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攒竹睛明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

林鹉;李俐

关键词:针刺, 治疗, 顽固性呃逆, 睛明穴, 疗效, 病证
摘要:呃逆是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攒竹、睛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附子的效用与剂量

    1附子的效用附子温阳益火,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踒蹙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用之得当,其效甚捷.古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中,用附子有20方37条[1],<金匮要略>有11方16条[2],著名的方剂如附子汤、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黄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术附汤等,沿用至今,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

    作者:李金兰;范尚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7例

    我科从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3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兰平;魏妙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苏稼夫针灸医案3则

    苏稼夫为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其临床经验丰富,针术精湛,善治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从师,偶得捡遗.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10例

    Hunt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我科自1992年5月至1999年7月共收治10例Hunt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金雄;潘振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母同治法治疗乳儿腹泻203例临床体会

    乳儿腹泻的病因除了外感六淫等因素外,多由于乳儿对母乳中的某种成分不适应所致,如母亲患外感、食积、腹泻以及素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都能引起母乳的变化,乳儿食后出现不适而腹泻.因此,在对乳儿腹泻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除了要对其本人的腹泻进行辨证分析外,应注意对其母体的状况进行辨证,有针对性地调整母体的内环境,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子母同治的方法治疗乳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03例用此种方法治疗乳儿腹泻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精研歧黄祛沉疴妙手回春化顽疾--记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

    顾伯华(1916~1993),上海浦东人,颐氏外科奠基人,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氏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上海近代名中医顾筱岩先生之子,自幼随父学医,又深造于私立上海中医学院,于1952年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曾历任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等职.顾氏一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50余年,研究和创造了不少疗效独特的经验方和治疗方法.顾氏虽忙于临床,但他更注重著书立说,在六、七十年代他先后主编了<全国中医学院中医外科统一教材>、<中医外科临床手册>、<顾伯华外科经验选>以及在中医外科学术界颇具影响的近100万字的<实用中医外科学>,为丰富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顾氏治学严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多年来顾氏先后指导培养了原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陆德铭等多位高材生,为培育中医外科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余敏英;顾宏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试论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即传统医学所称的消渴病,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临床以病程持久、缠绵难愈、并发症多为其特征.究其为病虽见症多端,但总不外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内生的病理改变,日久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而清热泻火、养阴生津、健脾益气、滋阴补肾、补肾涩精、活血化瘀乃中医治疗及护理之大法.

    作者:郭建辉;黄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凯时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我们选择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常规抗心绞痛冶疗症状缓解不理想者,静滴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由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本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骨通络丸防治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

    成骨通络丸是我院用于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验方,具有行气活血,成骨通络之功效,经十余年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机理及效果,我们进行本研究.

    作者:林乔龄;陈联源;郑玉堂;苏友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防治白内障的现状与展望

    老年性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是致盲的首位眼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防治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不仅遭受痛苦,而且并发症在所难免.祖国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不少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从中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中药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勇;祁明信;黄秀榕;汪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97例闭合性踝部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体会

    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7年6月对97例闭合性踝部不稳定型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陆菁;陈大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风以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故加强基础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我院家庭病床自1997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78例中风病人,其中男45例,女33例,大多数是离退休老同志,年龄大的78岁,小的38岁,均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语言不利或有口舌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医护人员配合病人家属,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特别注重辨证施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萱;许咏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0例

    笔者自1998年来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将其分为2组.自拟中药内服、外洗综合治疗30例(治疗组),局部封闭30例(对照组).经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铨;王运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牵引加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牵引加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并与76例牵引加体针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学田;李兆文;徐展堂;李允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腹水30例

    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发性浆膜腔积液强烈提示为重症胰腮炎,且预后凶险[1].腹水在重症胰腺炎中很常见,有腹水者几乎都是重症[2].重症胰腺炎是胰腺间质水肿、脂肪坏死、血管出血引起的,胰液可渗入或漏入腹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胰液累及腹膜和肠系膜,引起出血和渗出.我们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腹水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奕珊;林振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104例

    笔者在临床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时,发现有些患者不仅冠心病症状减轻,血脂下降,连原有的慢性胃炎诸多症状也得到改善.于是试用来治疗慢性胃炎,并以复方丹参片作对照,治疗观察1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鸥;杨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健侧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急性期针刺健侧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并设对照组33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黄彤;刘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温肾补阳法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

    中医药学对肿瘤治疗常用的方法,如活血消症、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辨证疗法,以及单方验方的临床应用,皆不尽人意.笔者以温肾补阳法作为治疗癌肿的基本大法,并施之于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敏;黄克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杨友鹤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杨友鹤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70载,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治疗糖尿病法遵仲景,辨证准确,用药合理,效果卓著.今简介于下.

    作者:郝现军;王冠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点穴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

    近10 a来,笔者运用点穴按摩法配合练功活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小40岁,大65岁;40岁2例,41~50岁21例,51~60岁3例,61岁以上2例;病程短1个月,长4 a;左肩35例,右肩24例,双肩3例;有外伤史13例,无明显原因49例.

    作者:刘恭样;陈大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