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筠;李立明
用1995年全国1%人口抽查资料,对1998、1999、2000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城乡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进行标化,计算出我国1998、1999、2000年死因顺位(表1~3).
作者:于普林;王建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变异(Glu298Asp)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以人群中筛检出的、未经药物治疗的116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36名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G894T变异.结果G894T变异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894T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病组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16.0%∶8.8%,P=0.019),OR=1.96,95%CI:1.14~3.37.在病例组、对照组及两组合计中,G894T变异基因型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皆显著升高(P<0.05).用多元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在病例与对照合计中,G894T 变异基因型对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仍具有正显著影响(P<0.01).结论 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变异可能是该研究人群中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贾崇奇;赵仲堂;王立华;郝风荣;冯月秋;王束玫;徐晓菲;贾存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性,24岁,农民,未婚.2001年5月就诊.自诉8天前臀部感染伴发热,创面迅速增大、增深,行动困难.曾用青霉素治疗,不能完全控制.查体:急性病容,体温39.5℃,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右臀部有一化脓灶,基本局限,面积6 cm×7 cm,充满浓液,表面破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L,分叶0.75,淋巴0.20,红细胞2.60×1012/L,血红蛋白56 g/L;谷草转氨酶70.4 U/L,总蛋白44.6 g/L,白蛋白18.3 g/L,白/球比值为0.70.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其余未见异常.
作者:孙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特异、有效地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并进行病毒型和亚型鉴别的方法,同时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A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重链(HA1)区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根据编码A、B型流感病毒膜蛋白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用于同一逆转录(RT)-PCR反应中(多重RT-PCR),根据A、B型毒株扩增产物的大小(分别为506 bp和261 bp)鉴别A、B型流感病毒.另根据编码A1和A3型流感病毒糖蛋白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与B型M基因引物用于同一RT-PCR反应中,可区分A1、A3或B型流感病毒(扩增产物分别为944 bp、1 072 bp和261 bp).为提高检测临床标本的敏感性,针对A1和A3型病毒HA基因和B型病毒M基因又设计了3对引物作为外侧引物,进行巢式-PCR反应.根据第二次PCR的扩增产物在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大小即可确定型别.经PCR扩增1996~2002年间分离的北京地区A3型流感病毒株HA1区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上述多重RT-PCR鉴定流感病毒分离株156株,与血凝抑制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00%.用多重巢式-PCR检测92份已经病毒分离确定为流感的儿科临床呼吸道标本,与病毒分离和血凝抑制试验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6.9%(A1型)、57.1%(A3型)、86.5%(B型).对5株1996~2002年间A3型分离株HA1区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份的分离株HA1区基因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而且年份越近的毒株之间同源性越高.结论多重RT-PCR和巢式-PCR可同时检测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并可直接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为流感监测提供更加快速的新方法.北京地区A3型流感病毒分离株HA1区基因持续不断地发生点突变,糖基化位点不断增多,可能是导致其抗原漂移的原因.
作者:朱汝南;钱渊;王芳;刘成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天津市2001~2002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鸡红细胞和人O型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病毒的存在,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 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共采集14岁以下流感样患儿咽拭子标本238份,分离出64株流感病毒,检出率为26.9%;其中A(H3N2)亚型42株,占检出数的65.6%;A(H1N1)亚型13株,占20.3%;B型9株,占14.1%.所分离的64株流感病毒都具有适应于MDCK细胞株生长及与人O型红细胞凝集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转种鸡胚后,绝大多数(62/64株)能适应鸡胚生长;但64份阳性咽拭子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仅有3份血凝阳性.此外,96.4%(53/55株)A型流感病毒均可由O相转为D相,有2株A(H3N2)为O相特征.B型流感病毒均为D相特征.结论天津地区流感病毒存在A(H3N2)、A(H1A1)和B三个型,以A(H3N2)为优势流行型.
作者:郭小华;段卫平;王世荣;张华;李颖;陈锦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对病例和对照1∶1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长期大量吸烟(OR=3.45,95%CI:1.95~6.10)、婚外性生活史(OR=7.29,95%CI:2.54~20.89)、高温大棚蔬菜种植(OR=6.73,95%CI:1.91~23.69)、苯类化学品接触(OR=20.53,95%CI:4.67~90.25)、解脲支原体感染(OR=5.55,95%CI:2.28~13.53)与男性不育症有关联,为其危险因素.结论男性不育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其预防应从整治环境污染、加强职业防护、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改变不良工作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做起.
作者:秦开贵;侯云霞;张兰英;李明红;杨淑霞;马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肥胖作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近年来,我国国民患肥胖病比例迅速上升,对健康形成威胁.作者旨在评估唐山市居民肥胖患病率状况及发展趋势.
作者:赵宝春;陈晓星;戴秀华;张援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 EV71)的流行[1-3].目前已知EV71的感染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我们于1999年对深圳地区出现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了EV71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雅青;杨洪;严志平;张顺祥;何建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已经成立,并于2002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五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召开了第一次编辑委员会议.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领导及关怀下,以及广大作者及读者多年来对本刊一如既往的厚爱及支持下,二十余年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刊于1981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的一员;2000年改为大开本;2002年诞生了第五届编委会,编委平均年龄为51.7岁,补充了新鲜血液;2003年本刊的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但是目前期刊行业竞争十分剧烈,争夺稿源及读者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将本刊的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求得更大发展.
