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有
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但近年国内外由C群菌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时有报道.
作者:王伟明;曾奕民;李锋平;陈培蓉;叶培英;吴莹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辅助中药治疗,对照组加用强的松,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胸膜形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胸膜厚度大于观察组,产生胸膜粘连和包裹性积液的例数也多于观察组.[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引起胸膜形态改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黄志余;林宪和;李国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敦煌市高危人群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感染现状.[方法]随机抽取长卡司助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暗娼和无关联人员1 528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及HIV抗体测定.[结果]HBsAg阳性率为7.7%(118/1 52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1%(16/1 528),1人HIV抗体阳性.[结论]应对高危人群宣传性病、艾滋病和乙肝对人体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作者:于巧玲;杨瑜;刘荣;淳志明;翟丽;张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江东区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1~59岁常住人口1 30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江东区常住人口的HBsAg携带率4.9%,总感染率71.8%,自然感染率43.2%,乙肝疫苗接种率55.6%.[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小年龄组的自然感染率较低(1~5岁30.1%,6~15岁11.6%),但人群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携带者,要加强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刘军涛;孙灵英;王俊;王均琴;王美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福建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现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以2000年人口构成标准计算标化率.[结果]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23.9%(标化率20.1%);男21.4%(标化率19.4%),女25.7%(标化率20.7%);肥胖率6.1%(标化率5.1%);男5.1%(标化率5.1%),女6.9%(标化率5.1%).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各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类似.[结论]福建省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严重,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遏制其增长趋势.
作者:钟文玲;林曙光;林熙;叶莺;肖泽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居民碘盐中碘含量是否达标.[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碘盐合格率为97.9%.[结论]检测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存在碘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育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农民工和大学生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服务.[方法]随机对辖区内2个大型工地的农民工171名和高校大学生25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对AIDS相关知识普遍缺乏,AIDS知识获得途径比较单一,AIDS总知晓率为59.4%(1 015/1 710);高校大学生总知晓率为86.6%(2 200/2 540),有相当部分学生对AIDS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缺乏正确认识.[结论]今后应从内容和形式上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进行AIDS宣传教育和干预服务.
作者:管照秀;苏桂承;周俊;于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比例分层随机和系统随机方法抽取某三级医院2005年1 0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8.4%(88/1 0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26.1%),其次是消化道和上呼吸道(25.0%和21.6%);院感率在高干病区高46.7%(7/15).年龄、性别、病区、总住院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院感的关联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介入性诊疗、性别和病区是主要危险因素;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数越多,发生院感危险性越大.[结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把握抗生素应用指征、规范各类介入性诊疗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辉萍;许能锋;连羡玉;邱丽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现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方法]用《全国医疗机构专项调查方案》对47家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消毒管理情况、消毒产品的使用情况、消毒效果监测情况、消毒产品情况各级医疗机构各不相同,三级医院好,二级医院较好,一级医院次之.[结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医疗机构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医疗机构购进及使用消毒剂情况的监督检查.
作者:林章清;郑燕;陈志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2种抗菌药对糠秕孢子菌的杀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GB 15979-2002附录C中杀菌性能测试方法对两种A.SAP抗菌药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实验观察.[结果]A.SAP-Ⅰ 10 μg/ml对糠秕孢子菌分别作用2、5、10、20min,5μg/ml作用10、20 min,试验杀灭率均在90%以上.A.SAP-Ⅱ1 μg/ml、0.5 μg/ml对糠秕孢子菌分别作用2、5、10、20min,0.33μg/ml作用5、10、20 min,试验杀灭率均在90%以上.[结论]A. SAP-Ⅰ、Ⅱ抗菌药对糠秕孢子菌均有杀菌作用.
