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志清;刘爱平;江训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以后,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因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是糖尿病导致多种已知的临床神经并发症状之一,为临床常见病[1].其主要症状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包括烧灼样疼痛、感觉异常、冷热交替感、感觉过敏,所有症状都有夜间加重的倾向.但是该病早期呈现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难治性神经损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免疫因素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2].本研究通过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与弥可保治疗DPN的疗效对比,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DPN的疗效.
作者:亓瑞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不同DNA载量的慢性HBV携带者的疗效. 方法 将86倒不同DNA载量的HBV携带者分为3组:低载量组(HBV DNA 102~104)27例,中载量组(HBV DNA 105~106)36例,高载量组(HBV DNA≥107)23例,分别给予苦参素片0.3 g口服,每日3次,疗程1 a.期间每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患者HBVDNA、ALT和乙肝两对半定量. 结果 治疗至48周时,3组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低载量组HBVDNA下降尤为明显(P<0.01);低载量组累积HBeAg血清转阴/转换率为40.74%,高载量及中载量组未见HBeAg血清转阴/转换.3组均未见HBsAg转阴/转换;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HBsAg及HBeAg滴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低载量组HBsAg滴度显著降低(P<0.01).肝功能方面,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有轻度ALT升高,而低载量组未见ALT升高. 结论 苦参素片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降低血清HBsAg及HBeAg滴度,尤其是对低载量HBV DNA疗效佳.
作者:谢维宁;黄腊平;李烨;彭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便秘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8%~79%[1].不仅存在手术期间而且还会持续于整个住院期间,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电针疗法是运用电针仪器输出不同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2].我们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电针刺激择时治疗预防便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玮;吴妙琳;黄惠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以头位改变时发生的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是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管石复位(CRP)治疗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虽能快速改善体位性眩晕,但有些患者常有一些残余、非特异性的头晕、漂浮感和焦虑残留.这些可能引起患者有躯体化病变或心理缺陷,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为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药物治疗对提高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意义的.临床上常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来评估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1].本研究探讨中药益气聪明汤联合CRP对BPPV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金秀;吴晖;陈国春;江里涛;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减而成,具有益气健脾、升清降浊功用.用于脾胃虚,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症.临证中这些证候不仅多见于脾胃疾病,而且也多见于心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陈寿菲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已30多年,擅治脾胃病,喜用脾胃学说治疗各种疾病并精于辨证.笔者有幸拜师于其门下,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陈寿菲主任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心肺疾病验案分析如下,以共享于同道.
作者:张统文;李艳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10年来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且呈现低龄化特点.我们统计2010年至今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门诊部就诊的颈椎病患者中,青年期颈型颈椎病占了1/3以上.我们采用南少林推拿疗法治疗青年期颈型颈椎病45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忠清;廖军;窦思东;王志强;魏振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膝关节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引发的疼痛与肿胀、关节活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步态是人类行走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是从观察人类步行方式及形态的角度来判断生物力学的变化,步态分析的思想与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等领域,是临床与研究常用的一门方法学[1].
作者:徐欣;吴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水肿是指体内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严重者伴有胸水、腹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称水肿为“水气”或“浮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①水肿逐渐形成,首先表现为尿量减少,肢体沉重,体重增加,然后逐渐出现下肢及全身水肿.②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以踝部为明显.本课题观察中医穴位贴敷结合热疗对心源性水肿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檩;郑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并在脾胃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建树颇丰.治胃先治神理论作为其代表思想之一,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满意.我们跟随何晓晖教授临床学习以来,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今试将其通过调节情志以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要介绍,以飨同道.
作者:颜志清;刘爱平;江训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均为古往今来的临床常用经典方,而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范式.近年来笔者常以两方合用,屡愈疑难病证,深感如此合方极具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梳理仲景有关上述两方的原文提要,探寻合方的机制、方证运用,具体阐述如下.
作者:钟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发病时间短,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主要为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其原因不甚清楚,患者听力下降到低点的时间可为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在几日之内.在听力损伤的同时可伴有耳鸣等伴随症状,除第8对脑神经(听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笔者运用柴胡翘荷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有明;陈欣欣;黄健;汪湘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对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但其所用中药为温热之品,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敷贴之后,一般局部皮肤都会有发红和灼热感,甚至起水泡.小儿皮肤娇嫩,三伏贴后局部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及起水泡的病例较成人更多见,部分小儿因此中断后续敷贴,影响三伏贴疗效.我院近2a来对三伏贴后小儿局部皮肤予紫草油进行涂抹,可明显减少皮肤严重损伤情况的发生,对已出现皮肤严重损伤的小儿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王菊霞;邱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或)椎间关节退变等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1].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大多数医家多从治疗其局部症状为主,但体质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我们于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根据整体观念考虑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在治疗颈椎病时采用艾灸大椎、双肺俞穴配合针刺,治病的同时调整机体的阳虚质,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对于患者阳虚质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海;苏全贵;王珍;林巧凤;王绵绵;李奕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如血压较低,单位时间内超滤过快,未按照具体情况设置干体重等容易引发下肢腓肠肌痉挛.据临床调查[1]结果显示,血液透析并发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为20%,且多出现在透析的中后期.病症主要表现为下肢小腿腓肠肌的急性收缩,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持续时间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给患者造成短时间内的巨大痛苦[2].临床上缓解该症状的主要护理措施是0.9%氯化钠静脉滴注,注射50%葡萄糖(非糖尿病患者)或者暂时停止超滤,并辅助穴位按摩等[3].本研究通过穴位按摩后立即配合热敷,观察缓解血液透析中并发腓肠肌痉挛疼痛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素华;何东娟;林莲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常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治疗相当棘手.近年来,随着单臂外固定架技术逐渐成熟,其临床应用广泛.我们于2009年4月-2013年1月对53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位;郑昆仑;王爱国;谷福顺;信金党;冯其金;李钦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又称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早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及IFG伴IGT.我国大城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及其糖调节异常(IGR)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1-2].IFG/IGT是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危险预测指标[3-4].本研究通过针对其微观指标脂联素(AP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尿病前期证型关系进行探讨,希望根据糖尿病前期患者“证”的微观探索的结论,为今后中医辨证及疗效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马坤;温俊平;郑姜钦;李红;孟晓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效果明确,以往临床以分型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抽象化.近年来随着颈椎病诊疗方案的不断规范与优化,分期综合疗法在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其针对性强,诊疗方案具体化,临床疗效明确,值得广大医护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和优化,并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与应用,提升基层医疗临床思路和水平.
作者:龚德贵;陈水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不寐是以夜间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又称“目不瞑”.现将我科中医特色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诊断标准 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失眠的标准.西医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能够正确表达感受者;排除器质性病变者;自愿接受本法治所疗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者.
作者:张忠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 方法 将72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和联合化疗组32例,单纯化疗组接受TP方案化疗,联合化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2组均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 结果 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9.38%和67.50%,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生活质量较化疗前提高分别为15.63%和37.50%,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安全、有效,与单纯化疗组相比较,提高了生活质量,未增加毒性.
作者:胡伟;严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随之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及致残等后果,往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40例,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并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丽勤;林玉芬;林成凤;郑国良;黄梅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