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蔡少杭教授治疗胸痹经验

刘雪娜;杨琼梅;吴瑞华

关键词:胸痹, 阳微阴弦, 补气, 通阳, 化痰, 祛瘀
摘要:蔡少杭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他勤读古典医籍,钻研各家学说,并善于在临证中结合当地发病特点踵事增华,积累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长期跟随其学习,深得启示.现据蔡教授讲课记录及治疗胸痹医案加以整理,冀以探讨其胸痹辨治思路.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月华猪肺药膳结合化疗治疗儿童气阴两虚型肺结核30例

    目的 探讨月华猪肺药膳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气阴两虚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月华猪肺药膳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影像学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显效率分别为73.33%和9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月华猪肺药膳可提高儿童肺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并降低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李桂兰;朱道斌;王龙;罗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应用进展及机制

    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直接破坏语言网络结构,终表现为听、说、读、写等不同程度的障碍[1-2].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新近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简单快捷的非侵入性神经电生理治疗技术,已经迅速成为康复领域里的研究热点[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是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4].本文就国内外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现状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戴燕红;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张锡纯论治疮疡病特色浅议

    张锡纯,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深研医理,精于药证,见解独树一帜,集毕生心血,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对疮疡病的论治较传统多有创新,极具特色,颇能启迪后学.1 疮疡重症,立论火毒,倡清透、清下之法,善用重剂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是中医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如痈、疽、疖、疔、流注、流痰、瘰疬、无头疽、无名肿毒等.疮疡,特别是急性发生的,病机以“热毒”“火毒”为常见,《医宗金鉴》概括为“痈疽原是火毒生”.走黄则是疮疡重症,是因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或因挤压等,使毒邪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火毒炽盛是发生走黄的关键之所在.

    作者:张云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治疗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30例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治疗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艾洛松软膏涂擦于皮损局部,观察组予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涂抹,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苔藓化程度及瘙痒程度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能缓解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艾洛松软膏治疗.

    作者:陈梦学;叶文珍;周翎;李丹;黄汉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马哈系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

    目的 探索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病房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JOA下腰痛评分、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性化护理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质量,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媛;刘园园;李敏;刘萍;兰雨燕;黄惠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述蔡少杭教授治疗胸痹经验

    蔡少杭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他勤读古典医籍,钻研各家学说,并善于在临证中结合当地发病特点踵事增华,积累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长期跟随其学习,深得启示.现据蔡教授讲课记录及治疗胸痹医案加以整理,冀以探讨其胸痹辨治思路.

    作者:刘雪娜;杨琼梅;吴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独活寄生汤水提物对退变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独活寄生汤水提物对经IL-1β诱导退变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的影响. 方法 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分离大鼠椎间盘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镜下观察与鉴定,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10 ng/mL浓度IL-1β造模)、实验1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L干预24 h)、实验2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L干预48 h).观察4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中Sox 9表达. 结果 ①第2代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速度快,呈现多边形,胞核清晰,且含有1~2个核仁,融合后出现“铺路石”状,经Ⅱ型胶原法染色后,阳性对照组胞浆区域浸染为棕黄色;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表达及上清液Sox 9含量明显提高(P<0.05),DKK-1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表达及上清液Sox 9含量明显降低(P<0.05),DKK-1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以实验2组变化为显著(P<0.05). 结论 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可调控退变椎间盘软骨细胞的功能,下调Wnt 4、GSK-3β、β-catenin和上调DKK-1 mRNA与蛋白表达,进而延缓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的退变.

    作者:刘伯龄;陈齐勇;刘少强;叶小伟;梁硅清;叶锦霞;李西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林平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若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明显的关系[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CAG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3],故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重要意义.“治未病”早出自《黄帝内经》,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三个重要内容.吾师林平系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余有幸跟随林平教授学习,现将吾师秉承“治未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独特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骆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针结合功能锻炼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腰椎结构改变而出现腰腿痛及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低龄化趋势.治疗方法多取决于疾病的发展程度.腰椎椎间融合术被临床医师所肯定,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方式,疗效确切[1].然而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功能恢复,且部分患者出院后未能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仍可能残留有腰脊神经根受压所致的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症状.近几年来中医特色疗法在腰椎疾病和腰椎术后康复的运用愈加广泛,包括口服中药/中成药、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疗法、功能锻炼以及其他疗法[2].现对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电针结合功能锻炼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疗效.