作者:徐海滨;陈路瑶;郭维植;林立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并改变求询者的高危行为.[方法]由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与求询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按统一的表格进行登记,对自愿要求检测的求询者免费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咨询情况和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求询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来自福州本地;有68.8%的婚外异性性接触者承认与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发生性行为,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仅44.0%;91.8%(1914/2084)的求询者自愿免费检测HIV抗体,新发现HIV感染者22人,感染率为1.1%.[结论]广泛、有效地开展VCT,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使更多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来咨询检测,及时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避免新感染发生,减少HIV的传播.
作者:郑武雄;陈舸;林永添;潘蕴蛟;林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单管检测结核分枝杆菌3种耐药突变的多重实时PCR检测方法,考察其敏感性并应用于痰标本的检测.[方法]将荧光双链置换探针、实时PCR和多重PCR相结合,针对3种一线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和乙胺丁醇中常见的且都是由于点突变而导致的耐药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该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到5个菌/test.用该体系检测9份已知基因型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标本和118份痰标本,所有检测结果均通过ARMS体系验证.[结论]该检测体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快速,测定突变位点范围较其它技术有较大提高,且操作简便,有利于结核病菌的早期耐药检测和指导医生用药.
作者:张明河;温慧欣;黄建炜;李庆阁;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论述疾病监测的原理、我国目前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组织、程序、时限和方法等,方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参考.
作者:洪荣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福州市售油炸面制品中油脂的油脂酸败情况.[方法]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3个区,各区内按等级和规模大小随机抽取不同超市39份、固定摊点的油炸面制品72份.测定样品中所含油脂的酸价(AV)和过氧化物值(POV).[结果]超市AV、POV值均低于固定摊点;超市和固定摊点的AV合格率分别是100%和91.7%;POV的合格率分别是38.5%和4.2%,超市的合格率高于固定摊点.[结论]福州市售油炸面制品中的油脂酸价合格率较高,过氧化物值合格率较低,呈现一定程度的早期酸败,其中超市的总体情况要优于固定摊点.
作者:陈洁;朱萍萍;陈国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湖州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对2000-2006年甲、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结果]甲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戊肝则上升趋势明显,两者在流行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应结合甲、戊肝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制工作.
作者:沈建勇;金玫华;朱新凤;王宇鑫;程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描述鄂尔多斯市2005年麻疹流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8月,6个旗县麻疹病例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旗县麻疹报告病例140例,无死亡病例,麻疹发病率10.22/10万;病例呈散发,1和5月为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小年龄人群;病例中无免疫史36例(24.3%),免疫史不详60例(42.9%).[结论]麻疹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强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定期进行查漏补种工作,建立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
作者:石峰;白艳;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农村食物中毒,探讨农村熟肉食品卫生监管模式.[方法]调查两起农村熟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结果]农村卫生监督存在工作盲区,必须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农民饮食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充分利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农村食品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强;陈惠贞;曹锦;钟福平;稽丽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特征.[方法]对536例中毒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刺激反应者胸片无明显异常;轻度中毒者胸片显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者胸片显示急性支气管炎或急性间质性肺水肿;重度中毒者胸片有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中毒分级与胸部X线征象有一定相关,根据《职业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分级与胸片特征做出诊断,及时摄胸片及复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少凡;杜瑞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6年国际戒烟竞赛的效果,探讨影响戒烟的因素,为今后目标人群进行戒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竞赛1个月后对全省4 619名报名参赛者进行等级抽样调查.[结果]1个月内戒烟率为51.9%,吸烟量比以前减少的为24.2%.复吸的主要原因有缺乏支持116人(28.9%)和周围人吸烟106人(26.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态度和参赛目的是影响戒烟成功的因子.[结论]国际戒烟竞赛是一项以减少吸烟的有效的群体性干预活动,为吸烟者控制吸烟行为、尝试戒烟到终成功戒烟提供了有利环境.
作者:何水荣;陈锦辉;欧光忠;徐瑜;洪源浩;卞坚强;刘焰雄;林英;陈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某公司包装工序白炭黑尘污染治理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与现场评价检测.[结果]测试点检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10.7%提高到治理后的100%.[结论]该公司包装工序白炭黑尘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效果显著.
作者:黄信有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