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菊;张世勇
目的研究国内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颅底动脉多普勒信号检出情况和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参考值,及血流速度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仪检测1500名某社区正常成年居民,记录颅内血管的各参数指标,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各年龄组男女间检出率均有差异;颅内血管平均血流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各年龄组女性脑血流速度均高于男性;搏动指数(PI)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各年龄组男女间PI值无差异.结论正常成人颅底动脉多普勒信号检出率和平均血流速度随年龄、性别规律变化.此结果为临床脑动脉TCD检测提供了评价参考依据.
作者:黄海威;郭明辉;黄家星;罗勤;曾琪蕴;高庆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近年来,尽管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我国历史疫情高发的多数省份狂犬病疫情持续上升.2003年12月以来,山东省狂犬病疫情急剧上升,为了解疫情上升的原因,我们对新发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显军;李忠;王萍;王玫;王连森;陈桂兴;丁淑军;张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452例受试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01例(脑梗死379例、脑出血313例、冠心病257例、其他类型152例)及对照组35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ApoE4携带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ApoE3/3和ApoE2携带者(P<0.05),这种作用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中相似;ApoE4携带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和E3/3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2携带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ApoE4携带者(P<0.05).ApoE2携带者的HDL-C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升高(β=0.178,P=0.015),且在65~74岁年龄段中HDL-C水平明显高于E3/3和E4携带者(P<0.05);ApoE4携带者的T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大而下降(β=-0.179,P=0.009;β=-0.147,P=0.032).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的代谢水平,这种作用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存在;ApoE2和ApoE4携带者对血脂的作用程度与年龄相关.
作者:肖志杰;赵水平;聂赛;谭利民;蒋波;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67例IRPA医院感染病例、150例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ISPA)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一病区,接受相似治疗措施的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敏感对照组159例,耐药对照组20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RPA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OR=1.03,95% CI:1.01~1.04)、亚胺培南(OR=4.65,95%CI:1.35~11.5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3.37,95% CI:1.85~9.43)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1.85,95% CI:1.25~5.34)的使用有关;而ISPA医院感染与三代头孢(OR=2.54,95% CI:1.26~5.23)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OR=1.86,95% CI:1.42~3.26)的使用、住院时间长短(OR=1.05,95% CI:1.03~1.05)有关.结论为减少IRPA医院感染的发生,在限制使用亚胺培南的同时,应尽可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作者:彭少华;金正江;罗兰;李从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介绍需暴露人数(NNE)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用途.方法以琥珀水杨酸交联血红蛋白溶液(DCLHb)治疗急性创伤后出血性休克与患者入院后28天内死亡的研究为实例,计算粗NNE和调整NNE及相应95%可信区间(CI).结果通过计算得到暴露DCLHb的粗NNEH=3.7(95% CI:2.2~11.5);在调整了基线死亡风险的混杂偏倚后,暴露DCLHb的调整NNEH=2.6(95% CI:1.6~8.0).说明在试验组研究对象的基线死亡风险(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布与对照组相同的情况下,平均每2.6例创伤后出血性休克患者暴露于DCLHb就会在入院后28天内新增1例死亡.结论NNE可用来说明在前瞻性研究中,相对于非暴露组,要新增(或预防)一例某病的发病或死亡病例,需暴露于某因素的平均估计人数.作为衡量暴露因素作用强度的一个新指标,NNE可以更为直观地表达研究的结果,易被临床医生、卫生决策者及公众所接受.
作者:童峰;陈坤;何寒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E.histolytica,Eh)引起的一种重要肠道传染性寄生虫病,人感染Eh后可出现严重的侵袭性阿米巴病症状,危害健康.为了解腹泻患者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情况,我们于2004年夏秋季在肠道门诊对此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礼发;张荣波;李朝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主要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山东省1962年发现首例HFRS患者、1983年开始HFRS监测,22年来从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背纹仓鼠、小家鼠、臭鼩鼱等检测出汉坦病毒(HV)抗原,却从未从普通鼩鼱(Sorex araneus)检测出HV抗原[1,2].2004年12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首次从山东省济宁市HFRS疫区捕获的普通鼩鼱检测出HV抗原.
作者:毕振强;王志强;王显军;王玫;马卫胜;宋绍霞;王志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中老年人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发病率,分析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年完成痴呆患病率调查的2919名西安地区居民进行随访,以简易智能量表(MMSE)作为筛查工具,应用三阶段诊断法确诊痴呆及其亚型.根据随访的人年数计算痴呆、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的年发病率.痴呆诊断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Ⅲ-R)的标准,AD诊断按照美国国立神经疾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的标准,VD诊断按照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和瑞士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协会(NINDS-AIREN)标准的.结果实际随访到2197人,平均随访3.2年,共计6886.43人年.新诊断痴呆47例,其中AD 37例,VD 8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2例.55岁以上人群痴呆及AD、VD年发病率分别为0.68%、0.54%、0.12%;65岁以上人群痴呆及AD、VD年发病率分别为0.89%、0.69%、0.17%.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发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而VD发病率与年龄、卒中史和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高龄、低文化程度是AD的危险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和卒中是VD的危险因素.
