子天平及电源接地电子天平分别以原称重法和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对无纺布样品称重比较.结果 无纺布带静电引起原称重法的称重偏差可有几毫克至上百毫克,称重偏差可能使采样前后称重差值出现负值.对外加灰尘实际重量在0.0095~0.2220 g的8份样称重,原称重法结果:电源未接地电子天平的称重偏差在-0.1550~0.0985 g,电源接地电子天平时称重偏差在-0.2458~0.1079 g;屏蔽静电称重法结果:电源未接地和接地电子天平的称重结果与所加积尘的实际重量的偏差都在天平本身称量允差(士0.5 mg)范围内.结论 积尘量检验时对无纺布称重应消除其所带静电影响,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方法简单,有效消除了样品静申对天平称重的影响,称重结果准确,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黄嫣红;张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同市南郊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大同市南郊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同市南郊区2004-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累计报告病例579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8.54/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伴局部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流行高峰,5月份为高峰,4~6月为高发;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乡镇年平均发病率高;异地户籍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83.4%;57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祥的分别占27.5%和56.7%.结论 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普及麻疹防治知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有计划的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作者:李红英;马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贺州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贺州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含量,了解污染状况,为制订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市八步区内223家公共场所,以GB/T 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甲醛含量.结果 共监测223家公共场所,采样299份,样本合格率89.0%,其中宾馆96.3%、发廊93.9%、美容厅90.0%、茶楼88.9%、歌舞厅75.0%、电子游戏厅52.6%.结论 甲醛合格率偏低多与装修材料、通风条件差等因素有关,甲醛含量超标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及装饰材料的监管.

    作者:郑贵专;谭健峰;黄少勇;李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自制曼陀罗药酒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的 通过对一起曼陀罗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果 3例患者因食物中毒原因是饮用自制的曼陀罗药酒.结论 预防曼陀罗食物中毒的发生,关键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

    作者:周权;林馨;刘建;张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市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建议

    针对地方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患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分析原因有个别地方政府领导重经济发展轻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难开展,监督人员和设备不足,现场检测能力低下等.建议把现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转到安监部门,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入职业卫生工作服务领域,在职业病多发县市选择综合性医院开设职业病房,加强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使《职业病防治法》落到实处,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作者:周迅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4-2010年传染病报告审核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直报审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统计程序,用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县区审核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分析各疾控机构2004-2010年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共计1 346 631张,分析有效卡1 319 739张,报卡后2h审卡率从2004年40.3%上升到2010年68.1%,24 h内审卡率从2004年80.7%上升到2010年96.8%.结论 福建省各疾控单位传染病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审核及时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下午高于上午,白天高于晚上、2月份低,9月份高.

    作者: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谢忠杭;欧剑鸣;祝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对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11种常见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9-2010年呼吸科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标本289例,行LAMP方法检测,与痰培养结果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LAMP检测时间仅需2~3 h,明显短于痰培养;以细菌浓度>1×103为阳性阈值,敏感性74.0%,特异性95.3%,敏感性明显高于痰培养;其阳性率为42.9%(124/289).结论 LAMP法可方便、快速检测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敏感性高于痰培养法.

    作者:陈愉生;王大璇;陈炆颖;李鸿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