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省2004-2010年传染病报告审核情况分析

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谢忠杭;欧剑鸣;祝寒松

关键词:传染病, 疫情管理, 网络直报, 及时审核率, 福建省
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直报审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统计程序,用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县区审核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分析各疾控机构2004-2010年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共计1 346 631张,分析有效卡1 319 739张,报卡后2h审卡率从2004年40.3%上升到2010年68.1%,24 h内审卡率从2004年80.7%上升到2010年96.8%.结论 福建省各疾控单位传染病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审核及时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下午高于上午,白天高于晚上、2月份低,9月份高.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厦门市湖里区2006-2010年婴幼儿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湖里区婴幼儿伤害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湖里区哨点监测医院0~1岁婴幼儿伤害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婴幼儿伤害3 397例,多在家中发生,伤害以头部、上肢和消化系统居多,跌倒、钝器伤、锐器伤居多,以轻、中度伤害为主,多在治疗后即回家.结论 婴幼儿伤害多可预防,加强对家长的宣教可有效预防婴幼儿伤害发生.

    作者:吴默秀;黄益德;张卓平;蔡黎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洪灾病媒监测与控制体会

    目的 及时掌握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为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笼诱法、粘捕法和笼日法分别测定灾后蚊、蝇、蟑和鼠密度.结果 灾后蚊幼滋生地多为小型积水,农村阳性率高于城区;蝇密度城区灾民安置点明显高于乡镇、村;蟑、鼠密度未见明显性交化.结论 灾后不宜进行大范围化学杀虫、应根据监测数据对虫媒密度高、重点部位进行化学防治处理,一般地区以环境治理为主.

    作者:方勇;李述杨;王灵岚;朱红梅;林正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2010年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水平.方法 按《2010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方案(试行)》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按照现行有效的标准与规范检测及判定.结果 共监测医疗机构276家次,采样7 607份,总合格率为94.4%.各级别医院的合格率均超过90.0%,个体诊所合格率低;各项目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84.3%、环境物体表面96.0%、医护人员手95.3%、内窥镜94.2%、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剂97.9%、灭菌器灭菌效果99.6%、医院污水91.3%.结论 医院应加强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消毒措施,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和消毒监督监测、技术指导,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祖毅;林立旺;黄育红;陈路瑶;周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泉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泉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4个项目县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等数据,并与户籍人口比较分析.结果 4个项目县近4年共登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4 788例(52.8%),新涂阳占54.9%;同期项目县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4 277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满1年系统管理率为91.3%,同期户籍人口为88.3%;流动人口肺结核新涂阳患者青壮年比例、选择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比例、治疗成功率均高于户籍人口.结论 第5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对泉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同市南郊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大同市南郊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同市南郊区2004-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累计报告病例579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8.54/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伴局部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流行高峰,5月份为高峰,4~6月为高发;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乡镇年平均发病率高;异地户籍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83.4%;57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祥的分别占27.5%和56.7%.结论 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普及麻疹防治知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有计划的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作者:李红英;马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苯醚甲环唑复合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某苯醚甲环唑复合农药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了解样品的安全性.方法 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用大鼠和新西兰白兔及豚鼠分别对该样品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和吸入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致敏试验及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 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试验期间未见动物死亡.急性皮刺和眼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结果.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阴性.结论 该样品大鼠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结果均属低毒,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阴性.

    作者:赵康涛;杨少敏;吴心勤;陈明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岩市2010年农村居民甲型H1N1流感血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人群的疫苗保护作用和抗体消长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随机抽取0~5、6~17、18~55岁和≥56岁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相关调查、采血、接种疫苗和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140人,抗体阳性率为6.4%,男女阳性率类似,接种前4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84名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21 d,抗体阳性率为66.7%,女性阳转率较高;6~17、18~55岁组阳转率高于0~5岁和56岁以上组.接种疫苗后1年内,33名观察对象每间隔3个月抗体几何均值依次为1:40.00、1:19.18、1:15.54、1:13.70,阳性率分别为69.7%,39.4%、24.2%、18.2%,呈下降趋势.结论 人群中未接种过疫苗者抗体阳性率较低;接种疫苗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但免疫持久性较差,1年后需加强免疫.