作者:屈秋民;乔晋;韩建峰;杨剑波;郭峰;罗国刚;杨华;曹红梅;俱西驰;武成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国内多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C群菌少见,爆发性流行更为少见,现将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一起疫点上C群菌流脑爆发5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文虎;赵伟;魏洪霞;赵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染源主要为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但是,国内外动物实验室、动物饲养室人员感染HFRS病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动物实验室发生4例实验动物Wister大白鼠传染的HFRS,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小云;张晓莉;宋宝辉;刘亚威;于新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流感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发热反应率(3.69%)及局部反应率(1.75%)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照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8%、95.8%、52.3%和92.3%、90.2%、62.3%;结果显示两种流感疫苗间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1N1、H3N2及B(亚)型抗体GMT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22.4、16.8、8.2倍和21.2、12.5、7.4倍;试验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保护率(99%、99%、53.9%)与对照组免疫后三型保护率(96.2%、98.4%、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临床安全性良好;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作者:胡月梅;方捍华;高桂华;张雪峰;张艺飓;朱石炜;朱凤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董关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近10年天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明显上升,其中红桥区的HFRS疫情也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对该区1997-2004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哈群;滕学敏;张军;张惠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者:杨晓光;孔灵芝;翟凤英;马冠生;金水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医院2003年秋冬季儿童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NLV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毒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而就诊的患儿粪便标本,采用引物JV12Y/JV13I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LVs,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纯化、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收集的358份标本中检测出NLVs 42份,阳性率11.73%.3岁以下的婴幼儿阳性40例,占95.24%,其中6月龄~1岁组与1~2岁组阳性率高,分别占38.10%、35.71%.年龄小者只有25天龄.4个月中,11月阳性率高为17.27%,其次是2004年1月、2003年10、12月,阳性率分别为15.79%、8.11%、11.36%.抽取11份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5份为GⅡ-3群,5份为GⅡ-4群,1份为GⅡ型,但尚不确定所属群.随机抽取20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检测NLVs,未发现合并感染.结论广州市某医院儿童腹泻的散发与NLVs感染有关,并且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型,流行优势株为GⅡ-3群与GⅡ-4群的病毒株.
作者:刘翼;戴迎春;姚英民;李建栋;詹惠春;陈清;俞守义;聂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探讨辽宁省不同地区、不同来源霍乱病原体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并对从鸭绿江水中分离出来的霍乱弧菌进行基因水平的分析,我们采用16S RNA核糖体基因分型(RT)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3株分离自1997-2002年辽宁省患者、外环境霍乱菌株进行研究.所用菌株经鉴定均为El tor生物型.染色体DNA提取、Southern杂交、PFGE参照文献[1]进行.20株霍乱弧菌共分3个RT型,其中18株菌为RT1型,RT2型、RT3型各1株菌(表1).14株霍乱弧菌共出现3种电泳条带(PFGE分型),结果见图1和表1.
作者:毛玲玲;韩悦;徐菁;刘云萍;赖怡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的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了2个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1个AIDS高发县.未服药和服药在2-12个月的HIV感染者作为被调查对象,分别对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治疗保障措施等项目,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评价服药者CD+4 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在4-8个月的人数多占78.24%,服药依从性达到90%~100%的占67.51%,停服和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占66.95%,显著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治疗组坚持服药症状明显改善的占87.57%,停服和漏服药症状未明显改善的占11.01%.服药依从性对病情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治疗组服药后CD+4T细胞总数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但实际速度较缓慢.抗病毒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分别是55.1%和50.8%,CD+4T细胞数较未服药治疗的患者显著提高.耐药性毒株的流行率显著增加,由未服药人群的13.9%快速上升到服药3个月的45.4%和服药6个月的62.7%,其中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类药物耐药性的增加为明显,导致中高度以上耐药率的显著增加.结论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后,HIV/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直接关系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计划的实施.避免耐药毒株的出现,必须提高服药依从性,这对今后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宏;王哲;崔为国;梁妍;辛天义;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的身高、体重现状及近10年来变化趋势,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1 971名住户居民测量身高和体重,文中仅对其中2~79岁人群的身高(有效数据210 136人)和体重(有效数据202 749人)进行分析.采用婴儿身长量床测定3岁以下儿童身长,采用立柱式身高计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精确度均为0.1 cm;采用杠杆称测定3岁以下儿童体重,采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体重,精确度均为0.1kg.结果2002年中国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身高(cm),城市男孩分别为90.1、118.4、144.9、170.2,女孩分别为89.0、117.0、145.8、158.6;农村男孩分别为87.6、113.1、139.2、166.3,女孩分别为86.2、112.9、140.0、157.0.2002年各年龄组平均身高都比1992年增加,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6 cm,农村男孩3.0 cm,城市女孩3.8 cm,农村女孩3.0 cm;同龄6~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1 cm,农村男孩3.4 cm,城市女孩2.8 cm,农村女孩3.1 cm;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性0.7 cm,农村男性0.9 cm,城市女性0.6 cm,农村女性1.0 cm.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体重(kg),城市男孩分别为13.5、22.2、37.4、58.7,女孩分别为12.7、21.2、36.7、51.9;农村男孩分别为12.8、19.4、31.9、54.9,女孩分别为11.9、18.7、31.8、51.2.2002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体重也均高于1992年同龄人,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1.0kg,农村男孩0.6 kg,城市女孩0.8 kg,农村女孩0.5 kg;同龄6~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2.0kg,农村男孩1.5kg,城市女孩1.4kg,农村女孩1.1kg;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性3.2kg,农村男性3.0kg,城市女性1.6kg,农村女性2.9kg.结论在过去10年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尽管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在各年龄组和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充分说明了近10年中国居民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杨晓光;李艳平;马冠生;胡小琪;王京钟;崔朝辉;王志宏;于文涛;杨正雄;翟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领导完成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公布,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反响.本刊发表了调查的5篇报告,进一步介绍调查的工作方案、样本特征和描述性分析所得信息,今后还将陆续发表和出版更多的报告.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刻,在新世纪的开端做了这件利国利民的事,值得赞扬,值得庆贺.
作者:陈春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