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炜;杨斌;陈阳;黄琰;张伟;杨芳;陈婷婷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观察2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 结果 2组在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程度及胃肠减压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上可明显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学海;吴苏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结、直肠癌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发病例数高达120万,每年近60万人死于大肠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1].手术、化疗、放疗仍然是目前常用的3种主要治疗方式.虽然手术被认为是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仍有50%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2].对于术后复发及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尽管5-Fu、顺铂、依立替康等化疗药物的不断发展和联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反应率,然而大肠癌的化疗疗效并没有出现显著改善,其中位生存期仍仅为20~28个月[3].这使得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中药复方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4-5].
作者:黄炜;杨斌;陈阳;黄琰;张伟;杨芳;陈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现阶段糖尿病已经成为非传染性的流行病.由于检测手段的先进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健康”体检所发现,其临床表现已非传统消渴之“三多一少”所能概括.故运用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病理特点,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对厦门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而全面的临床资料收集,运用中医证素辨证的方法,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理特征,以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
作者:吴洁;王丽英;苏伟娟;余亚信;李学军;杨叔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联合甲床回植治疗手指甲床完全剥脱的临床疗效. 方法 15例甲床完全剥脱病例行甲床回植术;术后予补阳还五汤煎剂口服,每日2次,疗程8周. 结果 术后Ⅰ期回植甲床全部成活;治疗结束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生长指甲,1例略有畸形,无瘢痕组织形成;口服中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好;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3.33%. 结论 甲床回植手术简单易行,费用低,患者易接受;术后配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口服利于恢复及降低瘢痕形成风险,远期新生长的指甲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
作者:吴维国;邢志利;罗靖致;黄斌;谢玲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不孕症指育龄夫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居1年而不能生育,包括不能怀孕及有怀孕但无足月分娩[1].该病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不孕症病因繁多,病情反复,病变因果交织,病机虚实夹杂,辨证分型繁琐,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拟将不孕症常见病况分为输卵管性不孕,排卵障碍性不孕,多次辅助生殖技术失败及男性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4类,制定辨证分型标准,纳入门诊病例,进行临床辨证,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不孕症不同病况之间的辨证规律,提供可供临床借鉴的辨证模式,为中医药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邓琳雯;王妍;文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钩吻素子的浓度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方法 优化钩吻素子与肝微粒体的反应体系,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两者均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正离子,MRM模式检测孵育体系中钩吻素子的浓度,并应用Linewearve-Burk作图分析数据,计算酶促动力学常数. 结果 钩吻素子在0.5~30μM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0.1544x-0.0593(r=0.9939,n=5).钩吻素子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14.2 μmol/L,Vmax为303.03pmol/(min·mg·pro)以及肝清除率CLinx(Vmax/Km)为21.37 μL/(min·mg·pro). 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应于钩吻素子的体外代谢研究.
作者:李彧;曾荣洁;郑雪卿;郭(王莹);陈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体内氮质血症及其它代谢产物贮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所出现的一系列危重证候,中医称之为“关格”.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由于长期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以及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无尿状态,使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导致机体阴阳平衡的破坏,表现为水湿毒邪蕴结于体内,阻遏阳气,脾肾失司,气化功能障碍,机体失去温煦功能,免疫力下降.仅通过中药健脾温肾、行气利水排浊之法,往往达不到利水排毒的目的,唯有依靠血液透析,2~3次/周,超滤部分水分和毒素来改善证候.本文通过观察MHD患者透析前后湿浊证、脾肾气虚证及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血透后MHD患者中医证候的转归.
作者:陈虹;郑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其中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和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此外还有菊糖和木香碱等.木香主要起行气调经止痛功效,是治脾胃虚寒气滞要药[1].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均为倍半萜内酯,性质不稳定,不易保存[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用外标对照法测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香总量[3].为更好控制其质量,节约对照品,提高检测效率,本实验以相对易得的木香烃内酯为内标,采用一测多评法[4](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A)建立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将一测多评方法与常规外标法进行比较,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夏丽珍;李春娇;赖增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素问·宝命全形论》[1]168之“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强调了针刺治疗疾病时治神的重要性.笔者结合针灸医籍文献的学习和临床体会,就针刺治神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如下.1 凡刺之要,无忘治神何为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腑以及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灵枢·小针解》[2]9日:“神者,正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1]86日:“血气者,人之神.”观察病人神的状态及其变化,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和气血之顺逆,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同时,由于精神意识活动对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及其协调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调整精神意识和心理状态也就成了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类经》[3]所言:“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
作者:杜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简称腰突症)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可高达15.2%,好发于青壮年,其突出部位多发生于L4~L5和L5~S1椎间盘[1].由于其发病部位的独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现有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而笔者运用电针治疗腰突症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喜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脑梗死形成的病理学基础,研究已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尤其是MMP-2、3、9在急性脑梗死中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1].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有关其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浆MMP-2、3、9水平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2].本研究观察了益气活血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浆MMP-2、3、9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对心脏损害是造成中毒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而QT间期延长是预测AOPP患者心跳骤停的重要指标[1].本观察通过回顾分析65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QTd、心律失常及死亡率的变化,从而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作用.