作者:郑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评价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生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24篇有关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超体重(BMI>24)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194(1.184~1.203)、1.100(1.096~1.104)、1.165(1.157~1.173)、2.662(2.550~2.779)、2.524(1.902~3.348)、1.616(1.600~1.633).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以及超体重均为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雷;栾荣生;袁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除了继续做好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动态监测外,主要把重点放在流感疫苗的研究上,并在人群中开展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我国也在1996年引进了流感疫苗,1998年由于北京市发生了A3亚型引起的流感流行,人们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虽然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已普遍被人们接受,但接种流感疫苗的策略仍有一些问题引起人们的争议,其中以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为突出.以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应用流感疫苗后的保护效果和成本效益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董振英;吴疆;褚天新;唐耀武;毛阿燕;丁丽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从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川崎病以来,日本已观察到15万余例川崎病患儿,北美、欧洲、中国等地的病例亦逐年增多[1-4].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尚未明了.为了解广东省川崎病的发病率、分布及流行特征,以探索川崎病的病因及其影响发病的因素,我们进行了广东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光;王淑珍;赵庆国;肖昕;柳国胜;张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SEN病毒D和H(SENV-D/H)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对中国北方5城市595例CHB患者和北京市96名正常人血清检测SENV-D/H DNA,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7株SENV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CHB患者SENV感染率为61.3%,正常人为6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047,P=0.829).但不同城市CHB患者中SENV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从不同城市分离的SENV 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4株SENV-D同源性为91%~98%,3株SENV-H同源性为95%~98%.结论在5城市CHB患者中存在SENV-D/H感染,其感染率与正常人群相似,提示SENV- D/H可能没有直接致病性.
作者:闫杰;何忠平;庄辉;董庆鸣;宋淑静;朱林;王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唇腭裂(oral clefts)是由于胚胎时期间充质发育受阻而导致的一组出生缺陷,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单纯唇裂(cleft lip, CL),唇裂合并腭裂(cleft lip with palate,CLP)和单纯腭裂(cleft palate,CP)三种形式.唇腭裂是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之一,在我国出生时严重畸形的发生顺位中占第一或第二位,其病因学研究是目前出生缺陷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作者:王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SPS)协定是WTO规则之一,适用于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笔者简要分析流行病学在SPS协定中的应用.
作者:石长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出生顺序,探讨环境因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根据Greenwood及Haldane的出生顺序方法,对来自江苏省海门市8年随访队列的100个家系中100例先证者及22例患病同胞进行出生顺序研究. 结果 Greenwood法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出生顺序在1~3胎次的个体较多,当控制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后,结果仍显示肝癌病人好发在出生顺序较早的个体.Haldane法计算∑6A实际值=1 806,∑6A理论值=1 988,实际6A值与期望6A值相差两个标准差以上,︱∑6A实际值-∑6A期望值︱/∑V6A=2.165 7,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2<P<0.05),实际6A值比期望6A值小,说明出生顺序越小的个体越容易患肝癌.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海门市普及自来水10年后的肝癌死亡率随时间推移明显下降,经Spearman相关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818(P<0.01).提示早期出生的个体中肝癌的发病与当地饮用水的水质有关.结论肝癌的发生与出生顺序有关,发生在出生较早的个体,这与国外报道的肝癌好发于出生顺序较晚个体的结论不一致.生态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沟塘水与肝癌好发在出生顺序较早的个体有关,提示环境因素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蔡如琳;孟炜;陆鸿雁;江峰;姜庆五;林文尧;沈福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柳城县2001年10月爆发一起甲型副伤寒,发病292例.此起疫情实验室病原菌血培养、粪便培养、血清肥达反应阳性率均较低,有19.12%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血清肥达反应呈阴性.
作者:韦忠碧;罗东;陈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特点是病情轻重悬殊,缺乏特异性表现,常造成诊断困难.心肌钙蛋白-I(cTnI)属心肌结构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为探讨其在小儿VMC诊断中的价值,自1998年起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海;白翠莲;姚建宏;贺润花;李润森;贾旭林;闫利方;王艳芬;杨蕊华;杨雅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hMGMT)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对肺癌病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MT基因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基因表达;并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修复基因hMGMT表达的影响,以及hMGMT基因与p53、C-MYC、K-RAS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32.7%(49/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GMT基因表达低下,hMGMT基因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的危险度OR值为9.22(2.05~57.65).20.0%(10/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4%(2/50)的正常人外周单个核细胞血细胞也可检出hMGMT基因表达低下.探讨影响hMGMT基因表达的各种暴露因素,发现吸烟可抑制hMGMT基因表达.另外发现,K-RAS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hMGMT表达低下有关(P<0.05);而p53、C-MYC基因的表达与hMGMT无关. 结论 DNA修复基因hMGMT可能在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低下是人群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该基因的低表达可作为有价值的肺癌易感性标志.
作者:吕嘉春;施侣元;吴中亮;廖永德;周晟;王孝养;黎银燕;宾晓农;曾波航;陈家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卒中已成为现今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我们就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3年收治的2 5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脑卒中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变化,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作者:王志静;吴敬;任铁生;梁慧;郭卉;赵熠 刊期: 2003年第01期