    作者:罗招福;陈前进;吴海;曹春远;何云;胡全斌;赖红莲;廖亦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胃肠炎疫情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 为判断一起胃肠炎疫情的病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发生胃肠炎学生的肛拭子、食堂食品、宿舍和食堂饮用水、食堂环节拭子和二次供水泵房涂抹拭子等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致病菌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 22份肛拭子中,诺如病毒阳性5份,轮状病毒阴性;其他标本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均阴性.所有样本均未检出致病菌,广东省CDC微检所对部分样本进行诺如病毒复核检测,结果22份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7份,其他样本阴性.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病例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判断该起胃肠炎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

    作者:许小婵;陈小灵;林露;林飞燕;李晖;莫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开平市2004-2009年月饼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开平市月饼的卫生质量状况,为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4789-2003、GB/T 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开平市2004-2009年月饼微生物项目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共检测月饼1 383份,合格率95.2%;不同年度、不同馅类和不同经营场所的月饼合格率差异显著.结论 开平市月饼卫生质量总体良好,但不同年度、馅类和经营场所月饼微生物项目合格率间存在差异,要加大对市区个体饼屋和镇级糕点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邓丽芳;许立新;王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豆异黄酮对未成年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未成年雌性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1日龄雌性小鼠进行SIF灌胃染毒(0、50、100和200mg/kg·BW),连续染毒14 d,观察体重变化及阴道开放,染毒结束时称量小鼠卵巢,并对卵巢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剂量组卵巢/体重、阴道开放率、发育卵泡数目均>对照组,可见闭锁卵泡、成熟卵泡、多卵卵泡及少量黄体.结论 SIF能影响卵巢的早期发育.

    作者:沈晓华;张文昌;罗凌凤;王征桦;谢美美;任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4-2010年传染病报告审核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直报审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统计程序,用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县区审核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分析各疾控机构2004-2010年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共计1 346 631张,分析有效卡1 319 739张,报卡后2h审卡率从2004年40.3%上升到2010年68.1%,24 h内审卡率从2004年80.7%上升到2010年96.8%.结论 福建省各疾控单位传染病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审核及时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下午高于上午,白天高于晚上、2月份低,9月份高.

    作者: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谢忠杭;欧剑鸣;祝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洪灾后卫生防疫的几点思考

    洪灭过后卫生防疫工作落实的优劣,是关系到灾后实现无大疫的关键.福建南平水灾频发,多次的灾后防疫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就水灾后从准备、临战、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在山区水灾发生前后,实施卫生防疫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细节,为山区洪灾后的卫生防疫提供借鉴.

    作者:谢克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泉州市2004-2010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泉州市2004-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提出应对措施及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病例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27例登革热,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份;男女发病数相近,以外出探亲、旅游、经商和务工人员为主,发病无高发年龄段.监测发现,本市媒介密度较低,但人员普遍易感.结论 近年泉州市陆续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报告,存在本地流行扩散的危险,应采取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来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龚苍涛;张庆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污水消毒处理方法应用进展

    医院排出的污水和污物含有大量病毒、病菌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加以处置,任其排放,将会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和水域,使人致病甚至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在对医院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的污水处理外,后还须引入消毒手段,以保证排放的污水不会引起细菌和病毒的二次污染.污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医院的类型、规模、总污水量和污水性质,明确污水来源,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工艺,保证医院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

    作者:周游;林立旺;陈祖毅;黄育红;陈路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其网络成瘾现状,为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 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0.4% (100/965),男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成瘾率有随年级升高而增高趋势;成瘾组上网时间段较长者居多.结论 高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其身心健康,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张态;杨弋星;保丽琼;申元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市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与建议

    针对地方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患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分析原因有个别地方政府领导重经济发展轻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难开展,监督人员和设备不足,现场检测能力低下等.建议把现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转到安监部门,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入职业卫生工作服务领域,在职业病多发县市选择综合性医院开设职业病房,加强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使《职业病防治法》落到实处,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作者:周迅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突发性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对一起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导致学生中毒事件进行报告,探讨类似事件的预防控制.方法 通过对23名中毒学生的临床诊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调查分析中毒事件的原因.结果 中毒学生在发病前2h内均食用过同一厂家生产的冰淇淋,在多个冰淇淋样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高为2 576 μg/kg.结论 这是一起因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张思华;董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南平市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 2009年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58.2%,其中集中式供水合格率69.1%,分散式供水合格率49.0%(不包括消毒剂指标),主要原因为一般化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超标.结论 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存在介水传染病传播隐患,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供水单位应加强卫生管理,完善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消毒.

    作者:巫海林;周新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评价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方法 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铜烟、二氧化锡、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电焊烟尘、电焊弧光、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和木粉尘等,经检测木工房锯木工作位等效声级和木粉尘超标,其余均合格.在生产过程中戴防尘口罩,使用防噪声耳塞等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危害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可达到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作者:胡文兰;厉志玉;王芬;金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透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该文总结了血透室护士可能遭受的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物理性、化学性、身心紧张与疲劳、意外伤害等.针对各种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是预防职业损伤、保护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关键,同时,血透室护士平和健康的心态、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正确对待工作也是有效防护的关键.

    作者:高东方;杨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