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荣涛
[目的]为加强饮食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了解辖区沙门菌菌型变迁的情况,防止食物中毒.[方法]采用肛拭培养法对2004-2006年辖区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带菌检查,并对分离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群、分型以及带菌与年龄之间关系分析.[结果]3年沙门菌带菌率分别为0.49%、1.21%和0.79%.其中2004年菌株分为7个血清群17个血清型.2005年分为8个血清群25个血清型,2006年分为9个血清群31个血清型,3年均以德尔卑沙门菌型流行为主.20~29岁年龄组带菌率较高.[结论]本辖区食品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血清菌群,菌型逐年增多.
作者:张成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敦煌市高危人群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感染现状.[方法]随机抽取长卡司助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暗娼和无关联人员1 528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及HIV抗体测定.[结果]HBsAg阳性率为7.7%(118/1 52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1%(16/1 528),1人HIV抗体阳性.[结论]应对高危人群宣传性病、艾滋病和乙肝对人体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作者:于巧玲;杨瑜;刘荣;淳志明;翟丽;张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状况已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2006年宁波农村地区抽检调查结果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水质污染因素和加强水质监管的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胡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福州市售油炸面制品中油脂的油脂酸败情况.[方法]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3个区,各区内按等级和规模大小随机抽取不同超市39份、固定摊点的油炸面制品72份.测定样品中所含油脂的酸价(AV)和过氧化物值(POV).[结果]超市AV、POV值均低于固定摊点;超市和固定摊点的AV合格率分别是100%和91.7%;POV的合格率分别是38.5%和4.2%,超市的合格率高于固定摊点.[结论]福州市售油炸面制品中的油脂酸价合格率较高,过氧化物值合格率较低,呈现一定程度的早期酸败,其中超市的总体情况要优于固定摊点.
作者:陈洁;朱萍萍;陈国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福建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现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以2000年人口构成标准计算标化率.[结果]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23.9%(标化率20.1%);男21.4%(标化率19.4%),女25.7%(标化率20.7%);肥胖率6.1%(标化率5.1%);男5.1%(标化率5.1%),女6.9%(标化率5.1%).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各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类似.[结论]福建省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严重,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遏制其增长趋势.
作者:钟文玲;林曙光;林熙;叶莺;肖泽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7年3月29日,河南省郑州市某村发生了一起自办婚宴引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证实由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刘永建;张奇;张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乙肝病毒在渔民中传播的危险因素,为渔民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调查舟山市渔民的生活习惯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渔民乙型肝炎流行因素.[结果]调查渔民总感染率为61.4%,其中HBsAg阳性率15.5%,抗-HBs阳性率32.5%,抗-HBc阳性率为45.6%.比较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者一致的危险因素共7个分别是:家族乙肝史、饮黄酒史、同船人数多少、捕鱼年限高低、每年出海时间长短、船上不分舱居住和出国劳务史为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子.[结论]对渔民的健康教育,使渔民懂得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减少危险因子的发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作者:唐安;王建跃;严剑波;张乾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在婴幼儿群体中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对3~6月龄的婴儿及18~24个月的幼儿进行两种疫苗接种后的副反应观察.[结果]基础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77.4%,局部反应发生率76.5%;接种DTa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15.8%,局部反应发生率15.9%.加强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42.6%,局部反应发生率31.0%;接种DTa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13.3%,局部反应发生率8.0%.[结论]接种DTaP副反应远DTwP为低,更适合婴幼儿使用.
作者:吴珍红;黄李杉;林志龙;刘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奉化市江口街道农村居民对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知晓率,分析导致不良卫生的原因.[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15名2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73.4%.43.8%的人从未到医院做过健康体检,6.3%的人经常直接喝自来水.[结论]农村居民整体卫生意识淡薄,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孙嵩;俞育泉;江美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探讨检验检疫局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开展突发性传染病相关科研的必要性、选择性及意义.认为检验检疫部门在口岸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检疫扮演重要角色,必须展开相应的科学研究和信息研究,同时加强科研管理,确保安全.
作者:姚夏婷;尤明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合理配置职业卫生监督资源,提高监督效率.[方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与各项防治措施相结合,用量化分级法确定企业的监督等级.[结果]对辖区内不同经济类型企业58家按此量化分级指标判定,A级4家(6.9%)、B级19家(32.8%)和C级35家(60.3%).[结论]建立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体系可使监督工作更有科学性、目的性,促进企业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提高防治水平.
作者:史子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子痫前期病因各国研究学者产生多种学说:如过度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系统的作用等.本文讨论雌、雄激素在病理妊娠-子痫前期中的所产生的影响:雌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因子对一氧化氮(NO)合成酶的破坏,促进NO合成、抑制RAAS系统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间的转化,起到舒血管的作用.而雄激素被认为与雌激素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作者:吕冰清;胡继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福田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1994-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231例,其中AIDS 31例,死亡3例;男女比为2.9∶1;感染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轻的非深圳人;感染途径:静脉吸毒占40.3%,性途径占34.2%(其中男男同性恋占6.9%),不详21.2%;孕产妇、住院手术病人、无偿献血员等人群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率低.[结论]福田区艾滋病疫情于200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疫情集中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方良;黄慈林;刘莹;石向辉;李丽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男同性恋人群性行为方式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探讨有效防治策略,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同性恋的文献报道,从同性恋的概念、对同性恋的认识变迁、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同性恋行为特点以及与艾滋病传播、同性恋中有效防治艾滋病传播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做一概述.
作者:丁益民;徐钟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提高胎儿脐带绕颈超声诊断率的方法.[方法]运用B超法、B超进行中左手推压法及彩超法分别对302例妊娠36~40周的孕妇进行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证实,诊断符合率B超法为65%,B超中推压法为71%,彩超法为94.4%.[结论]彩超法能明显提高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符合率,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作者:林炳青;郑曦;林碧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地]了解顺昌县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7所1 691名在园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19.8%;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结论]提高托幼管理人员及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合理调整儿童饮食结构,纠正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可以降低贫血发生率.
作者:郑美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动态,为血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巩固方案进行监测.[结果]连续15年螺情监测,查螺面积416.5×105m2,在一个村断续7年查出残存钉螺,有螺面积1.5×105m2,查出螺点36处,解剖活钉螺6 267只,未检出血吸虫感染钉螺.病情监测,查病24 042人,粪检血清学阳性者1 052人,疫区耕牛1 292头,解剖家畜及野生动物358只,均未查到病原.[结论]本地无血吸虫病原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被阻断.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根除残存钉螺和加强外来传染源的监测上.
作者:胡松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比例分层随机和系统随机方法抽取某三级医院2005年1 0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8.4%(88/1 0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26.1%),其次是消化道和上呼吸道(25.0%和21.6%);院感率在高干病区高46.7%(7/15).年龄、性别、病区、总住院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院感的关联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介入性诊疗、性别和病区是主要危险因素;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数越多,发生院感危险性越大.[结论]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和介入性诊疗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把握抗生素应用指征、规范各类介入性诊疗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辉萍;许能锋;连羡玉;邱丽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江东区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1~59岁常住人口1 30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江东区常住人口的HBsAg携带率4.9%,总感染率71.8%,自然感染率43.2%,乙肝疫苗接种率55.6%.[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小年龄组的自然感染率较低(1~5岁30.1%,6~15岁11.6%),但人群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携带者,要加强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刘军涛;孙灵英;王俊;王均琴;王美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某公司包装工序白炭黑尘污染治理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与现场评价检测.[结果]测试点检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10.7%提高到治理后的100%.[结论]该公司包装工序白炭黑尘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效果显著.
作者:黄信有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