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防治白内障的现状与展望

王勇;祁明信;黄秀榕;汪朝阳

关键词:白内障, 中药疗法, 老年人, 综述
摘要:老年性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是致盲的首位眼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防治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不仅遭受痛苦,而且并发症在所难免.祖国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不少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从中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中药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现状综述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42例

    咳嗽一般经化痰、止咳、消炎等治疗,很快痊愈,但少数患者虽经以上治疗仍久咳不愈,病程数10 d至年余.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咳嗽4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点穴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

    近10 a来,笔者运用点穴按摩法配合练功活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小40岁,大65岁;40岁2例,41~50岁21例,51~60岁3例,61岁以上2例;病程短1个月,长4 a;左肩35例,右肩24例,双肩3例;有外伤史13例,无明显原因49例.

    作者:刘恭样;陈大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退黄1号治疗重度黄疸性病毒性肝炎52例

    黄疸是衡量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黄疸的加深或减退是反应疗效的重要指标.重度黄疸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往往疗效差,黄疸持续时间长.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重度黄疸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行探索,报告如下.

    作者:张良宏;郑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防治白内障的现状与展望

    老年性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是致盲的首位眼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防治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不仅遭受痛苦,而且并发症在所难免.祖国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不少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从中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中药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勇;祁明信;黄秀榕;汪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观察

    1994~1999年,我们采用大黄结合西药一般治疗急性胰腺炎(AP)50例,并按随机原则设西药对照组50例,经临床统计分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冰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腹水30例

    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发性浆膜腔积液强烈提示为重症胰腮炎,且预后凶险[1].腹水在重症胰腺炎中很常见,有腹水者几乎都是重症[2].重症胰腺炎是胰腺间质水肿、脂肪坏死、血管出血引起的,胰液可渗入或漏入腹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胰液累及腹膜和肠系膜,引起出血和渗出.我们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腹水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奕珊;林振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温中滋阴法治疗慢性胃炎62例

    近年来,笔者用温中滋阴法治疗慢性胃炎6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国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骨通络丸防治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

    成骨通络丸是我院用于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验方,具有行气活血,成骨通络之功效,经十余年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机理及效果,我们进行本研究.

    作者:林乔龄;陈联源;郑玉堂;苏友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97例闭合性踝部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体会

    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7年6月对97例闭合性踝部不稳定型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陆菁;陈大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杨友鹤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杨友鹤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70载,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治疗糖尿病法遵仲景,辨证准确,用药合理,效果卓著.今简介于下.

    作者:郝现军;王冠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68例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的疗效分析

    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住本科的2型糖尿病,用自拟协定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并配合口服降糖西药治疗,经临床观察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姜钦;李红;吕绍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牵引加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牵引加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并与76例牵引加体针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学田;李兆文;徐展堂;李允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泄泻的辨证施护

    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志不遂、脏腑虚弱等所致.临床辨证分为寒湿困脾、肠道湿热、食滞胃肠、肝气郁滞、脾肾阳虚等.近年来,我院实施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健侧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急性期针刺健侧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并设对照组33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黄彤;刘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攒竹睛明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

    呃逆是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攒竹、睛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鹉;李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0例

    笔者自1998年来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将其分为2组.自拟中药内服、外洗综合治疗30例(治疗组),局部封闭30例(对照组).经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铨;王运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完带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128例

    笔者从1996年7月至1998年8月应用完带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1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良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肝癌化疗后并发症80例

    笔者对肝癌化疗后病人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经肝动脉插管化疗后80例肝癌病人,将其随机分组,其中,中药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0~60岁.插管化疗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按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虚湿盛28例,湿热内蕴1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2~65岁.肝功能分级按国际通用的Child分级,A级: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血清白蛋白>35 g/L,腹水无,营养状况好;B级:血清胆红素34.2~51.3μmol/L,血清白蛋白30~35 g/L,腹水少量,营养状况尚可;C级:血清胆红素>51.3 μmol/L,血清白蛋白<30 g/L,,腹水多量,营养状况差.其中治疗组肝功A级25例,B级15例;对照组肝功A级27例,B级13例.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振飞;黄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母同治法治疗乳儿腹泻203例临床体会

    乳儿腹泻的病因除了外感六淫等因素外,多由于乳儿对母乳中的某种成分不适应所致,如母亲患外感、食积、腹泻以及素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都能引起母乳的变化,乳儿食后出现不适而腹泻.因此,在对乳儿腹泻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除了要对其本人的腹泻进行辨证分析外,应注意对其母体的状况进行辨证,有针对性地调整母体的内环境,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子母同治的方法治疗乳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03例用此种方法治疗乳儿腹泻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苏稼夫针灸医案3则

    苏稼夫为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其临床经验丰富,针术精湛,善治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从师,偶得捡遗.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