作者:王树山;蔡伟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甘露消毒丹是由一组化湿浊、清热毒的药物所组成的方子,临床上用于治湿温初起,疫邪湿热留恋气分,弥漫三焦,湿热并重的常用方剂.此方重用黄芩清热解毒,得凉散的连翘、薄荷相助,可疏解郁热;重用滑石清热渗湿,得茵陈、木通相助,可祛已停之湿,引导热邪下行;佐以射干、贝母泄肺利咽,化痰散结,合薄荷宣通上焦津气,调理肺卫功能;藿香、白蔻仁、石菖蒲宣窍辟浊,行气化滞,恢复脾运.全方重在清热利湿,芳香化气,解毒利咽,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条畅[1].笔者多年来应用本方于儿科临床,遇病机相合,每获良效.现举病例数则,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林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1].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以59岁以下人群为主,其HBV携带率为7.18%[2-3].为寻求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新思路,自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将就诊的9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采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巧男;修自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肝脾相关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应用发展于《伤寒论》.伤寒以降,众医家对肝脾相关理论亦进行了深入发挥.1 宋元明清肝脾相关名方层出不断,肝脾相关理论更为明晰其中将肝脾相关理论应用发挥的为广泛的是宋朝时创立的逍遥散.本方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去苗)一两,芍药(白)一两,甘草(微炙炒)半两,当归一两(去苗,锉,微炒),茯苓一两(去皮,白者),白术一两组成.用法:烧生姜一块,薄荷少许.本方是由四逆散去枳实,加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生姜组成.原书用治“肝郁血虚,两胁疼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往来寒热,妇人月水不调”,为肝郁血虚脾弱的代表方剂.
作者:丁站新;宋雅芳;刘友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DM平均患病率已达到3.2%~3.6%,患病人数约4 000万,居世界第2位[1].饮食疗法为综合治疗DM的基础,是治疗DM基本的方法,是DM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2-3].饮食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膳食是环境因素中暴露持久,伴随着每个人终生的作用大的因素[4].目前的教育方法多以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缺少直观的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教育手段,影响患者对饮食治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对食物具体的量化指标的实物感受[5].饮食治疗一直是DM教育和治疗的难点[6].特别是2型DM患者早期就存在认知功能减退[7].食物热量的计算和饮食的单一性是DM患者难于依从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作了DM患者的食物换算卡,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灵活选择同等热量的食物,增强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文;谢玉珠;汤华娟;李丽娜;戴舜珍;沈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于痔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的手术方式较多,对以脱垂为主的痔病主要采用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手术),该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不足,如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等并发症[1].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issue 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的出现正是基于提高痔病疗效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们对TST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献明;陈啸;叶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玉屏风胶囊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1例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 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外周血CD3+、CD4+、CD4+/CD8+上升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更少(P<0.05). 结论 玉屏风胶囊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付文江;沈大跃;尤慧敏;李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所有慢性并发症中危害大的一种,是肾脏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同时构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在DN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共检测了58例早期DN患者的血清TGF-β1、Smad7水平,并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干预治疗,探讨早期DN患者血清TGF-β1、Smad7 的表达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干预治疗对TGF-β1、Smad7血清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子鑫;刘光辉;衡先培;林青;陈蓉艳;秦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二十世纪40年代末人们在血浆中发现一种遇冷后不易溶解的蛋白,当时称为冷不溶性球蛋白.1976年,KUUSELA等[1]将其命名为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依纤维结合蛋白在人体内的不同分布,将其分为细胞型和血浆型两大类,前者存在于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基底膜中,血浆型纤维结合蛋白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既不断消耗,又不断补充、更新.细胞型与血浆型纤维结合蛋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2].
作者:赵爱萍;林满遍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