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丹
老年性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是致盲的首位眼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防治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不仅遭受痛苦,而且并发症在所难免.祖国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不少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从中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中药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勇;祁明信;黄秀榕;汪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附子的效用附子温阳益火,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踒蹙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用之得当,其效甚捷.古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中,用附子有20方37条[1],<金匮要略>有11方16条[2],著名的方剂如附子汤、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黄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术附汤等,沿用至今,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
作者:李金兰;范尚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4~1999年,我们采用大黄结合西药一般治疗急性胰腺炎(AP)50例,并按随机原则设西药对照组50例,经临床统计分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冰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7年6月对97例闭合性踝部不稳定型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陆菁;陈大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从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3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兰平;魏妙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风以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故加强基础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我院家庭病床自1997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78例中风病人,其中男45例,女33例,大多数是离退休老同志,年龄大的78岁,小的38岁,均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语言不利或有口舌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医护人员配合病人家属,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特别注重辨证施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萱;许咏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关系密切.近20 a来,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多着眼于稳定性心绞痛,对不稳定心绞痛关注较少.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与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胰岛素抵抗是否存在差别?不稳定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是否有内在联系?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中医药防治不稳定心绞痛工作的开展.
作者:詹萍;施卿卿;郭云庚;孙光;熊尚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百忧解(盐酸氟西汀)是高效、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能改善情感状态,是治疗抑郁症精神障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我们于1998年7月~1999年2月应用百忧解治疗抑郁症,并用中医分型来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运坤;张小聆;翁振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肠道动力紊乱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故在临床治疗中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IBS 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永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28~64岁;神经根型46例,椎动脉型24例,脊髓型1例,交感型9例,混合型2例.
作者:曹俊寿;刘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时,发现有些患者不仅冠心病症状减轻,血脂下降,连原有的慢性胃炎诸多症状也得到改善.于是试用来治疗慢性胃炎,并以复方丹参片作对照,治疗观察1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鸥;杨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急性期针刺健侧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并设对照组33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黄彤;刘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咳嗽一般经化痰、止咳、消炎等治疗,很快痊愈,但少数患者虽经以上治疗仍久咳不愈,病程数10 d至年余.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咳嗽4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乳儿腹泻的病因除了外感六淫等因素外,多由于乳儿对母乳中的某种成分不适应所致,如母亲患外感、食积、腹泻以及素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都能引起母乳的变化,乳儿食后出现不适而腹泻.因此,在对乳儿腹泻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除了要对其本人的腹泻进行辨证分析外,应注意对其母体的状况进行辨证,有针对性地调整母体的内环境,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子母同治的方法治疗乳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03例用此种方法治疗乳儿腹泻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60~65岁28例,66~70岁12例,70岁以上5例;病程长7 a,短0.5 a.38例门诊治疗,7例住院治疗.本组病例中,每日泄泻3次者15例,4次者20例,5~7次者7例,矢气出便或每次小便时排大便者3例.全部病例病史、临床表现均符合慢性泄泻诊断标准:不同程度大便下泄不成形,口淡不渴,腹部隐痛,喜按喜温,食后欲便,嗜睡,泄泻不消化物或澄澈清冷、泡沫粘冻,或鸡鸣泄泻,或矢气出便,或遇劳泄泻次数增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惧食冷物,面或萎黄,进油腻大便频多,舌质淡或虚胖齿印,苔白腻无根或见滑苔,脉弦无力或弦硬,或沉细而弱.所有病例均经过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多项检查排除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和器质性病变.
作者:庄维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系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而致肩关节出现疼痛,活动不利,一般分为风寒湿型和瘀滞型,笔者在此基础上经临床多年观察,采用下述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振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用温中滋阴法治疗慢性胃炎6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国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从1996年7月至1998年8月应用完带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1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良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杨友鹤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70载,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治疗糖尿病法遵仲景,辨证准确,用药合理,效果卓著.今简介于下.
作者:郝现军;王冠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志不遂、脏腑虚弱等所致.临床辨证分为寒湿困脾、肠道湿热、食滞胃肠、肝气郁滞、脾肾阳虚等.近年来,我院实施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凡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