    作者:吴吉锋;李芳琴;陈建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35例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1],失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升糖激素异常分泌亦可引起血糖应激性升高[2].此外,其他激素及神经递质也可因失眠出现系列神经生化改变,进而加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糖尿病的疗效.对于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治疗,提高睡眠质量是提高控制血糖的综合效果的有效手段.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相对单一,多依赖安眠类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甚至损害健康.研究表明,中药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选取肝郁化火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经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其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作者:严年文;黄苏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丹瓜方对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ox-LDL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瓜方对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ox-LDL的影响. 方法 将144例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压、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瓜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FBG、2hPG、TC、TG、LDL、TGF-β1、ox-LDL及证候积分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剔除3例,对照组剔除2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hPG、TC、LDL、TGF-β1、ox-LDL水平及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 结论 丹瓜方可改善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可抑制糖尿病炎症反应并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何卫东;杨柳清;衡先培;李亮;王志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散中芍药苷的含量

    活血散是福州市盘屿中医骨科医院的自制药品,由乳香、没药、赤芍等十几味中药经加工制成,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伤筋及骨折肿痛等.现行质量标准中没有含量测定项.赤芍为活血散的主药,在处方中起祛瘀止痛、凉血消肿之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芍药苷[1].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本文参考有关资料[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活血散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陈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r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相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栝楼桂枝汤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7d.采用Longa神经学评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RT-qPCR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及其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P<0.05),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Bcl-2mRNA表达提高(P<0.05). 结论 栝楼桂枝汤对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降低内质网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陈喆鸣;南丽红;谢晴晴;黄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六味地黄汤配合电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发生较大变化,临床表现为生殖系统改变、机体老化和神经精神状态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如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胸闷头疼、腰酸骨痛、皮肤麻痒或有蚁行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笔者应用电针三阴交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极;郑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现状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超负荷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并沉积于皮下、关节、骨骼等而引发局部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变,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中医认为该病是因为湿热蕴结于关节处导致其无法排出而发病[2].饮食过度、肥甘厚腻的生活方式,导致痛风发病率逐渐递增,痛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痛风分为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痰浊阻滞型、瘀热阻滞型4型[4],其中以湿热蕴结型为常见,也是急性发作时的主要证型[5],以足拇趾及踝关节呈间歇性发作,红、肿、热、痛为发作时征象.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法可分成西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6],其中西药治疗虽能迅速改善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长期广泛的应用,而中药治疗痛风的优势在于标本兼治,处方用药配伍灵活,疗效确切,彰显中医药的特色.

    作者:KHOO YEW LEE;周逸敏;张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与出血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当今外科微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流手术.膀胱痉挛与术后出血则是TURP术后近期常见的两大并发症.膀胱痉挛常表现为膀胱区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伴有二便急迫感,膀胱痉挛使得内部压力升高致冲洗不畅以及管周尿液外溢[1].有研究报道,TURP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在40%~50%,该病发作时易导致继发性出血,使得创面愈合时间延长[2].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经卫生部认定的一项具有中医特色的理疗方法,借助微孔技术对人体局部皮肤进行定向靶位透药治疗,具有定向、快速靶位精确给药的优势[3].本研究通过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其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与出血事件的影响情况.

    作者:叶军丽;江立行;陈慧军;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刺长强穴治疗脑性瘫痪患儿20例

    目的 观察针刺长强穴对脑性瘫痪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4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作为基础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长强穴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及疗效.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P<0.05),以针刺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长强穴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学君;阮灵秀;傅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针后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IL-1β、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后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软骨细胞IL-1β、IL-6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两月龄雄性SD大鼠按1∶3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10只,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予电针治疗15 min/d、30 min/d,空白组和对照组正常饲养,共干预12周,疗程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实验用血清.选取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15min组和电针30 min组,使用LPS诱导建立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并同时予大鼠空白组血清、对照组血清、实验1组血清和实验2组血清进行干预,观察4组软骨细胞干预后IL-1β、IL-6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IL-1β、IL-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5 min组和电针30 min组软骨细胞IL-1β、IL-6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 结论 电针后血清能有效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陈后煌;李西海;李俐;吴追乐;郑春松;徐欣;洪秀娥;吴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清眩降压汤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黄芩苷成分分析

    目的 探讨清眩降压汤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的影响及有效成分分析. 方法 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为研究对象,观察清眩降压汤对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利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分析其主要成分黄芩苷. 结果 清眩降压汤对血管环及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具有显著的舒张作用;超高液相分析提示黄芩苷是清眩降压汤主要成分之一. 结论 清眩降压汤可明显降低离体血管环的收缩力,具有一定舒张血管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苷.

    作者:林珊;张铃;蔡巧燕;王怀;陈宏伟;彭军;褚剑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针内关穴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内关穴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1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6只.模型组、电针组用皮下多点位注射ISO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穴5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心电图ST段偏移幅度和血清心肌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评价大鼠心肌缺血的状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变化率明显降低(P<0.01),ST段偏移值显著提高(P<0.01),血清CK、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变化率明显提高(P<0.01),ST段偏移值明显下降(P<0.01),CK和AST活性变化降低(P<0.01,P<0.05). 结论 电针内关穴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程度,保护缺血心肌.

    作者:萨喆燕;万隆;黄倩茹;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